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古代詩詞鑒賞考題及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這首古詩
擬詠懷二十七首(其十八)
庾信①
尋思萬戶侯,中夜忽然愁。
琴聲遍屋里,書卷滿床頭。
雖言夢蝴蝶,定自非莊周。
殘月如初月,新秋似舊秋。
露泣連珠下,螢飄碎火流。
樂天乃知命,何時能不憂。
【注】①庾信:南北朝時期詩人,輔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滅梁后被迫仕魏,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詩為仕周時期所作。
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5分)
A.詩作前半篇寫中夜操琴、書卷滿床的情景,后半篇寫白露明月、螢火飄流的秋色,構(gòu)成凄清孤寂的意境。
B.“尋思”兩句直抒胸臆,不僅有故國覆滅、封侯夢想破碎的嘆惋,也有當(dāng)下不能為國建功的自嘲。
C.“雖言”兩句運用莊周夢蝶的典故,自己如同那個可以齊物我、一是非、在輕飄飄的達觀世界中自適其志的莊周一樣,夢為蝴蝶、忘懷自身,就可以擺脫時刻相隨的愁思。
D.“殘月”兩句由“中夜”暗渡而來,表達出時光流逝而詩人卻不能回國輔政盡忠的無限惆悵之情。
E.“露泣”兩句由“新秋”而來,烘托出詩人凄涼哀傷、虛無煩亂的內(nèi)心狀態(tài),用詞精切,對仗工巧。
2.本詩和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中的“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都使用了“琴”“書”兩個意象,所抒情感有何不同?請結(jié)合相關(guān)詩句簡要分析。(6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
西江月①
蘇軾
照野彌彌②淺浪,橫空隱隱層霄③。障泥④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fēng)月,莫教踏碎瓊瑤⑤。解鞍欹枕綠揚橋,杜宇一聲春曉。
【注】①此詞為蘇軾被貶黃州作。其春夜行蘄水邊,過酒家,飲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枕臂醉臥少休。拂曉,見亂山攢擁,流水淙淙,宛如仙境,書此詞于橋柱上。②彌彌:水波翻動的樣子。③層霄:彌漫的云氣。④障泥:馬韉,垂于馬兩側(cè)以擋泥土。⑤瓊瑤:美玉。這里形容月亮在水中的倒影。
3.下列對本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5分)
A.“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寫詞人頻臨溪流,從馬上下來,等不及卸下馬韉,即欲眠于芳草。既側(cè)面描繪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現(xiàn)了詞人的喜悅心情。
B.“可惜一溪風(fēng)月,莫教踏碎瓊瑤”一句運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瓊瑤,本是美玉,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輝,有如晶瑩剔透的珠玉。此句傳神地寫出水月之靜美。
C.“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一句用“解鞍欹枕”這個特寫鏡頭表現(xiàn)出詞人的隨意豁達,而“杜鵑春曉”寫出空山春晨的喧鬧和生機。
D.本詞寫作者愛惜一溪風(fēng)月,不讓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曉,描寫了一個醉心自然、隨性灑脫、樂觀豁達的詩人形象。
4.請從表達手法的角度簡要賞析“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兩句的妙處。(6分)


閱讀下面這首清詩
錢塘觀潮
施閏章
海色雨中開,濤飛江上臺。
聲驅(qū)千騎疾,氣卷萬山來。
絕岸愁傾覆,輕舟故溯洄。
鴟夷①有遺恨,終古使人哀。
【注】①鴟夷:皮袋,這里借指潮神伍子胥。據(jù)《吳越春秋》等記載,春秋吳國大夫伍子胥因勸諫吳王夫差而被疏遠、賜死。伍子胥臨死時,囑咐家人把他的眼睛挖出來或者把頭割下來懸掛在南城門上,以便看到吳國的滅亡。吳王大怒,下令用鴟夷把他的尸體包裹起來,投入錢塘江。后來伍子胥化為錢塘江潮潮神。
5.下列對本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5分)
A.首聯(lián)“海色雨中開,濤飛江上臺”表明作者是在雨中觀潮,潮水來時,在迷蒙的雨點和潮水沖擊下,海色隨潮水展開。潮來時浪濤飛向錢塘江上的觀潮臺,極寫潮水聲勢之大。
B.頷聯(lián)“聲驅(qū)千騎疾,氣卷萬山來”同時運用了比擬、夸張、視聽結(jié)合等修辭手法,寫出了錢塘江潮仿佛驅(qū)趕著千軍萬馬,又仿佛將千萬座山席卷而來的氣勢,驚心動魄。
C.“絕岸愁傾覆”中運用一個“愁”字,通過寫岸邊峭壁被潮水拍打時生怕被沖垮,寫出了詩人對潮水沖垮堤岸的擔(dān)憂之情。
D.“輕舟故溯洄”一個“故”字,寫江中弄潮兒故意在潮水上漲時隨著潮頭起伏騰躍,在水中回旋,寫出了弄潮兒的高超本領(lǐng)。“故”與“愁”兩字的對舉富有生趣。
E.前三聯(lián)寫觀潮所見之景象,詩人運用多種表現(xiàn)手法,極力描寫潮聲之大,水勢之猛,寫實中滲透想象,描摹形象生動,體現(xiàn)了作者非凡的語言駕馭能力。
6.詩歌的尾聯(lián)對表現(xiàn)詩歌的主題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答案】CD(C 雖言句運用莊周夢蝶的典故; “雖言”、“定自”兩個虛詞卻是重點,雖然夢為蝴蝶、忘懷自身,就可以擺脫時刻相隨的愁思;無奈自己絕對不是那個可以齊物我、一是非、在輕飄飄的達觀世界中自適其志的莊周。通過反用典故;表明“愁”之無可消釋。D“輔政盡忠”無中生有,此時梁已被滅;這里表達的是時光流逝而詩人卻年年如故的悲哀之情。)(答對一項給2分,答對兩項給5分)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鑒賞古代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表達技巧的能力。
2.【答案】①本詩中的“琴聲遍屋里,書卷滿床頭”是說中夜生起愁思,于是彈琴讀書。幽幽琴聲響遍屋里,訴說著無邊無際的愁,滿床書卷翻遍,愁思難解。通過“琴”“書”等意象抒發(fā)了無法解脫的深廣復(fù)雜的愁苦、憂思之情。(3分)②而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的“樂琴書以消憂” 是說彈琴讀書能獲得快樂而消除憂愁,通過“琴”“書”等意象抒發(fā)了擺脫憂愁纏繞的官場生活,回歸田園的快樂之情。(3分)(每點3分,共6分)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鑒賞古代詩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3.【答案】BC(B是借喻,不是借代。C“喧鬧和生機”不對,應(yīng)為“表現(xiàn)了空山春晨的萬籟俱寂”。)(答對一項給2分,答對兩項給5分)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鑒賞古代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表達技巧的能力。
4.【答案】①側(cè)面描寫(或側(cè)面烘托):寫月下細浪漣漪層層涌起,空中云朵依稀,側(cè)面烘托月光朗照,月色美好。②借景抒情,通過寫景營造出清爽明麗的意境,凸顯詩人愉悅之情。③疊詞,“彌彌”“隱隱”表現(xiàn)了水之盛、云之淡,音律和諧,瑯瑯上口,聲聲悅耳。④對仗,“照野”對“橫空”,“彌彌”對“隱隱”,“淺浪”對“層霄”,對仗工整,富于音韻之美。(答出任意三點即可)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鑒賞古代詩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5.【答案】BC(B“視聽結(jié)合”不是修辭手法。C這里的“愁”字是擬人的手法,通過寫岸邊峭壁被潮水拍打時生怕被沖垮,寫出了潮水的氣勢。)(答對一項給2分,答對兩項給5分)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鑒賞古代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表達技巧的能力。
6.【答案】①最后一聯(lián),把錢塘江的滔天巨浪及其排山倒海的不凡氣勢,想象成是伍子胥充滿遺恨的冤魂興起的(2分)。②借以江潮的怒態(tài)象征伍子胥的“遺恨”之大之強(1分)。③表達了作者對伍子胥充滿深深的同情、惋惜與慨嘆(2分)。④深化了詩歌的思想主題(1分)。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鑒賞古代詩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1244306.html

相關(guān)閱讀:《與陳伯之書(節(jié)選)》閱讀答案
溫庭筠《利州南渡》閱讀答案及賞析
李忱《瀑布聯(lián)句》閱讀答案及賞析
查德卿《【越調(diào)】柳營曲?江上》閱讀及答案
李彌遜《蝶戀花?福州橫山閣》閱讀訓(xùn)練及答案(含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