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后一步是家園的學習心得體會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學習心得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退后一步是家園》是薩蘇所寫抗戰(zhàn)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前兩部分別是《國破山河在》和《尊嚴不是無代價的》,該書內容被劃分為空軍、裝甲兵、八路、抗聯(lián)、遠征軍等幾個版塊,它是以全新的視角,從日本的資料中挖掘出大量不為國內所知的抗日史實。薩蘇文筆靈活灰諧,將這段沉重激昂的歷史鮮活形象地展現(xiàn)給我們。書中還保存了大量日方拍攝的歷史事跡。這部分資料大多是日本侵華人員對自己參與的軍事活動的回憶,雖然立場不同,但真實性高,細節(jié)準確。薩蘇感情真摯,考證嚴謹,在一篇篇重現(xiàn)中國軍民為了民族尊嚴慷慨赴死的感人歷史中,處處體現(xiàn)出薩蘇滿腔的愛國情懷。

  書中還有大量日方拍攝的抗戰(zhàn)時期的歷史照片,圖文生動,更具歷史價值。此書并不是為了呼喚戰(zhàn)爭,更不是呼喚復仇,而是希望以此喚醒我們對這些中國的脊梁的回憶。在那樣苦難的時刻,依然有那樣多的人為了這個國家義無反顧,捍衛(wèi)這片生我們養(yǎng)育我們的土地,從他們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民族的尊嚴。

  翻閱此書,我有時會忍不住動情,有些篇章會令人難忘。那份民族的傷痛與驕傲深深永刻在我的心底。老薩為此書選名:《退后一步是家園》,與“俄羅斯雖大但已無路可走——后面就是莫斯科!”渾然相似。雖然《退后一步是家園》訴說的是發(fā)生在中國抗戰(zhàn)中的故事。地理空間與血火紛飛的莫斯科相去甚遠,但國民保衛(wèi)家園的悲壯戰(zhàn)斗,大無畏勇氣則沒有任何不同。

  秦霖旅長所部是廣西軍隊,1937年9月他為了抗日帶著隊伍走了比圣馬丁還要遠的路,從遙遠的廣西長途跋涉到上海,然后再比自己強大得多的敵人面前血戰(zhàn)到底。他們戰(zhàn)死的時間,離他們到達前線,只有區(qū)區(qū)一個星期。中國人就是用這樣的精神保衛(wèi)自己的家園,還有哪個民族能夠擁有這樣忠誠?我想,這樣的人無論他一生還做過什么?但這種精神永遠值得我們自豪。特別是讀那些年輕中國戰(zhàn)士們抗戰(zhàn)的故事,我相信中國人的堅韌,戰(zhàn)勝日軍的意志,維護國家生存的意志。“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為其死,毫無其它辦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決心,我們國家及我們五千年歷史之民族,決不至于亡于區(qū)區(qū)三島倭奴之手。為國家民族死亡決心,海不清,石不爛,絕不半點改變,要與諸弟共勉之。”這是張自忠將軍殉國前遺書。將軍寫這段文字的時候,實際的戰(zhàn)場上根本看不到勝利的曙光,他的愛國精神永遠激勵后人不忘歷史,保家衛(wèi)國!

  讀南京這道坎,明白了從勝負到生死的一個坎兒。斷了求和的路,我們已經沒有和平可以期待,1937年的南京,對中國人來說是一個恥辱的存在,直到南京陷落半個月后,1938年的元旦,仍有中國官兵據(jù)守原蘇聯(lián)大使館頑強抵抗,最后整個大使館焚毀。從這些記錄,中國人并不是缺乏勇氣和血性的民族,走過南京,中國人終于明白,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除了拼死一戰(zhàn),我們別無選擇?墒侵袊俗罱K頂下來了,沒有像無數(shù)歷史古國一樣滅亡于更加現(xiàn)代化的敵手。我們唯一勝算就是面對如此野蠻的敵人,文明與我們同在!锻撕笠徊绞羌覉@》在那個時代的中國人,用近乎宗教的虔誠相信人類社會,文明終將戰(zhàn)勝野蠻。讀遍八路章節(jié),在史料中出現(xiàn)八路軍字樣頻率最高,這點說明了其抗戰(zhàn)的積極和對日軍造成的重大威脅。作為八路軍的華北抗戰(zhàn)的重要戰(zhàn)術之一,地道戰(zhàn)、地雷戰(zhàn)、麻雀戰(zhàn)等膾炙人口。按照楊成武將軍的回憶,在冀中平原,我軍的戰(zhàn)術更到了精妙的程度。把地道戰(zhàn)、地雷戰(zhàn)充分結合起來,可以“小河邊,大路旁用地雷筑起萬里屏障,山河山頂上,用地雷筑起鐵壁銅墻,讓日本侵略者寸步難行,無法躲藏。”正如冼星作曲的在太行山上的歌詞“敵人從那里進攻,我們就要它在那里滅亡”。此時,回顧書中眾多歷史故事和大量抗日照片,讓我們重溫那段中國人民浴血奮戰(zhàn),頑強抵抗日軍的歷史,具有十分現(xiàn)實教育意義。

  今年本是中日邦交正;氖苣,9月10號日本政府不顧中方堅決反對,對中國領土釣魚島實施所謂的國有化,這是對我們領土的嚴重侵犯。釣魚島是中國領土,無論是中國政府還是中國軍隊,還是同仇敵愾的中國人民都不可能有任何的退讓的,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不能忘記九一八,不能忘記那些為國捐軀的勇士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xuexi/194997.html

相關閱讀:形象禮儀個人學習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