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手足口病毒的神秘面紗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生物 來源: 高中學習網


“我們又抱了一個金娃娃!”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中國科學院院士饒子和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
本月,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結構與分子生物學》雜志刊登了來自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人員的論文,文章闡述了關于手足口病主要致病病毒EV71結構的一些關鍵性新發(fā)現。
“我們成功解析了EV71病毒兩種截然不同的病毒顆粒的高分辨率晶體結構,為發(fā)展針對EV71病毒的高效疫苗,以及特異性的治療抗體提供了堅實的結構基礎。”饒子和向《中國科學報》介紹。
而這一研究成果也為開發(fā)治療手足口病的新型抗病毒藥物指明了方向。
手足口病是一種嬰兒和兒童常見傳染性疾病。癥狀表現以發(fā)熱、口腔潰瘍和皰疹為特征。盡管這一疾病通常并不致命,但它卻可以引起一種潛在致命性疾病??腦炎。
2008年3月,安徽省阜陽市發(fā)生了嚴重的手足口病疫情。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內,阜陽市出現手足口病3700余例,死亡22人,引起全社會的關注。
此次疫情很快被確認為腸道病毒EV71感染。2008年5月,衛(wèi)生部迅速將手足口病列入我國丙類傳染病進行管理。
截至目前,全國共出現超過400萬新發(fā)病例,導致接近2000人死亡,其中絕大部分是5歲以下的兒童。
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2010年1月至5月期間,在中國大陸暴發(fā)的手足口病病例達427278人,其中5454為重癥病例,死亡病例數為260例。腸道病毒71(EV71)是手足口病致病病毒中的優(yōu)勢毒株。
“由于缺乏針對EV71病毒的疫苗及特效藥物,這種威脅直到今天仍然存在!别堊雍驼f。
1月至7月,饒子和帶領研究組,通過與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院教授王志軍的研究組以及英國牛津大學教授Stuart的研究組等合作,在完成病毒培養(yǎng)純化、高質量晶體生長、衍射數據收集以及結構解析等一系列關鍵步驟之后,成功解析了EV71病毒兩種截然不同的病毒顆粒的高分辨率晶體結構。
“我們是在對體外培養(yǎng)獲得EV71病毒進行初步純化和檢測時,意外從中獲得了兩種性質差別極大的EV71病毒顆粒的!痹摴ぷ鞯闹饕獏⑴c者、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在讀博士生王祥喜以及助理研究員彭偉向《中國科學報》介紹。
經過精心設計的實驗,科研人員分離了這兩種顆粒,分別對其進行了晶體培育,并最終解析了兩種EV71病毒的高分辨率晶體結構。
通過對獲得的EV71全病毒顆粒結構進行仔細的分析,研究人員最終確定了EV71病毒與宿主細胞受體作用的區(qū)域,并鑒定出EV71病毒潛在的抗原表位。
研究組的這一成果,在全世界范圍內第一次獲得了手足口病致病病毒EV71的高分辨率三維結構,也是在全世界范圍內第一次同時獲得了同一種病毒的兩種不同現象的高分辨率三維結構。其中EV71全病毒顆粒直徑達到340埃,整個衣殼由240個蛋白質亞基,約40.8萬個原子構成,總分子量達570萬道爾頓,是迄今為止由我國科學家解析的最大復合物結構。
據介紹,這些成果的獲取,為更深入地了解EV71病毒的致病機制以及發(fā)展針對性的預防及治療手段提供了堅實基礎。
饒子和表示,目前,研究組正在此基礎上,針對EV71病毒進一步開展疫苗、治療性抗體及小分子抑制劑的研究。
“我們希望通過病毒的生活周期的變化來了解EV71對宿主的侵染、復制機理,爭取為解決手足口病這一嚴重威脅我國公共健康安全的重大疾病作出更大的貢獻!别堊雍捅硎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874471.html

相關閱讀:科學家發(fā)明“智能短褲” 可幫臥床病人預防褥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