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杜甫《寄贊上人》原文及翻譯 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杜甫《寄贊上人》原文及翻譯 賞析

杜甫《寄贊上人》原文

一昨陪錫杖,卜鄰南山幽。

年侵腰腳衰,未便陰崖秋。

重岡北面起,竟日陽光留。

茅屋買兼土,斯焉心所求。

近聞西枝西,有谷杉黍稠。

亭午頗和暖,石田又足收。

當期塞雨干,宿昔齒疾瘳。

裴回虎穴上,面勢龍泓頭。

柴荊具茶茗,徑路通林丘。

與子成二老,來往亦風流。

杜甫《寄贊上人》翻譯

、上人:佛教稱具備德智善行的人,后作為對僧人的敬稱。贊上人:即贊公和尚。

2、一昨:昨天,過去。一為發(fā)語詞。錫杖:僧人所持之杖,亦稱禪杖,此代指贊上人。

3、卜鄰:選擇鄰居!蹲髠?昭公三年》:“惟鄰是卜!

4、年侵:為歲月所侵,指年老。

5、未便:不便。

6、竟日:終日,整天。

7、買:《全唐詩》校:“一作置!

8、杉:指樹。黍:指莊稼!度圃姟沸#骸耙蛔髌幔词。”稠:多。

9、亭午:中午。

0、石:《全唐詩》校:“一作沙!

、塞:《全唐詩》校:“一作寒!

2、宿昔:早晚,表示時間之短。齒疾:才病。廖:病愈。

3、裴回:今寫作“徘徊”;⒀ǎ荷矫。

4、面勢:對面。龍泓:水名。

5、柴荊:用柴荊做的簡陋的門,指村舍。

6、徑:《全唐詩》校:“一作遙!

7、二老:指自己與贊上人。

杜甫《寄贊上人》賞析

《寄贊上人》是唐朝詩人杜甫的作品之一。此詩寫于詩人居秦州(今甘肅天水)時期,當時作者聽說西枝村西邊有個地方,不但林木繁茂,風和日暖,而且有著旱澇保收的田地,便渴望能去那里搭建草堂居住。詩中表明了那里的宜居情景,想象詩人自己在那里的“愜意”生活,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晚年生活的期望。

這首詩是杜甫于公元759年(唐肅宗乾元二年)秋在秦州(治今甘肅天水市區(qū))所作。當年,杜甫在天水西枝村與贊上人一同尋置草堂地,杜甫一心想找一處向陽暖和的地方搭建自己居住的草堂,然而,當時節(jié)氣已臨深秋,樹藤已沉入暗色,土地露出潮濕,直到西陽抹山草蔓沾上露水夜色即將來臨,兩人仍沒有找到如意的地方,只好權且回去歇息。到了晚上,兩位老朋友點燃松明燈,燒火煮茶,通宵攀談。兩人回顧京城往事,感慨萬千。這天晚上,兩人聊了一夜,不知不覺,已是東方朦朧,仍談興不減。最后商定稍作休息后,繼續(xù)出外尋找理想的卜居地。然而杜甫和贊公在西枝村周圍看了好幾遍,都未能找到如意的卜居地,杜甫只好暫時回到秦州城里。過了幾天他又聽說西枝村西邊有一條山谷,那兒風光無限,條件不錯。于是又產生了再去西枝村與贊上人一同尋找卜居地的想法。為此杜甫用詩的形式給贊上人寫了一封信,再次談到自己對卜居地的基本要求和與贊上人作鄰往來的美好憧憬。這就是杜甫在秦州城里所作的《寄贊上人》。

《寄贊上人》被選入《全唐詩》的第二一八卷第八首。這可以說是一篇詩體書信。從這首詩里,讀者看到了一位失意老人對自己晚年生活的期望。杜甫覺得自己已經年邁,腰腿也不靈便,不宜居住在陰冷的地方,如果有一塊陽光充足的山坡上能搭建自己的茅屋,周圍還有土地可供耕種,就心滿意足了。當他聽說西枝村西邊有個地方,不但林木繁茂,風和日暖,而且有著旱澇保收的田地,便渴望能去那里居住。他通過詩作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這一愿望得以實現,到時和贊上人你來我往,一同徜徉在山原,信步于林徑,觀看西枝村秀色美景;賞花品茶論經賦詩,是件多么令人愜意,使人羨慕的風流之事。

一昨陪錫杖,卜鄰南山幽。年侵腰腳衰,未便陰崖秋。重岡北面起,竟日陽光留。茅屋買兼土,斯焉心所求。

此承上章,亦與贊公商卜居也。上云“更越西南頂”,故此章遂提西南兩段。首段欲卜居南山。

近聞西枝西,有谷杉泰稠。亭午頗和暖,石田又足收。當期塞雨于,宿昔齒疾瘳。徘徊虎穴上,面勢龍泓頭。

次言欲卜居西谷。杉漆石田,見物產可資。但亭午暫暖,不如竟日留光耳!颈R注西枝西曰有谷,定指同谷。近聞,必指同谷邑宰書。公至同谷界詩“邑有賢主人”,“來書語絕妙”,此可相證!锻绕吒琛分小澳嫌旋堎庠谏戒小保蟆栋l(fā)同谷縣》詩“停驂龍?zhí)对,回首虎崖石”,詩云虎穴、龍泓,指此無疑。

柴荊具茶茗,徑路通林丘。與子成二老,來往亦風流。

末計定居后情事,仍歸結卜鄰意。此亦與上章同格。

【杜甫的詩詞全集 68首詩全集下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494931.html

相關閱讀: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
高適《封丘作》原文翻譯及賞析
格言詩_詩歌鑒賞
史記?李牧傳原文及翻譯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