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軾始總角入鄉(xiāng)校”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文,完成 17 21 題。 (17 分 ) 慶歷三,軾始總角入鄉(xiāng)校,士有自京師來者,以魯人石守道所作《慶歷圣德詩》示鄉(xiāng)先生。軾從旁竊觀,則能誦習(xí)其詞。問先生以所頌十一人者,何 閱讀下文,完成
17

21
題。
(17

)
慶歷三,軾始總角入鄉(xiāng)校,士有自京師來者,以魯人石守道所作《慶歷圣德詩》示鄉(xiāng)先生。軾從旁竊觀,則能誦習(xí)其詞。問先生以所頌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軾曰:“此天人也耶,則不敢知,若亦人耳,何為其不可?”先生奇軾言,盡以告之。且曰:“韓、范、富、歐陽①,此四人者,人杰也。”時雖未盡了,則已私識之矣。

?
二,始舉進(jìn)士至京師,則范公歿。既葬而墓碑出,讀之至流涕,曰:“吾得其為人,蓋十有五而不一見其面,豈非命也歟?”是歲登第,始見知于歐陽公。因公以識韓、富,皆以國士②待軾,曰:“恨子不識范文正公。”其后三,過許,始識公之仲子今丞相堯夫③。又六,始見其叔彝叟京師。又十一,遂與其季德孺同僚于徐,皆一見如舊,且以公遺稿見屬為敘。又十三,乃克為之。
嗚呼
!
公之功德,蓋不待文而顯;其文,亦不待敘而傳。然不敢辭者,自以八歲知敬愛公,今四十七矣。彼三杰者,皆得從之游,而公獨不識,以為平生之恨。若獲掛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門下士之末,豈非疇昔之愿也哉④
!
(
節(jié)選自蘇軾《范文正公集敘》
)
[注]
①韓、范、富、歐陽:即韓琦、范仲淹、富弼、歐陽修,皆北宋名臣。②國士:國中優(yōu)秀人才。③堯夫:范仲淹有四子,長子純
?
(
字天成
)
、次子純?nèi)?br />(
字堯夫
)
、三子純禮
(
字彝叟
)
、四子純粹
(
字德孺
)
。④疇昔:往昔;從前。
17
.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含義。
(4

)
(1)
則已私識
之矣
(
      
)
   
(2)

子不識范文正公
(
      
)
(3)
且以公遺稿見屬
為敘
(
      
)
 
(4)
乃克
為之
(
      
)
18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2

)
A
.以
魯人石守道所作《慶歷圣德詩》示鄉(xiāng)先生/問先生以
所頌十一人者
B
.軾從旁竊觀,則
能誦習(xí)其詞/時雖未盡了,則
已私識之矣
C
.若亦人耳,何為
其不可/又十三,乃克為

D
.豈
非命也歟/豈
非疇昔之愿也哉
19
.將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白話文。
(6

)
(1)
先生奇軾言,盡以告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是歲登第,始見知于歐陽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第一段寫“私識四杰”,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

)
21
.根據(jù)文意,分析作者“見屬為敘”而“不敢辭”的原因。
(3

)

參考答案與評分標(biāo)準(zhǔn):
17

(1)
識:記住。
(2)
恨:遺憾。
(3)
屬:囑托。
(4)
克:能夠。
(

4

)
18

C(2

)
19

(1)
先生覺得我的言語
(

)
奇特,
(

)

(
他們的情況
)
全都告訴我了。
(3

)

(2)
這一
(

)
考取進(jìn)士,方才被
(
或受
)
歐陽公賞識。
(3

)
20
.點明對范公產(chǎn)生敬意的原由,為下文記述未識范公及受托寫敘之事作鋪墊。
(2

)
21
.要點:(
1
)作者自幼敬愛范公,此情由來已久。
(2)
結(jié)識三杰而獨不識范公,引為平生之憾。
(3)
為范公文集作敘,可自托弟子身份實現(xiàn)結(jié)交范公的夙愿。
(
意思相近即可
)(3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526972.html

相關(guān)閱讀:“徐文中,字用和,宣州人也”閱讀答案
《宜城縣開國伯柳公行狀》閱讀答案及翻譯
閱讀《游攝山棲霞寺記》
《晁迥,字明遠(yuǎn)》閱讀
《趙韓王普為相》閱讀答案及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