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①酒旗風(fēng)②。
南朝③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④煙雨中。
??唐?杜牧
解釋①山郭:依山的城郭。郭:外城。
②酒旗風(fēng):酒簾在風(fēng)中飄蕩。
③南朝:我國歷史上晉朝當前的宋、齊、梁、陳四個小朝廷的合稱。它們的國土主要在江南。佛教傳入我國后,在南北朝時又得到普遍傳布,統(tǒng)治者到處興修寺廟。
④樓臺:指寺廟
解讀翻譯千里江南到處鶯歌燕舞綠樹紅花相映,
臨水的村落靠山的城郭都有酒旗順風(fēng)飛舞。
南朝統(tǒng)治者信仰佛教營建了大批的寺廟,
有多少樓臺被覆蓋在迷蒙煙雨之中。
賞析這首詩重要描寫了江南春天的風(fēng)景,同時也表白了詩人對歷史的沉思與王朝更替的感嘆。
詩的前兩句描繪了“鶯啼”“綠映紅”“酒旗”等風(fēng)物,繪聲繪色,有靜有動,聲色相映,動靜聯(lián)合,一派安定溫和的迷人氣象。
詩的后兩句寫的是雨景!八陌侔耸笔翘摂(shù),凸起佛寺之多!八陌侔耸隆笔悄铣实鬯ǎg隔詩人所生涯的時期,已經(jīng)從前了多少百年,詩人是借南北朝時代的事件來譏諷唐代的統(tǒng)治者。“多少樓臺煙雨中”表示了詩人對統(tǒng)治者不關(guān)懷民間疾苦、大肆建筑佛寺的批評。
功課題這首詩里說“南朝四百八十寺”,這樣寫有什么利益呢?把你的主意發(fā)表在下方的評論處和大家開展探討。
擴大瀏覽“和尚蠱帝”梁武帝蕭衍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边@是唐代詩人杜牧的名作,詩中以活潑的語言刻畫了南朝佛教的昌盛。南北朝時,佛教大盛,南朝梁武帝蕭衍是位吃齋信佛、竭力提倡發(fā)展佛教的天子,他曾四次捐軀到同泰寺(今南京雞鳴寺)當跟尚。所謂舍身,一是舍錢財,即把本人的所有錢財,舍給寺廟。還有一種是舍本身,就是被迫參加寺廟為眾僧服役。梁武帝于公元527年、529年、547年三次舍身。舍身第一次是4天,最后一次長達37天。而每一次都是朝廷的官員們用重金把他贖回,寺廟也因他取得了可觀的收入。他在位時,佛教在梁朝盛極一時,光當時的建康城(今南京)內(nèi)外就有佛寺500多所,僧尼10萬余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91379.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