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我在巴東三峽時,西看明月憶峨眉。月出峨眉照滄海,與人萬里長相隨。
黃鶴樓前月華白,此中忽見峨眉客。
峨眉山月還送君,風吹西到長安陌。
長安大道橫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黃金獅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談重玄。
我似浮云?吳越,君逢圣主游丹闕。
一振高名滿帝都,歸時還弄峨眉月。
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譯文
作者:佚名
以前我在巴東三峽的時候,常常西望天上的明月,那感覺就好像在峨眉山望月一樣,讓我回憶起在峨眉山的美好時光。月亮從峨眉山上升起,青輝漫天,光照山峰如滄海波濤。我離家萬里遠游,始終有明月相伴。
如今黃鶴樓前月華如水,渺渺茫茫,很幸運的是又遇到來自故鄉(xiāng)峨眉山的人。
這明媚的峨眉山月還將陪伴著你,與東風一起陪伴你去長安。
長安的道路寬闊,直通九天,到達皇宮。峨眉山的月亮陪伴著你,為你照耀秀麗的秦川渭水。
皇帝會請你坐在黃金獅子坐上縱橫論道,你將手揮白玉麈尾柄侃侃談論佛法精要。
我如浮云一般滯留在吳越一偶,你卻榮幸被圣明的皇帝約請去皇宮游樂。
你將如大鵬一鳴驚人,滿皇城都稱頌你的大名,我也知道不在乎這些名利,你還是要回峨眉山玩弄你的峨眉山月的。
相關內容鑒賞
作者:佚名
可以說,李白對峨眉月始終未能忘懷,就是萬里遠游之后,也一直既看且憶,更感覺她相伴而行。而今在黃鶴樓前看見來自故鄉(xiāng)的僧人,他帶來了峨眉月,這明月定將伴送他到長安去。這明月不僅照到江夏,照到長安以及周圍的秦川,而且回到蜀中仍有峨眉月相伴。其實,萬里共明月,本無所謂這里明月那里明月之分。但是,這一方面可見李白對故鄉(xiāng)月亮情有獨鐘,另一方面對比自己身似浮云,滯留吳越,羨慕蜀僧歸時還可見到峨眉月。
此詩從“我”到月,從月到僧,再寫到月,侃侃談來,動感強烈,毫不氣窒,充分顯示出李白作為歌行高手的水平。
相關內容李白 李白(年-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出生于西域碎葉城,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年病逝,享年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475421.html
相關閱讀:春夕 崔涂
寄人 張泌
明月多少時有?把酒問青天_全詩賞析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李煜
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_全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