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我受盡命運和人們的白眼
[英國]莎士比亞
當(dāng)我受盡命運和人們的白眼,
暗暗地哀悼自己的身世零,
徒用唿吁去千擾聾聵的昊天,
顧盼著身影,詛咒自己的生辰,
愿我和另一個一樣富于希望,
面貌相似,又和他一樣廣交游,
希求這人的淵博,那人的內(nèi)行,
最賞心的樂事覺得最不對頭,名人名言;
可是,當(dāng)我正要這樣看輕自己,
忽然想起了你,于是我的精神,
便像云雀破曉從陰霾的大地
振翮上升,高唱著圣歌在天門:
一想起你的愛使我那么富有,
和帝王換位我也不屑于屈就。
(梁宗岱譯)
【賞析】
人的一生,必將遭遇無數(shù)的挫折和孤獨。怎樣克服挫折和孤獨,毫不氣餒地在人生道路上繼續(xù)前行?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中的第29首《當(dāng)我受盡命運和人們的白眼》給了我們積極的啟示。
該詩前八行表述的是“身世飄零”的孤獨的處境,無論抒情主人公對著蒼天如何唿吁,總是難以如愿以償,因此,只能顧影自憐,怪自己生不逢時。然而,抒情主人公并沒有沉溺在心靈的孤寂和貧乏之中,而是尋求彼此的交往和心靈的溝通。因為,失去這一交往和溝通,人的靈魂就會頹廢,就會失落,缺乏這種交流和溝通,哪怕是“最賞心的樂事”也會令人感到遺憾,感到“最不對頭”?墒,難以如愿的現(xiàn)實令人悲嘆。
該詩的后六行與前八行形成了強烈的對照。描述的是心靈孤寂、近乎絕望的時分所發(fā)生的逆轉(zhuǎn),達到了一種“升騰”和“再生”的效果。這一克服了挫折和孤獨,達到了“再生”的動因是詩中所出現(xiàn)的“你”。這里的“你”是心靈所選擇的對象。在孤寂失望的時刻,因為想起了“你”,抒情主人公的心靈“便像云雀破曉從陰霾的大地/振翮上升,高唱著圣歌在天門”。其振奮之情,通過云雀的形象,完全展現(xiàn)出來了。于是,心靈擺脫了孤獨,變得充實,富有得都“不屑于屈就”與帝王換位了。
前后兩個部分的對照,將一個走出孤寂、克服挫折、追求心靈升騰、具有樂觀主義精神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從詩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情感的力量遠遠勝于權(quán)勢和物質(zhì)財富,這其中所表現(xiàn)的具有人文主義思想內(nèi)涵的人生哲理是震撼人心的。(吳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188930.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