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情人
[英國]雷利爵士
一
愛情最好比作洪水小?,
深水沉默,淺水淙淙玲玲;
愛情發(fā)出花言巧語,
表明根底膚淺不深。
饒舌的人用言語表明:
他們欠缺情人的成分。
二
親愛的主宰我心的皇后,
莫把真實情愛的優(yōu)點錯估,
一個人不向你把憐憫哀求,
就以為他覺不到劇烈痛苦。
比起無論怎樣俏皮的話,
沉默在愛情中流露更多苦惱;
一個不能說話的叫化,
加倍引人哀憐,你知道。
我的愛情雖然隱秘,卻是真誠,
你不要對它太不公平,最親愛的人,
隱藏痛苦的人痛苦最深,
雖然他不向你祈求憐憫。
(李霽野譯)
【賞析】
作為深得伊麗莎白一世寵愛的?廷詩人之一,瓦爾特•雷利爵士在《沉默的情人》一詩中,采用“洪水小溪”等生動的詩歌意象,以對話體的形式揭示出沉默方是深邃之愛的體現(xiàn),說明“深水沉默,淺水淙淙諍諍”的這一愛的本質(zhì)。
全詩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類似“起承轉(zhuǎn)合”中的“起”,借助于客觀世界的自然意象“洪水小溪”和“深水沉默,淺水淙淙諍諍”這一人盡皆知的道理,自然而然地,愛的本質(zhì)和真諦也客觀地呈現(xiàn)在面前:“愛情發(fā)出花言巧語,/表明根底膚淺不深。”真正深邃的愛只有在沉默中方能體現(xiàn)出來。固然,這只是詩人個人對愛情的理解和感悟,但因所采用的意象自然而傳神,故而讓人不由地產(chǎn)生同感和共鳴,“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此外,在詩歌形式上,第一部分由六個詩行組成,每個詩行皆采用傳統(tǒng)的五音步抑揚格的英詩格律,讀來鏗鏘有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強化了詩人對愛的這一理解和感悟的客觀性,達到了詩歌形式和內(nèi)容兩方面的和諧統(tǒng)一。難怪此第一部分一直作為名篇為后人所傳誦。
與第一部分相比,詩歌的第二部分雖處于為后世所冷落的位置,但實是該詩的重心所在。換句話說,第一部分可視為“起”,是全詩的鋪墊;第二部分則是詩人情感的承繼和轉(zhuǎn)合,詩人在此道出了創(chuàng)作該詩的主旨和用意。
該詩第二部分采用對話體的形式,其中的說話者可視為詩人本人,從洋溢著詩人滿腔熱愛的眾多呼語(如“親愛的主宰我心的皇后”),我們可感知聽者就是當時的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在詩歌的第二部分詩人與伊麗莎白女王所談論的是第三個人——“他”。具體這個“他”是特指還是泛指,我們不得而知。詩中所能告知的,只是這個“他”看上去并不“smart”(此處為一語雙關(guān),雙關(guān)語是16世紀英國詩人在?廷愛情詩中喜用的方式。“smart”在此處既可意指“痛苦”,又含“聰明的’’之意),而在詩人看來,“隱藏痛苦的人痛苦最深,/雖然他不向你祈求憐憫”,這樣的“痛苦”理應是值得同情的。在第三詩節(jié)的末尾,詩人對“不向你祈求憐憫”這一詩行的再次重復,實是一“反語”(irony),旨在強調(diào)這樣的“痛苦”不但應該而且是值得“同情”的。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第二部分的第二詩節(jié),詩人通過將“他”與另一意象“一個不能說話的叫化”進行類比,再一次深化了沉默是愛情的本質(zhì)和真諦這一主題,勵志歌曲。同時,將詩中“他”與“叫化”相聯(lián),足可見此人處境的悲涼,將希翼能從女王處得到憐憫和同情的心境展示得一覽無余,栩栩如生。
綜上所言,瓦爾特•雷利爵士在《沉默的情人》一詩中,除延續(xù)傳統(tǒng)意義上16世紀?廷愛情詩的特征外,在詩意之外又融合了對愛情哲理性的思考,深化了其對愛的本質(zhì)的理解。而“雙關(guān)語”、“反語”、“類比”等眾多手法的運用,也使這首詩的意義得以延拓和凸顯,構(gòu)成其特有的詩歌張力。(梁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204378.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