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是明代杰出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歷時27年編成的一部具有總結(jié)性的藥物學巨著,全書共收1892種藥物,附藥方11000多則,插圖1160幅,對每一種藥物的名稱、性能、用途、制作都作了說明,并且改正了前人關(guān)于藥物的許多錯誤和含混的記錄,它是我國16世紀以前醫(yī)藥學的豐富總結(jié),被譽為“東方醫(yī)學巨典”。
特點:
《本草綱目》體例嚴謹,醫(yī)藥兼?zhèn),重點突出,真正是“博而不繁,詳而有要!
《本草綱目》在藥學上首創(chuàng)最先進的藥物分類方法,建立了本草學的新體系,對明代前的藥物學進行了系統(tǒng)的總結(jié),糾正了歷代本草中藥物名實相異,更正了藥性藥效上存在的錯誤,豐富了中藥學知識。
《本草綱目》雖是一部藥學著作,但就其內(nèi)容而言遠遠超越了藥學范疇,幾乎涉及到古代科學的各個領(lǐng)域。如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等等。
中國的百科全書——《本草綱目》:
1、“本草綱目”之意:
本草:有關(guān)中藥方面的學問;
綱目:藥物分類體系
2、編寫原因:
李時珍之前藥物分類體系錯誤不少、名稱混亂、用藥不當、害人不淺……
3、編寫過程:
① 十年閱讀鑒別(讀萬卷書);
② 親自采藥考察(行萬里路);
③ 深入民間請教;
④ 親自栽培藥物
4、內(nèi)容特點:
① 藥物內(nèi)容豐富:數(shù)量多;增加新品種;配有插圖
② 藥物分類先進:首創(chuàng)按藥物自然屬性逐級分類的綱目體系;
③ 糾正前人很多錯誤;
④ 涉獵多種學科;
⑤ 文學色彩濃厚
5、影響及地位:
① “東方醫(yī)學的巨典”: 集大成之作,被譯成多種文字;
② 達爾文稱之為“中國的百科全書”
③ 其科學性、文學性、實用性,在我國及世界廣泛流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470952.html
相關(guān)閱讀:高中歷史知識點:美德即知識(蘇格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