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懦嗟蓝嘤陰В耗杲邓2000毫米左右,分布在赤道及兩側,全球降水最多地帶,對流雨為主;因為氣溫高,海面廣,形成赤道低氣壓帶,以上升氣流為主。
、聘睙釒儆陰В耗杲邓500毫米以下,分布在副熱帶大陸西岸和內(nèi)陸(也可說在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和內(nèi)陸);因為受副熱帶高氣壓帶空氣,以下沉氣流為主,所以降水少,加上氣溫高,使其蒸發(fā)旺盛,因而蒸發(fā)量大于降水量,形成干旱、半干旱區(qū)的沙漠地區(qū)。此地帶的大陸東岸,受夏季風、臺風等影響,降水豐富。
、菧貛Ф嘤陰В耗杲邓500─1000毫米,降水較多,以鋒面雨、氣旋雨為主;分布于南北緯40°--60°,大陸西岸受西風帶控制,東岸受夏季風影響,降水較多。
、葮O地少雨帶:年降水量300毫米以下,受極地高氣壓帶控制,下沉氣流,降水少?梢哉f是地球絕對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但因氣溫低,蒸發(fā)量小于降水量,所以仍是濕潤地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305056.html
相關閱讀:高中地理知識點: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