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總分:600分,歷史科目分數(shù):88分,目前就讀于重慶大學,快看看這位學姐是如何學習歷史的。
歷史一直都是我喜歡的科目,從初中開始就喜歡它,可以讓我們了解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帶我們遨游每個年代的不同,也可以了解新中國成立至今我們發(fā)生了何等的變化。今天我們就一起討論下中國現(xiàn)代史。中國現(xiàn)代史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歷史。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中國現(xiàn)代史的開端。
中國現(xiàn)代史的四個階段
1. 1949年----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時期;
2. 1956----1966文化大革命開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和開始探索中國式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道路時期;
3. 1966----1976年文革結束是文化大革命時期和中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受挫時期;
4. 1976----至今,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新時期。
高三復習時間規(guī)劃
>>>>
第一輪復習:
7月到12月,第一輪復習主要重視基礎知識的掌握。具體的步驟和安排可以按照課本的順序,新課標之后采取專題史的形式也沒有必要打破,主要是為了喚起高一高二學習歷史的記憶。
由于高中兩年學的知識量多所以第一輪的復習都是比較詳細的所以大家第一輪復習要跟的上杰節(jié)奏。這段時間盡可能的弄清這兩個東西,第一,這個時期歷史發(fā)展的主線是什么?第二,要注意盡量全面掌握知識點,所以這些細節(jié)的考察需要大家在第一輪復習的時候就夯實自己的基礎,讓知識體系盡量的全面。這個時期知識點為主,可以適當?shù)淖鲆恍┱骖},培養(yǎng)做高考題的感覺以及對于難度的把握。要先在第一輪復習扎好根,以便于后面的復習進度。
>>>>
第二輪復習
1月到3月,就是我們利用第一輪復習的知識點進行列出整體的框架,對知識點進行重新的整合。例如:教材使用專題史的形式,我們就轉而采用編年史的角度,將整個歷史的知識通過另外一條線索穿起來。這么做還可以讓原本因為編寫的體例而不得不分散在各本教材的知識重新整合在一起,從而有利于我們看到具體到某一個具體的時間段的歷史現(xiàn)象之間的相互影響,以及先后發(fā)生的歷史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從而構建起來更加完整的知識體系。以便更深的了解。
>>>>
第三輪復習
4月到六月,這段時間的知識積累主要是以社會的熱點問題為線索進行梳理;同時結合考綱,看其中的新增考點和改動在哪兒,因為考綱往往三月才出,距離高考已經很近,這個時候出的東西,有所刪改,難免有瓜田李下的意味,所以這個部分大家也要注意;同時可以順帶注意是否有相關的整的周年紀念事件。
高考知識版塊學習方法
中國現(xiàn)代史(線索)國家獨立——政權鞏固——工業(yè)起步——憲法保障——制度建立——良好開端——出現(xiàn)失誤——歷史轉折——改革開放——經濟騰飛——洗雪國恥
點擊查看:高中歷史知識點總結及復習資料
>>>>
1. 如何記憶
歸類記憶法、“濃縮”記憶法、串線記憶法、趣味記憶法
>>>>
2. 如何分析
分項分析、全面分析、國際化分析、學科交叉分析
>>>>
3. 默寫法
為了檢驗復習的知識是否我們真正的掌握了,記牢了,我們要學會自主梳理,例如:注意答題的角度: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科技教育和社會生活風俗。
>>>>
4. 高考能力要求——十大能力要求
①記憶(再現(xiàn)、復制)能力;
②材料處理能力;
③分析能力;
④歸納、綜合、概括能力;
⑤比較歷史事件、現(xiàn)象相同點、不同點的能力;
⑥評價能力;
⑦聯(lián)想能力;
⑧文字表達能力;
⑨識圖能力;
⑩創(chuàng)新、應變能力。
>>>>
5. 注意政治歷史中的經濟、文化背景,把
中國置于世界政治歷史發(fā)展的大坐標中。
探討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學習經濟史要聯(lián)系政治史、文化史的內容,探討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思想文化現(xiàn)象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人類社會經濟政治活動的反映,又指導人們的經濟活動和政治活動,促進社會的發(fā)展。學習思想文化史要聯(lián)系政治史、經濟史的內容,探討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
如何在答對的基礎上再加分:
首先我們要字跡端正、排列整齊、疏密得當;其次要文句通順、平實、語言準確;最后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問一段,簡明直觀;要點化,一個得分點一句話;序號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標出不同的序號,做到條理分明,一目了然。
大題的做題方法:
重點體會如何從材料中條分縷析獲得答案,如何知道答案是來源于知識還是材料,如何確定答題的方向,如何確定要答哪個知識點等等。
高考知識版塊?贾R匯總
>>>>
一 :
1. 第一屆中國政治協(xié)商會議召開的時間、地點、內容和意義。
2. 開國大典的時間、地點、意義。新中國成立的意義。
3. 西藏和平解放的時間、簽署的文件、主要人物和意義。
4. 土地改革的時間、頒布的法律文件及其內容、土改完成的意義?
5. 抗美援朝的時間、涌現(xiàn)出的英雄人物、中國入朝作戰(zhàn)軍隊的名稱、被譽為怎樣的人、體現(xiàn)了什么精神、抗美援朝戰(zhàn)爭勝利的意義。
6. 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政府鞏固政權的措施。
>>>>
二 :
1. 簡述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一五”計劃取得的成就和完成的意義。
2. 1954年頒布的第一部憲法的會議、性質、意義。
3. 三大改造的時間、內容、實質、完成的意義 。
4. 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過程中的嚴重失誤有哪些?他們的特征分別是什么、給我們留下什么教訓(啟示)。
5. 1956——1966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取得了哪些成就、奮發(fā)圖強、艱苦創(chuàng)業(yè)被譽為共和國脊梁的英雄人物。
6. “文革”開始和結束的時間和標志、期間先后形成的兩個反革命集團、文革造成的影響、給我們的教訓是什么?
>>>>
三:
1. 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時間、內容和意義 。
2. 簡述鄧小平理論的形成過程。
3. 農村改革開始的時間、內容和特點、產生的作用。
4. 國有企業(yè)改革開始的時間和三個階段。
5. 我國最早建立的四個經濟特區(qū)的時間和地點、上海浦東開發(fā)開放的時間和目的、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時間和意義、我國對外開放的格局及其特點是什么?
6. 列舉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民主法制建設取得的成就、對經濟建設有什么意義。
>>>>
四 :
1. 民族區(qū)域自治的性質、法律依據、實施的意義。
2.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
3. 一國兩制提出的時間、人物、原因、含義、意義?
4. 港澳回歸的時間和意義?
5. 當前海峽兩岸和平統(tǒng)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是什么、談談你對和平統(tǒng)一問題的認識。
>>>>
五:
1. 人民解放軍第一支海軍的名稱、成立的時間與地點?海軍正式成為人民解放軍的一個軍種的標志?
2. 第一個飛行中隊建立的時間?人民空軍正式誕生的標志?
3. 導彈部隊建立的原因、時間、命名、主要任務、目的、中國政府的承諾?
4. 軍隊現(xiàn)代化建設的兩條途徑、目標、意義?
5.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的時間、有關國家、內容和意義?
6. 中國出席萬隆會議的時間、提出的方針及其作用?
7. 恢復在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的時間、會議、意義?
8. 中美建交的重要事件及其意義、中美關系的政治基礎、最關鍵、最敏感的問題、建交三原則?
9. 亞太經合組織成立的時間、性質?中國加入的時間及意義?
10. 20世紀90年代國際形勢的變化?等等就沒有一一列舉了。
總的來說,希望大家用平常心對待高考,不用把它想象得多難,不增加自己內心的負擔,這樣我們不會失常發(fā)揮,我們也別輕視它,從每一個知識點到機讀卡的填寫,都不能馬虎,高考就能厚積薄發(fā),也別寄希望于自己超常發(fā)揮,高考結果還是和我們平時的成績排名,沒有太大出入。高考,需要你的參與,需要你汗水和辛勤的澆灌,你要相信,天道酬勤,做了總比沒做好,加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816878.html
相關閱讀:名師指導:新高一學習方法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