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管理是學校最基礎的管理工作,作為一名班主任對完善學生的內心世界、規(guī)范學生的外在行為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教學中似乎存在著一種普遍的現象,那就是優(yōu)等生受青睞,后進生則不免遭冷落,倘若是品學兼差的學生,那所受的冷落就要更深一層。其實,只要老師們細心觀察,就不難發(fā)現,后進生中所謂的“差”只不過是某些方面而已。古訓有言:寸有所長,尺有所短,這確實有一定的道理。對待后進生,班主任更要深入調查研究,講究策略,因勢利導,讓自尊永駐他們的心田,才能激發(fā)起他們學習的信心與熱情,使其成為一名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一、適度的“違心表揚”策略
學生的心理一般是自尊與自強的,后進生也不例外。就這兩個特點,表現了他們特別需要周圍老師和同學的認可,有些時候,為了這個目的,他們會絞盡腦汁,甚至是耍些“小聰明”來創(chuàng)造某些成績以博得老師和同學的表揚。
我班開展“學雷鋒、做好事”競賽活動,并把每一位同學所做的好事都記錄在墻報上,定期進行表彰。我們班學生看到大家你追我趕,都做了不少好事,而自己的記錄欄里卻是一件也沒有,便覺得臉上無光。于是,自己掏了50元鈔票交到我的手里,并說是在上學路上“撿的”。課后,另外一位同學悄悄地跟我說,他的50元錢其實是他媽媽給的零用錢。為了使其自尊不受損害,我還是決定對該同學進行適度的“違心表揚”。
表揚原因是:第一,他沒有把20元錢用來買零食等東西,而是把它省下來交到老師手里,這行為本身有積極因素;第二,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這位同學的心理是積極要求上進的,只不過是方式不對而已。我在班會課上對他進行了公開表揚,并以此為鼓勵,相信他也能在學習上取得上進。聽了我的話,這位同學大為感動,課后不僅主動向我承讓了不對的地方,還表示今后一定會努力學習,也相信自己一定會取得成績的?梢,有時適度的“違心表揚”策略,同樣也可達到教育的效果。
二、有意的“錯誤歸因”策略
后進生的學習成績一直上不去,我們教師對此的歸因往往是:該生學習不認真或者基礎差。事實上,教師歸因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應從主觀到客觀等因素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分析與評價,草率歸因或其他不正確的歸因都會打擊學生的自尊,一旦學生的自尊受到打擊,必然會挫傷其學習的積極性,學習成績也就很難再提高了。
對于學困生應從平時的每次測驗開始,面對不好的成績,幫他們總結經驗教訓外,還鼓勵他們要自信滿滿的做好迎接下次考試的準備。不對他們進行指責、批評,或者說能力差、基礎差、學習不認真等泄氣的話。這種有意的錯誤歸因,抓住了初中生心理上要求自尊的特點,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同學們的自信心也在一點點恢復,成績也穩(wěn)步上升。
三、寬容的“低音教育”策略
班上有幾位學生上課經常不帶書本,又不認真聽講,還喜歡干擾其他同學,經常使得科任老師大發(fā)脾氣,并將其趕到辦公室。后進生喜歡惡作劇,常常讓人發(fā)脾氣,由于聽慣了教育者的喝斥,他們也就“油條”了許多,“油條”到連被趕出教室還不認為是一件不光榮的事情。這種情形,如果班主任再次使用大聲喝斥的批評,勢必使他們產生破罐破摔的局面。我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剛開始每次出現這種局面的時候,我總是親切而寬容地把他們叫到另外一個辦公室談話,并讓他們坐下來,平等交流。這一寬容的“反常”舉動,常令他們感動不已,幾個屢犯錯誤、成績不理想的孩子,一直以來都有一種被人輕視的感覺,這時,受到親切而寬容的關懷,哪怕是一點點,那也實在是“久旱逢甘露”,人格受到了尊重,他們的自尊、自信、自強也就慢慢樹立起來了。
傳道須有術。作為知識傳播者的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必須在教學藝術上不斷地研究,不斷地創(chuàng)新,方能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運用策略,讓自尊永駐學生特別是“后進生”的心田是我們每位班主任應該重視和做到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828377.html
相關閱讀:尖子生學習方法之練后反思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