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從今年的高考語文《考試說明》看,考題前面幾小題變化估計不是太大。2002年高考語文試卷中,學生考后普遍反映,詞語解釋題形式不好,今年可能不會再考了。而成語運用題,則會越來越注重語言環(huán)境的搭配問題,會相對較難把握。
文言文閱讀注意拎出關鍵字
在語文高考中,閱讀題一直都是容易失分的題目,其中文言文閱讀,應予以重視。從近幾年的高考文言文閱讀題選材看,大都是從《史記》中選取的。這是因為《史記》文化含量高,但文字含義淺、易懂,適合用于出題。因此,綜合分析,今年的語文高考文言文閱讀題可能仍不排除是從《史記》中選取材料的可能。
文言文閱讀的出題模式相對固定,但是文言文翻譯題近幾年變化較大。以前都是客觀題,即卷面給出A、B、C等幾種可供選擇的答案,讓學生自主判斷選擇,難度較小。但自2002年起,文言文翻譯題變成了主觀題,即卷面只給出被譯句,內(nèi)容完全靠學生自己翻譯,這就大大增加了難度。
去年高考中,該小題的得分率普遍較低,考生應提高警惕 學習規(guī)律。在進行文言文翻譯時,不要忽略虛詞的存在,它往往會對學生組織語言順序的能力產(chǎn)生誤導,引起學生忽略對句中部分實詞的翻譯。另外,在翻譯時,學生要學會如何從句中拎出關鍵詞,這將直接關系到答題的評分。而對于這一點,很多考生由于文化積累和知識面的限制,難以準確把握,這就要求考生在答題時一定要做到字字落實,即不要放過對每一個實詞的注譯,這樣才不至于丟分。
閱讀題中的現(xiàn)代文閱讀仍將是2篇文章。以往第一篇閱讀通常都是純科技類材料,但去年該題是一篇關于沙塵暴的文章,綜合性比較高,人文含量也高。據(jù)分析,今年的科技文可能仍沿用這一類材料,學生在復習時應注意音、美、史、哲等各方面的綜合了解,但該題難度應該相對較小。
閱讀題還有一篇材料是文學作品,一直以來都是取材散文,但2002年高考采用的是人文含量高的“知音”散文。綜合性較強,題中要學生自己組織作答。從考后情況看,該文的得分率較低。今年該文的選材和設題可能仍偏難,可能側(cè)重于讓學生自己從文中選取信息和整合信息。
詩歌鑒賞切莫標新立異
2002年高考語文試卷的詩歌鑒賞和默寫題已改為主觀題。去年的題目出得很好,題目中實際已對答題觀點進行了暗示,考生只要將文章多讀幾遍,結(jié)合題目內(nèi)容仔細領會,便不難找到答案。但去年很多考生卻偏偏標新立異地誤以為題目是排除式問題,自己另樹觀點,引句論證,結(jié)果既費時間又丟了分,回頭再看,這些論證不免顯得過于牽強,缺乏依據(jù)。
其實,該題主要側(cè)重于考查學生從考題中提煉重點的能力,考生要按提示來答題。詩歌閱讀應把詩歌表達的主旨抓住,從詩的主旨這一角度來思考,表達出感情的側(cè)重點。
默寫考的范圍仍是課本上的,今年可能還是考教學大綱中規(guī)定要讀的10篇古文和30首詩。
語言運用題難度可能加大
該題去年考的是修改病句。其實所考內(nèi)容都和句式的連貫性相結(jié)合,應注意綜合性。其中仿寫難度增加,明年的考試難度將加大,考生思路要開闊,答題時考慮要周密。今年該題著重考查考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需要考生平時的積累及現(xiàn)場發(fā)揮。作文寫作要貼近生活
由于近幾年來高考寫作都是考的主觀選擇類作文,因此2003年的高考寫作題主題可能會有所變化,不過仍會是與學生生活緊密相聯(lián),有利于學生素質(zhì)提高的主題。
在剩下的備考時間內(nèi),考生應多進行一些綜合訓練,每星期做兩套綜合試題,并穿插一些強化訓練。復習需要學生進行自我補救,即查缺補漏,通過綜合性訓練找到自己相對薄弱的地方,從而有針對性地提高整體答卷能力和答題效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xuexi/69957.html
相關閱讀:高考地理復習:亞洲 歐洲 大洋州 南極洲 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