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出處】出自南宋•葉紹翁《游園不值》
【釋義】園里的花開得正好,這些花所代表的春色是關(guān)不住的,一枝開得正旺的紅杏伸出了墻外。
【解析】原詩為:“應(yīng)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柒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因游賞受阻而掃興又得興,這應(yīng)該看做是一種精神奇遇。此詩就是記錄這種精神奇遇的,它是一首無法成游、卻勝于成游的別具一格的記游詩。最后一句“一枝紅杏出墻來”被千古傳誦。
古人一向把杏花和梅、李、桃稱為春花中的“四姐妹”。杏的種類不是太多,大致可分為山杏、垂枝杏、斑杏幾種。據(jù)王象《郡芳譜》載,杏,樹大、花盛、果多而根淺,往往要用石頭壓根,才能承受,難怪紅杏總愛伸出墻頭去。
杏花自古就是文人入詩的話題,名詩人元好問寫有《杏花雜詩十三首》,可見他也是很喜歡杏花的,其中一首寫道:“杏花墻外一枝橫,半面?妝出曉晴?幢M春風(fēng)不回首,寶兒元是太憨生。”此詩寫得極為委婉含蓄。詩人選取墻外一枝杏花,借墻外一枝窺墻內(nèi)滿園,正是化用了葉紹翁的《游園不值》詩句。“寶兒元是太憨生”則來自另一個典故:隋煬帝身邊有個司花女叫袁寶兒,虞世南受命起草詔書時,親情,寶兒雙目凝視,虞世南寫詩說她:“學(xué)畫鴉黃半未成,垂肩單袖太憨生。”元詩用閱盡人間春色的司花女看見杏花也不回首的想象來表現(xiàn)對杏花的喜愛之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148055.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