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好的學習方法非常重要,下面內(nèi)容 預習中的“購物”智慧,希望能給您帶來一定幫助。
預習中的“購物”智慧
所謂預習中的“購物”智慧。就是指在預習中要“貨比三家”。要將不同的資料聯(lián)系起來進行比較。
·姓名:丁之
·畢業(yè)學校:北京四中
·考入北京大學
優(yōu)等生經(jīng)驗談:
我從小喜歡文史。拿定主意報考北大歷史系。為此曾偷偷溜進北大蹭著聽過課。聽北大的老師講。文史是講究“底子”的,底子要好、要厚。于是在高一那年暑假時,我借來一大堆有關《論語》的書,準備以此為“突破口”,先攻下“四書”再說。
有一天,我在讀楊伯峻先生的《論語譯注》時,有些問題不太明白,便順手翻閱錢穆先生的《論語新解》,兩書參看?戳隋X穆先生的書,我覺得在有些問題上。錢先生講的比楊先生明白。心中很是佩服。后來,我又讀了明代學者李贄的《四書評》,才知道錢先生的一些話,似乎又是從李贄那兒來的……
通過這個事例,丁之同學明白了一個道理:看書時,要“貨比三家”,才能學到東西,才會深入進去,才會有所收獲。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這一購物上的智慧,同樣可以用到學習上,用在預習時。 “貨比三家”,是外行通過認識事物本質從而變成內(nèi)行的一個最常用、最簡便的方法。事實上,比較,是我們從小就用的一種認識事物的方法。
所以,我們預習看書時,應該把甲書與乙書、與丙書等都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才會看出問題,才會收效更大。可不知為何,在學習的時候,很多同學似乎也忘記了這一點,看書時,甲是甲、乙是乙,聯(lián)系不起來,收獲自然會不大。
而且,“貨比三家”預習法,應該是一種帶有普遍意義的預習方法。既可用來學習文科,也可用來預習理科。不信,可以試試看。買東西,貨比三家不吃虧;學東西,“貨比三家”也不會吃虧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xuexi/237934.html
相關閱讀:名師指導:作文素材從兩大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