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路運動:
又稱鐵路風潮。1910年英法德美四國銀行團逼清政府訂立借款修路合同。1911年5月9 日清廷在郵傳大臣盛宣懷的策動下宣布“鐵路國有”政策將已歸商辦的川漢、粵漢鐵路收歸國有。四川修筑鐵路的股金不僅來自紳士、商人、地主還有農(nóng)民而且農(nóng)民購買的股份占很大比例。清政府頒布 “鐵路國有”政策以后由于拒不歸還四川的股金。因此招致了四川各階層尤其是廣大城鄉(xiāng)勞動人民的反對從而掀起了轟轟烈烈的保路運動。
保路運動事件背景:
1911年6月1日,為了償還在上海橡膠股票風暴中向列強的借款。郵傳部尚書盛宣懷和督辦大臣端方聯(lián)名向川督王人文發(fā)出“歌電”,告以度支部決定的川漢鐵路股款處理辦法:對公司已用之款和公司現(xiàn)存之款,由政府一律換發(fā)給國家鐵路股票,概不退還現(xiàn)款。如川人定要籌還現(xiàn)款,則必借洋債,并將以川省財政收入作抵。此電明示,不許川省股東保本退款,而只允換發(fā)鐵路股票,即政府不但收路,而且奪款。鄧孝可原認為“政府接收路,并非接收款”,至此方知政府款路皆收。王人文收電后,知此電一宣,全省必大亂,于是竟壓下不宣。盛宣懷、端方又徑電川漢鐵路公司駐宜昌總理李稷勛,詢問是否見到“歌電”,李即致電成都總公司索閱,總公司轉(zhuǎn)詢督署。王人文便只得抄示公司,電文公開,全省輿論大嘩。同時,端方、盛宣懷等又迭催王人文派員清查鐵路公司各地帳目,以便接收,查帳員遭拒。
保路運動造成的影響:
1、清朝在四川、陜西、湖南南部的影響衰落。
2、辛亥年武昌起義之后湖北、陜西等地的革命軍在四川幾乎是“兵不血刃,城門自開”,迫使駐守在當?shù)氐那宄倮舨皇潜环褪腔b連夜?jié)撎印?BR>3、民國以后的“國有鐵路計劃”順利在川、陜、湘推動,成為第一個納入國家建設(shè)的地區(qū),后來在八年抗戰(zhàn)的中后期發(fā)揮了極大的作用。
其中又以第二項影響最顯著,第三項的影響對未來發(fā)生的戰(zhàn)爭意義非常重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589169.html
相關(guān)閱讀:歷史材料題的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