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白沙渡
真山民
日暮片帆落,渡頭生暝煙。與鷗分渚泊,邀月共船眠。
燈影漁舟外,湍聲客枕邊。離懷正無奈,況復(fù)聽啼鵑。
注:真山民,南宋遺民,痛進亡國后,隱姓埋名,而以山民自呼。山民,即山野之民,
(1)
答, ______________
(2)
答: ______________
答案:
14.(8分每句4分)
(1)、詩人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觀察點的移動而展開畫面(1分)。首聯(lián)“日暮”“渡頭”點明晚泊的時間、地點(1分);頷聯(lián)寫渡頭月清鷗棲的情景(1分);頸聯(lián)由外入內(nèi)寫燈影漁舟,枕邊聽濤(1分)。
(2)、主要運用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手法(1分)。表現(xiàn)詩人置身自然的怡然之情(1分),對家園故國的思念(1分)以及亡國的哀痛(1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1176562.html
相關(guān)閱讀:賀鑄《踏莎行》(楊柳回塘)閱讀及答案
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樂為治平之民者也”閱讀答案及翻譯
新唐書《王及善》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后漢書?李云傳》閱讀練習(xí)及答案(附譯文)
《湖心亭看雪》閱讀答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bjb@jiyifa.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