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美課堂模式
——數(shù)學“五段”導學案
年級
二年級備課教師
教學課題用米作單位量長度(一)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58頁的內(nèi)容,課堂活動1,2題及練習十四1—3題。
教學目標1.讓學生通過觀察與操作,建立1米的實際長度概念,知道米與厘米之間的進率。
2.掌握用米作單位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能正確測量生活中較長物體的長度。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進一步體會測量長度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認識1米,用米作單位量長度 教學難點建立1米的概念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問題呈現(xiàn)情境導入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長度單位“厘米”和“分米”,還會測量物體的長度。你能量出我們的黑板的長度來嗎?教師:哪兩位同學愿意來量一量?(請兩位同學用學生尺量黑板長度。)經(jīng)過剛才的測量,有什么感覺?
學生:黑板很長,用學生尺量要很多次才能量完,很不方便。
教師:怎樣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
學生:可以用長一些的尺子來量,用大一點的單位來量……
教師:請大家看教科書第62頁的第一段話,把它讀一讀。
學生讀后,教師拿出米尺,給同學們介紹1米的長度,認識米尺。
[板書課題:用米(m)作單位量長度]
學生實際量,思考目標展示1.認識米尺,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概念。
2.掌握米和分米,厘米間的坦率。 3.會用米作單位測量較長物體的長度。引導自學1.量較長物體的長度或距離,通常用什么作單位? 2.1米等于多少厘米,1米等于多少分米。 3.1米到底有多長,用手比劃1米。 4.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 5.用米作單位量黑板的長度。根據(jù)自學提示自學教科書62、63頁上的例1。探究交流1.把自學中的收獲和問題與小伙伴分享、交流。 2.請同組的小伙伴解決自己不懂的問題。 3.小組長把小伙伴解決不了的問題記錄好。 4.小組匯報本組同學的收獲。 5.報告員把小組不懂的問題提出來,請其他小組的同學解答。 組內(nèi)交流后再全班交流精講釋疑在學生匯報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明白量較長物體的長或距離,要用米作單位,明白1米=100厘米,1米=10分米,在此基礎(chǔ)上讓學生用兩臂比劃一米的長度,建立1米的長度概念,再讓學生找生活中大約1米的物體。最后讓學生正確用米尺測量較長物體的長度。 學生提出質(zhì)疑,教師講解。檢測練習完成書64頁的課堂活動 尚美評價 針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表現(xiàn),小組評價,學生互相評價,然后教師評價。教學板書
設(shè)計
用米作單位量長度 米(m) 1m=100cm 1m=10dm教學反思 章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xiaoxue/90305.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