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贈雁①
歐陽修
云間征雁水間棲,繒繳方多羽翼微。
歲晚江湖同是客,莫辭伴我更南飛。
歸雁
杜甫
春來萬時客,亂定幾歸?
腸斷江城雁,高高向北飛。
【注】①此詩寫于歐陽修被貶謫下夷陵的路上?暎▃ēng)繳(zhu):獵取飛鳥的射具。
(1)兩首詩都寫到了雁,各自有什么特點?請結(jié)合詩句作分析。(4分)
(2)兩首詩借雁這個意象所表達的情感有何不同?請作分析。(4分)
答案:
(1)歐詩寫了一只時刻有危險的遠飛之征雁。征寫大雁要飛得很遠,辛苦勞累,繒繳表明雁經(jīng)常受到射殺(或隨時有危險)。(2分)杜詩寫了高飛之歸雁,高高表達雁的自由自在、暢通無阻。(2分)
(2)歐詩明寫征雁,暗寫自己的遭遇,表達自己被貶的孤寂心境與悲憤情懷。(2分)杜詩借雁北歸反襯自己仍久留異鄉(xiāng)、有家難歸的傷感。(2分)
創(chuàng)作背景
宋仁宗景?三(1036)七月,范仲淹因言事直切,遭到權(quán)相呂夷簡排擠而被貶謫。朝中正直大臣皆上書營救。而右司諫高若訥迎合呂夷簡之旨意,獨言當貶。歐陽修移書責(zé)之,言高不知人間有羞恥事。以此隨之被貶為夷陵(今湖北宜昌)縣令。此詩作于從真州(今江蘇儀征)南行赴任途中。時間正值深秋,作者暮宿江上。偶爾看到幾只南征的大雁棲息于江水之間。這些經(jīng)歷長途艱辛的鳥兒太疲倦了,顯得羽翼已為之衰微。詩人不禁想起前人詠雁的許多詩作來。南北路何長,中間萬弋張。不知煙霧里,幾只到衡陽。(唐陸龜蒙《雁》)衡陽多道里,弱羽復(fù)哀音。還塞知何日,驚弦亂此心。夜陰前侶遠,秋冷后湖深。(唐耿諱《賦得沙上雁》)忽然,他覺得自己的命運與這些鳥兒是多么地相似!自己這位原本京官的云中雁,一朝被權(quán)奸排擠,如今舟行赴任。入夜時,只好在水間棲息。世路正自坎坷,誰知將來還有多少繒繳(即?繳。獵取飛鳥的射具。繳為系在短箭上的絲繩?,通?。)在等待著自己呢?回想過去,固然令人齒冷,而如此暗夜里,前途又何可樂觀?于是,詩人不禁覺得目前這秋風(fēng),竟如歲末的寒潮一樣凄冷。自己是漂泊江湖,而這些伶娉瑟縮的征雁,真可引為同調(diào)了。因此,詩人在心中對雁兒說:請你們同我做個旅伴,一起南行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433549.html
相關(guān)閱讀:王安石《登飛來峰》閱讀答案及賞析
蘇軾《滿庭芳- 歸去來兮》閱讀答案鑒賞賞析欣賞試題
陸游《鵲橋仙》柳宗元《漁翁》比較閱讀答案鑒賞賞析欣賞試題
《夜泊寧陵 韓駒》閱讀答案
《春思二首(其一)》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