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
題。(
9
分)
“
準院士
”
為何淪落為
“
真流氓
”
備受關注的
“
打假斗士
”
方舟子遇襲案告破,某大學教授肖傳國等人被抓獲。據(jù)悉,肖傳國認為方舟子學術
“
打假
”
使他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遂雇兇傷人。
此案將中國學術界的一些弊端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首先是學者的道德底線淪陷。肖傳國將自己的
“
院士夢
”
破碎歸咎于方舟子的
“
污蔑
”
,并在方舟子被打后一再聲稱自己被誣陷,懷疑方舟子
“
報假案
”
炒作自己。一個
“
準院士
”
,面對學術質(zhì)疑且申報
“
院士
”
不成,不是躬身自省,而是雇兇傷人,斯文之掃地,學者道德操守之淪喪可見一斑。
本來,所謂真理越辯越明,學術爭鳴再正常不過,但時下很多學術爭端,都有
“
君子動口又動手
”
的趨勢
——
周老虎事件中,為一張照片真假,專家有人頭擔保之論;安陽曹操墓事件中,為一座墳墓真假,學者有
“
自我了斷
”
之說。學術之爭成了意氣之爭和爭強斗狠,道德倫理安在
?
其次是學術的功利化。方舟子遇襲一事,與其說受傷的是方舟子,不如說
“
受傷
”
的是學術。本來,學術研究最需要實事求是的嚴謹精神,有一分成果說一分話,但結(jié)果呢
?“
成果
”
漫天飛舞,
“
成就
”
遍地皆是。但經(jīng)方舟子這樣秉持科學精神的人士一查,很多所謂的
“
成果
”
、
“
成就
”
,要么是泡沫化的自吹自擂,要么是瞞天過海的造假。這種種學術不端行為,就是學術浮躁和名利化的典型表現(xiàn)。
再者是學術機制的扭曲。此前的肖傳國,已經(jīng)集教授、博導、主
973
首席科學家等頭銜于一身,頭頂光環(huán)閃耀,但為何仍對
“
院士
”
頭銜如此
“
孜孜以求
”
,以至于因方舟子質(zhì)疑落選而勃然大怒、喪失理智
?
為何他不是通過完善
“
肖氏反射弧
”
理論來消除質(zhì)疑.而是企圖再添一個
“
院士
”
頭銜來獲取
“
江湖地位
”?
這是一個靠
“
頭銜
”
發(fā)號施令還是靠學術成果說話的學術界
?
從這個角度看,與其說是錯誤的名利觀念誘導了肖傳國,不如說是重
“
頭銜
”
輕成果的學術體制將肖傳國推向了懸崖。
再者,假如沒有方舟子的質(zhì)疑,肖傳國就極有可能當選。果真如此,我們的學術監(jiān)管體系是不是形同虛設,以至于需要方舟子這樣的民間力量充當
“
學術凈化器
”?
中國科學院院士可謂國內(nèi)科學界的
“
金字塔尖
”
,如果肖傳國這樣的學者能如愿以償?shù)禺斶x,可以想象學術倫理將遭受怎樣的腐蝕和毀壞。幸虧沒有。
(選自
9
月
23
日
8
.下列評說正確的一項是(
)(
3
分)
A
.根據(jù)文意可以判斷題目中引號的作用是表示諷刺或否定。
B
.從
“
這是一個靠
‘
頭銜
’
發(fā)號施令還是靠學術成果說話的學術界
?”
一句中,可以看出作者認為當今學術界是
“
實
”
重于
“
名
”
。
C
.在作者看來,實事求是的嚴謹態(tài)度應該是學術研究的最重要的準則。
D
.從文中可以看出,如果沒有方舟子的打假,肖傳國勢必能當選為科學院院士。
9
.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3
分)
A
.方舟子遇襲不僅因為他學術
“
打假
”
,還因為他誣陷肖傳國,并且
“
報假案
”
炒作自己。
B
.學術浮躁和名利化造成了種種弄虛作假的學術不端行為,在深層意義上也傷害了學術。
C
.錯誤的名利觀念誘導了肖傳國,使他在受到學術質(zhì)疑時喪失理智,從而做出極端行為。
D
.只有更多的方舟子這樣的民間力量充當
“
學術凈化器
”
,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學術倫理免遭侵害。
10
.怎樣對待
“
學術之爭
”?
請結(jié)合文本發(fā)表你的看法(
3
分
)
參考答案:
8
.(
3
分)
C
(
A
引號表示著重指出;
B
從
“
與其說是名利
…
不如說是重頭銜
…”
可見學術界
是
“
名
”
重于
“
實
”
;
D
與最后段表述不一致,只是
“
極有可能
”
。)
9
.(
3
分)
B
(
B
項
“
在深層意義上也傷害了學術
”
,理解正確。
A
項中
“
誣陷肖傳國,并且
‘
報假案
’
炒作自己
”
是肖傳國的說法,不是方舟子遇襲的原因;
C
項與原文
“
與其說是
錯誤的名利觀念誘導了肖傳國,不如說是重
“
頭銜
”
輕成果的學術體制將肖傳國推向了
懸崖
”
句不符;
D
項
“
保障學術倫理免遭侵害
”
更有效的措施應該是完善學術監(jiān)管體系
并切實發(fā)揮作用。)
10
.(
3
分)學術爭鳴正常,要尊重學術倫理,堅持道德操守,不可使學術之爭成為意氣之
爭和爭強斗狠;堅持真理之辯,要實事求是,作風嚴謹;學者要反躬自省,通過完善自
己的成果來消除質(zhì)疑;建立科學的學術體制,完善學術監(jiān)管體系。(答出兩點
1
分,答
出
4
點滿分,意思對即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582986.html
相關閱讀:《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弗蘭克:身在屋檐下,還是不低頭》閱讀答案
《“獨行者”池莉-天生孤僻,善于獨自行走民間》閱讀答案
《設計的日常》閱讀答案
實用類文本閱讀:寫《圍城》的錢鐘書(附答案)
《大匠吳良鏞:讓中國人詩意地棲居》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