小班科學活動《好聽的聲音》

編輯: 天高云淡 關(guān)鍵詞: 小班科學教案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小班科學活動《好聽的聲音》

活動目標:

1. 體驗探索聲音的樂趣,樂于表達自己的經(jīng)驗和感受。

2.能辨別生活中不同的聲音。

3. 在樂曲伴奏中,感受聲音的輕重。

活動準備:

1.寶寶生活中聲音的flash。

2.錄音帶:《大貓小貓》、《摸耳朵》音樂。

3.每人一只塑料小瓶,小盆4個,玉米粒若干,三瓶軟硬不同的糖果(水果糖、qq糖、棉花糖)、濕巾、小盤子2個。

活動過程:

一、 開始部分,做律動,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和幼兒隨音樂《摸耳朵》做動作,提問:耳朵有什么用途?你的小耳朵靈敏嗎?聽一聽,試一試。

二、 基本部分

1.辨別生活中的聲音。

聽聲音:(以寶寶早晨的生活為背景)笑聲??雞鳴??盥洗??汽車?幼兒園,引導幼兒說出笑聲、動物的叫聲、聽水聲進行猜想、說出馬路上的汽車聲等。

師:這是什么聲音啊?大公雞是這樣叫的,你還聽過什么動物的叫聲?咦,馬路上除了有這聲音,還有什么東西也會發(fā)出聲音的?

2.讓小瓶發(fā)出聲音。先讓空瓶子發(fā)出聲音

師:寶寶來到幼兒園,老師要和寶寶一起玩啦。這里有一個瓶子,你能讓它發(fā)出聲音嗎?(幼兒每人取一小瓶子,探索用各種辦法讓它發(fā)出聲音)。(手、凳子、桌子、地面等)教師小結(jié):原來瓶子無論碰到什么都會有聲音的。

3.用瓶子裝玉米粒讓它發(fā)出聲音

師:這里有許多玉米粒,玉米粒和瓶子在一塊能發(fā)出聲音嗎?(會)教師示范裝豆過程并講明操作要求。

4.(放錄音)引導幼兒跟著音樂搖瓶子:用兒歌“你的小瓶子,有聲音嗎?有有有”有節(jié)奏地引導幼兒感受音樂。

5.出示大貓和小貓圖片,引導幼兒用瓶子搖出大貓和小貓的聲音,感受用力大小不同,發(fā)出的聲音輕重不同;裝的多少也影響瓶子發(fā)的聲響(太少聲音小,裝滿沒聲音,感受事物的相對性)

師:我們來聽聽大貓和小貓的聲音是怎么發(fā)出來的。原來大貓的聲音力氣用得大,小貓的聲音力氣用得小。放得太多放得太少都不能發(fā)出大鼓的聲音。

6.糖果放在瓶子里也會有聲音,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師:糖果放在瓶子里有聲音嗎?(有)師:哪個是大貓的聲音,哪個是小貓的聲音呢?

三、結(jié)束部分。

讓我們到外邊去聽一聽什么是大貓的聲音,什么是小貓的聲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er/1283619.html

相關(guān)閱讀:科學活動《生蛋熟蛋大比拼》
小班科學教案 4以內(nèi)的點數(shù)
小班科學教案 神奇的紙船
說說你的感覺(科學)
小班科學教案:高高的梧桐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