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淮陰作①
朱敦儒
當年五陵②下,結客占春游。紅纓翠帶,談笑跋馬水西頭。落日經過桃葉③,不管插花歸去,小袖挽人留。換酒春壺碧,脫帽醉青樓。
楚云驚,隴水散,兩漂流。如今憔悴,天涯何處可銷憂。長揖飛鴻舊月。不知今夕煙水,都照幾人愁。有淚看芳草,無路認西州。
【注釋】①此詞作于靖康之變后詞人漂離異鄉(xiāng)之時。②五陵,本是西漢前期五位皇帝的陵墓,當初四周居住著許多豪門大戶,子弟習尚奢縱。③桃葉,即桃葉渡,借指游冶的場所。
13.下列對本詞相關內容的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A.“當年”點明起首兩句是對往昔的追憶,首兩句點染了奢華豪縱的氣氛,為上片定下了基調。
B.“紅纓翠帶,談笑跋馬水西頭”兩句用筆簡省卻淋漓盡致地寫出了風景的秀麗及游人的神情。
C.上片最后一句突現了詞人醉臥的形象:開懷豪飲,酒酣耳熱。可見詞人愁緒至極,以酒解愁。
D.本詞下片前三句是過片。雙調詞中過片往往居于上下闋交替的位置,常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E.下片結句亦景亦情,淚眼所見,只有遠接天際的芳草牽惹人的情思,而西州路遙不可接。
14.本詞下片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概括。(6分)
答案:
13.B.C
(1)本題主要考查考生鑒賞詩歌思想內容,解答本題首先明確題目要求,然后認真閱讀文本,理解詩歌內容,把握詩歌主旨,然后結合具體語句進行賞析評價,
A項,分析正確,由詩句“當年五陵②下,結客占春游。紅纓翠帶,談笑跋馬水西頭”可以看出詩人通過細憶往昔年華洛城豪縱愜意情懷;
B項,“風景的秀麗”錯,此兩句并沒有寫風景;而是寫紅纓翠帶、環(huán)佩駿馬結伴任性相行,游冶洛城水西這件事;
C項,“愁緒至極,以酒解愁”理解不當,應是暢快至極,不羈之至;
D項,分析正確,由詞句“楚云驚,隴水散,兩漂流”落筆風物悲切,正值老生江山入晚涼,飛鴻舊月盡是煙水離愁,引出下闋的抒情;
E項,分析正確,由詞句“有淚看芳草,無路認西州”淚眼苦苦望穿萋萋芳草滿夜,滿目悲愁西州無路挽洛水,此景此情悲涼,卻是舊月依舊照昔人,判然分兩塵,舊土難返,無奈任時光凋零,可以看出分析正確;
14.
①對親人與自己兩相離散,與親人無法聯系,無處訴說的痛苦、無奈與傷感之情;
②家國之痛,“都照幾人愁”寫詞人由個人的不幸遭遇聯想到同懷國破家亡之恨的大眾,凸顯了家國之痛;
③物是人非的感慨,如“長揖飛鴻舊月”寫家國變故飛鴻、明月仍在,但能否如愿傳去心中的思念?
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分析評價詩人的情感,解答本題首先明確題目要求,然后認真閱讀詩句,理解詩句的意思,結合詩句的意思分析詩人的情感,最后根據分析概括;如詩句“楚云驚,隴水散,兩漂流!眱蓭鹘K致遣倦綿情難見,深深托付著詞人感懷歲月如霜變的無限難以割舍之情,表現親人與自己分離的痛苦;詩句“不知今夕煙水,都照幾人愁.有淚看芳草,無路認西州!苯裨挛粼,而今天涯共此素輝,因之而生惆悵的又何止一人,多少離恨悠悠在其間.淚眼苦苦望穿萋萋芳草滿夜,滿目悲愁西州無路挽洛水,此景此情悲涼,卻是舊月依舊照昔人,判然分兩塵,舊土難返,無奈任時光凋零,可以看出此人家國之痛。
譯文:
賞析:
《水調歌頭•淮陰作》為宋代“詞俊”朱敦儒《樵歌》三卷中名篇,是洛川先生歷經靖康之變后紓解沉憂、感時傷懷的佳作,全篇通過細憶往昔年華洛城豪縱愜意情懷,反觀對照南渡后家園零落的歷史扼腕骨痛。舊日跋馬談笑種種心影意象,歸入驚散飛鴻,年華易老,細辨處,談笑憔悴兩相交疊,字字凄愴悲切。上闋極盡細處遙憶洛城年少結客豪情不羈芳華的流年光影!爱斈晡辶晗,結客占春游!逼鹁渥匪既刖,“五陵”典實代指洛川舊鄉(xiāng),亦當暗寓著浮生都做“五陵”塵的內喻傷情,可謂是“結客洛門東”(李白《結客少年場行》),遙想當年洛城風華日,春光姣好,細柳慢新、牡丹花發(fā),結客任俠少年豪縱不羈,恰似“年少春衫薄”(韋莊《菩薩蠻》),“春日游,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韋莊《思帝鄉(xiāng)》),“紅纓翠帶,談笑跋馬水西頭!奔t纓翠帶、環(huán)佩駿馬結伴任性相行,游冶洛城水西,不覺時光匆匆遙望已是落日余暉西斜,方才個個自恣戲插頭花盡興歸來,路逢桃葉渡畔酒肆佳人切切留歸獻酒,“小袖挽人歸”,委婉道盡佳人情意綿綿,“紅袖添香夜讀書”自是人生良時,而洛川所憶“小袖挽人歸”、漸至“換酒春壺碧”,亦當別是另一番風塵美景。“脫帽醉青樓”,俊爽磊落年少怎奈春日佳人壓酒勸飲,卻是時杏花落酒杯,人花交相映,醉眼中青樓余暉脈脈,月升林梢,再看少年模樣已脫帽百姿頻現,早是酒酣不知身在何處。對于追憶中的詞人,一生仕途悠悠萬花落,真可謂與花洛水游,嘯馬鞠東風。人面桃花酒,難舍醉月樓。
下闋落筆風物悲切,正值老生江山入晚涼,飛鴻舊月盡是煙水離愁,難測世事中天意弄離別早已物轉人非,身在春歸無覓處,而故國卻似晚秋,自然物感,凄迷零落始終牽動故人心!奥尻柍抢锎汗夂,洛陽才子他鄉(xiāng)老”(韋莊《菩薩蠻》),他年今日洛川先生悚然為之蒼涼故,詞間憂思真力彌滿,流連生命光景中返昔入今,種種掛念宛若小袖猶在桃葉樓前凄訴,此境此情正合稼軒后詞“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口造壁》),思之令人喟然嘆腕!俺企@,隴水散,兩漂流。”句中“驚”、“散”、“流”情勢動態(tài)呈現,兩廂漂流終致遣倦綿情難見,深深托付著詞人感懷歲月如霜變的無限難以割舍之情!皠e過昨天年少足風流,而今已是“回首向來蕭瑟處”(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和晴和雨,憔悴孑然之身,“流水落花春去也”(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倒也心境有天上人間之別,滿目春愁無所遣,詞人不禁問向蒼穹,“天涯何處可銷憂”?長揖應無恙,卻是舊月飛鴻,奈何昔日佳人“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保ㄇ赜^《千秋歲•水邊沙外》),是夜煙水如隔世,今月昔月,而今天涯共此素輝,因之而生惆悵的又何止一人,多少離恨悠悠在其間.淚眼苦苦望穿萋萋芳草滿夜,滿目悲愁西州無路挽洛水,此景此情悲涼,卻是舊月依舊照昔人,判然分兩塵,舊土難返,無奈任時光凋零。
這首詞婉轉郁結,俊朗而凄切,孤影相照之中眷戀淪落舊園愁情分外濃烈,聞此聲入此景,哀思幻滅恰如舊月鴻影,聲聲淚如昔。
(1)本題主要考查考生鑒賞詩歌思想內容,能力層級,鑒賞評價F;
(2)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分析評價詩人的情感,能力層級,分析綜合C;
此題考查的考點有以下幾個:1.詩歌主旨,鑒賞詩歌思想內容;2.分析鑒賞詩歌的思想情感;所以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要培養(yǎng)閱讀淺易古代詩文的能力,注重培養(yǎng)自己古詩文閱讀的能力,培養(yǎng)鑒賞古詩文的能力,根據詩歌的意境進行鑒賞,根據具體的語句進行鑒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1156982.html
相關閱讀:李?《濟州西湖》閱讀答案
白居易《琴茶》閱讀練習及答案
聊齋志異《詩讞》閱讀練習及答案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聞樂天授江州司馬》閱讀答案對比
吳文英《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