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綜合活動《月亮的味道》教學目標1、通過自主擺放動物卡片,進行疊羅漢組合造型,豐富造型經驗。
2、在看看、擺擺、說說中感受疊羅漢造型的多樣與有趣。教學準備課件《月亮的味道》、操作材料(有月亮畫面的底板、動物角色)。教學重點與難點能通過擺放圖片,進行疊羅漢組合造型。教學方法與手段情景教學法、講解演示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活動過程:教師活動幼兒活動設計意圖一、談話導入,使幼兒產生興趣。
1、播放課件,提問:這是什么?你嘗過月亮的味道嗎?
2、師:想嘗一嘗嗎?你們想,我也想,有一群動物更想。
3、師:有哪些動物呢?(播放課件)
師:找到它們了嗎?看一看,這么多動物會是誰呢?
觀看月亮圖片,
看畫面一,看一看有幾雙眼睛,并猜猜它們是誰。通過提問“你嘗過月亮的味道嗎?”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并將幼兒帶入故事的情境。二、引入情境,交流經驗。
1、播放課件(畫面三)“月亮和動物們”,教師講述情境。
提問:夠不著月亮,這可怎么辦呢?
2、播放畫面四“動物疊羅漢”,引導幼兒交流“疊羅漢”的經驗。
師:看,動物們已經開始行動了!它們是怎么做的?
師:它們疊上去的樣子看起來像什么?像不像梯子?
3、觀看典型造型的PPT,了解疊羅漢的式樣、方法、重點等。
三角形——從下面往上一層層疊起來的,下層最重要,下面多上面少,看上去穩(wěn)穩(wěn)的。
傾聽故事情境,思考老師的問題,講述自己的想法。
觀察畫面四“動物疊羅漢”,描述像什么。
觀看三角形與太陽形疊羅漢,了解樣式、方法和重點。通過情境描述讓幼兒充分感受動物們渴望品嘗月亮的心情。在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及觀看典型的疊羅漢造型的過程中,對疊羅漢的式樣、方法、重點等有所了解。提問:誰的力氣最大?為什么?
太陽形——圍著中間的一個疊,樣子很美,中間的最重要,周圍的都圍繞著他疊。
示范造型并小結:原來疊羅漢的方法有許多種,可以高高的、可以穩(wěn)穩(wěn)的,還可以美美的。三、引導幼兒進行操作活動“疊羅漢”
1、提出要求:現在請你們幫助動物們。要求是:八個動物都參加;根據你們底板上月亮的位置,給動物們擺不同的疊羅漢造型;最后要能吃到月亮。
2、指導幼兒操作:板要豎著放,力氣大的,個子高的要放在下面,月亮高高的你要把小動物也搭得高高的。
3、展示作品。
師:你的動物朋友是怎么疊羅漢的?疊出了什么造型,像什么?誰最重要? 吃到月亮了嗎?
了解疊羅漢的要求。
根據現有畫面擺放動物卡片,進行疊羅漢造型。
觀看、感受不同的造型。說說疊出了什么造型,誰最重要。
借助“吃到月亮”這個情境,引發(fā)幼兒對擺放造型的興趣;通過提供不同高度的月亮底板和相同數量的動物,增加造型的可變性與難度。四、在故事情景中結束活動。
1、教師講述情境。
出示畫面五“月亮被咬了一口”。
2、出示畫面六“動物們在月光下入眠”。
師:我們不要吵醒它們,輕輕地和它們說再見吧!傾聽故事的最后幾頁,在情境中感受故事的溫馨與美好。在故事情境中結束活動,借助故事情節(jié)來推動教學,讓環(huán)節(jié)與情節(jié)自然融合,情節(jié)為環(huán)節(jié)服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er/1140903.html
相關閱讀:中班節(jié)奏樂教案 節(jié)奏合唱曲
中班綜合教案:擺擺放放
中班其他教案:我的小檔案
中班教案:蘇打噴泉
日常生活??傳遞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