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節(jié)選
)
白居易
(仆)家貧多故,二十七方從鄉(xiāng)賦。既第之后,雖專于科試,亦不廢詩。及授校書郎時,已盈三四百首;虺鍪窘挥讶缱阆螺叄娊灾^之工,其實未窺作者之域耳。自登朝來,齒漸長,閱事漸多。每與人言,多詢時務;每讀書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
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時皇帝初即位,宰府有正人,屢降璽書,訪人急病。
仆當此日,擢在翰林,身是諫官,月請諫紙。啟奏之間,有可以救濟人病,裨補時闕,而難于指言者,輒詠歌之,欲稍稍進聞于上。上以廣宸聽,副憂勤;次以酬恩獎,塞言責;下以復吾平生之志。豈圖志未就而悔已生,言未聞而謗已成矣!
微之,夫貴耳賤目,榮古陋今,人之大情也。仆不能遠征古舊,如近歲韋蘇州歌行,才麗之外,頗近興諷。其五言詩又高雅閑淡,自成一家之體。今之秉筆者誰能及之?然當蘇州在時,人亦未甚愛重,必待身后,人始貴之。今仆之詩,人所愛者,悉不過雜律詩與《長恨歌》已下耳。時之所重,仆之所輕。至于諷諭者,意激而言質;閑適者,思澹而辭迂。以質合迂,宜人之不愛也。今所愛者,并世而生,獨足下耳。然百千后,安知復無如足下者出,而知愛我詩哉?故自八九來,與足下小通則以詩相戒,小窮
則以詩相勉,索居則以詩相慰,同處則以詩相娛。知吾罪
吾,率以詩也。
仆常語足下凡人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間妍媸益又自惑必待交友有公鑒無姑息者討論而削奪之然后繁簡當否得其中矣。
況仆與足下,為文尤患其多。己尚病
,況他人乎?今且各纂詩筆,粗為卷第,待與足下相見日,各出所有,終前志焉。又不知相遇是何,相見是何地,溘然而至,則如之何?微之知我心哉!
【注】《與元九書》寫于元和十(
815
),其時作者在江州司馬任上。元九,即元稹,字微之。
10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文章合
為時而著
合:應當,應該。
B.
小窮
則以詩相勉
窮:失意,不得志。
C.
己尚病
,況他人乎
。荷
D.
知吾罪
吾,率以詩也
罪:怪罪,譴責文章。
答案:(
C
)認為是毛病
11
.下列各組詞句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
歌詩合為
事而作
吾屬今為
之虜矣
B.
欲稍稍進聞于
上
青,取之于
藍,而青于藍
C.
以質合迂,宜人之
不愛也
句讀之
不知,惑之不解
D.
與足下小通則以
詩相戒
若稍飾以
樓觀亭榭
答案:(
D
)介詞,用。
A
前者是介詞,表對象,為,替。后者是介詞,表原因,因為。
B
前者為介詞,表被動;后者是介詞,從,自。
C
都是結構助詞,但前者是取消句子獨立性,后者用來提賓,是賓語前置的標志。
12.
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br />
)
A.
仆常語
/
足下凡人
/
為文私于自
/
是不忍
/
于割截或失
/
于繁多其間
/
妍媸益又自
/
惑必待交友
/
有公鑒無姑息者
/
討論而削奪之
/
然后繁簡當否
/
得其中矣。
B.
仆常語足下凡人
/
為文私于自是
/
不忍于割
/
截或失于繁
/
多其間妍媸
/
益又自惑
/
必待交友有公鑒無姑息者
/
討論而削奪之
/
然后繁簡當
/
否得其中矣。
C.
仆常語足下
/
凡人為文
/
私于自是
/
不忍于割截
/
或失于繁多
/
其間妍媸
/
益又自惑
/
必待交友有公鑒無姑息者
/
討論而削奪之
/
然后繁簡當否
/
得其中矣。
D.
仆常語足下
/
凡人為文
/
私于自是
/
不忍于割截
/
或失于繁
/
多其間妍媸
/
益又自惑必待
/
交友有公
/
鑒無姑息者
/
討論而削
/
奪之然后繁簡
/
當否
/
得其中矣。
答案:(
C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491786.html
相關閱讀:“吾鄉(xiāng)呂徽之先生”閱讀答案詳解
《車千秋,本姓田氏》閱讀答案及譯文
“張玉,字世美”閱讀答案
《學貴有恒“勤勉之道無他,在有恒而已”》閱讀
《諫論 蘇洵》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