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學生自學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生物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學生明確先學的內容、先學方式后,閱讀書本或者觀察生物的標本、模型和掛圖等,完成先學思考題。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只做看客,而應不停地巡視,指導學生,了解學生自學進程,幫助學生解決自學中遇到的問題。此時,教師充分發(fā)揮組織者、促進者和指導者的作用。先學過程中,方法影響著學生的自學效果。不同的課題有不同的自學方法,教師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般有如下方法:1.總結歸納。只需要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閱讀書本文字即可歸納出知識。如《動物體的結構層次》一課,四種組織的分布、特點、功能都在書本上有介紹,那么學生只需要把它們利用表格的形式總結歸納、比較和歸類就行了。2.觀察與思考,分析并討論。如《輸送血液的泵??心臟》一課中,學生需要觀察心臟實物或者觀察掛圖才能得出正確的認識。在自學過程中,往往會碰到一些難題,單靠一個學生的力量可能難以解決,這就需要多人一起合作解決。通過小組間的討論,一番激烈的思維碰撞之后,學生的熱情高漲了,都爭著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最重要的是,學生是通過自己的力量去解決了問題。因此,自豪、自信會在心中油然生起,并會越來越團結、越來越愛學習。3.試驗法。需要通過課前試驗或者上課時觀察教師演示試驗結果得出結論。如《種子的萌發(fā)》一課中探究種子萌發(fā)的環(huán)境條件,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提前一個三天準備實驗,課堂上展示觀察從而得出種子萌發(fā)的外界條件,讓學生在動手中掌握知識,培養(yǎng)探究精神。4.拓展法。所謂拓展性先學,是指學生在閱讀書本信息之外,教師補充與其相關的社會背景、課外材料等等。如《基因的顯性和隱性》中,要讓學生多了解孟德爾的話,需要加入更多課外材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743275.html

相關閱讀:研究稱海豚可“半腦入眠” 15天不睡照樣可獵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