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1班教室,有學生桌上放著一本書《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我覺得書名很有意思,對學生說:每天早上7點多,我們就進入教室開始一天的學習,晚上9點多鐘才離開,甚至回宿舍后還在繼續(xù)完成作業(yè)。
就每天我們用于學習的時間來看,我們確實已經(jīng)很努力。
但是,我們的成績卻遠遠不如意,和我們的時間付出有太大的差距。
這個名書也許幫助我們給出了問題的答案:“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學生說:“是的,因為我們是被迫學習的。”
學生的回答讓我很感慨:我們的教育改革還有太漫長的路要走。
在這本書里,有一句話:“任何沒有計劃的學習,都只是作秀而已,任何沒有走心的努力,都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什么時候,我們的教育能夠讓學生真正“走心”呢?
在我們的校園里,經(jīng)常聽見有老師抱怨:這個問題已經(jīng)講了若干遍了,學生為什么還是記不住,考試時還是做不起。
其實原因很簡單,這個知識沒有真正進入學生的思維世界。
兩千多年前,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真正的知識來自內(nèi)心,而不是得自別人的傳授。唯有出自內(nèi)心的知識,才能使人擁有真正的智慧。
當年他在街頭向行人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重重地敲打在靈魂深處最柔軟的地方,激發(fā)起思考的欲望。
同樣的知識,我們在教學中重復了一遍又一遍,學生還是不能掌握,我們需要的不應該是責備學生,而是應該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
當我們的教學內(nèi)容真正打動了學生心靈的時候,學生永遠不會忘記,因為他們用全心的智慧思考過,用全身的力量體驗過。
很遺憾,道理我們大家都懂的,問題是怎么能夠做到呢?
蘇格拉底最終被雅典法庭處以死刑。他最后說道:“死別的時辰已經(jīng)到了,我們各走各的路吧??我去死,而你們?nèi)セ。哪一個更好,唯有神知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791866.html
相關閱讀:關于政黨的政治知識點總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