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民主專政:
| 最大特點 | 對占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人民實行民主,對極少數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敵對分子實行專政 |
| 本質 | 人民當家作主 |
| 特點 | 人民民主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 |
| 地位 | 是我國的四項基本原則之一,是立國之本,是我國生存和發(fā)展的政治基石 |
| 作用 | 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政治保證。其中,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 |
| 新要求 | 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實行依法治國;強化為社會主義經濟社會建設服務的政府職能;發(fā)展和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改善民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 |
知識點撥:
人民≠公民。
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公民比人民的范圍大,公民包括全體社會成員,而人民不包括依法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和敵對分子。
專政≠專制。
專政是指依靠暴力實行的統(tǒng)治;專制即獨裁,也是一種國家制度,其突出特征是在統(tǒng)治階級內部,權力高度集中在個別人手中,實行個人專斷。
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最大特點和本質:
(1)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最大特點,是對占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人民實行民主,對極少數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敵人實行專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專政的統(tǒng)一。
(2)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我國人民民主的特點及表現:
在我國,人民民主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
(1)人民民主的廣泛性不僅表現在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還表現在民主主體的廣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實性表現在人民當家做主的權利有有制度、物質、法律保障;也表現在廣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實現。
民主和專政的辨證關系:
我國的民主和專政是辨證統(tǒng)一的。
一方面,民主和專政相互區(qū)別、相互對立,民主只適用于人民內部,專政則適用于敵對分子和敵對勢力。
另一方面,民主和專政相輔相成、互為前提。民主是專政的基礎,專政是民主的保證。
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原因:
(1)堅持人民民主專政作為四項基本原則之一,是我國的立國之本,是國家生存和發(fā)展的政治基石。
(2)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政治保證。只有充分發(fā)揚社會主義民主,才能調動人民群眾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只有堅持國家的專政職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
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在新的歷史時期的新要求:
(1)擴大了社會主義民主;
(2)實行依法治國;強化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的政府職能;
(3)發(fā)展和繁榮社會主義文化;
(4)改善民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民主與專政的關系:
在理解和把握民主與專政的關系這個難點時,需要明確以下幾個關系:
(1)民主與專制。這里講的民主是一種國家制度,即民主制。作為國家制度的民主,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從歷史發(fā)展來看,民主的統(tǒng)治形式比專制的統(tǒng)治形式有著巨大的進步,民主是對專制的否定和進步。
(2)民主與專政。在民主制的國家中,民主與專政是對立統(tǒng)一的。但不是對稱的、對等的。任何民主制的國家,都是一定階級的民主與對一定階級的專政的結合,都是民主與專政的統(tǒng)一體。但同時,民主只適用于統(tǒng)治階級內部;專政只適用于被統(tǒng)治者,適用于統(tǒng)治階級的敵人。
(3)被統(tǒng)治階級與敵對分子。社會主義國家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后,統(tǒng)治階級依然存在,但“被統(tǒng)治階級”作為階級已經被消滅。因此,在既存在民主又存在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其專政的對象已經不可能是“被統(tǒng)治階級”。在我國,生產資料私有制社會主義的改造完成以后,剝削階級作為階級已經被消滅,這個時期的階級斗爭主要是廣大人民同極少數破壞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敵對分子和敵對勢力的斗爭。作為政治統(tǒng)治方式和手段的專政,其對象只是極少數破壞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而不是作為階級的“被統(tǒng)治階級”。
相關高中政治知識點:廣泛、真實的民主
人民民主的廣泛性和真實性:
| 表 現 | 內 容 | ||
| 廣泛性 | 人民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 | 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政治自由、監(jiān)督權 | |
| 民主主體具有廣泛性 | 在我國現階段,包括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干部、解放軍指戰(zhàn)員和其他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tǒng)一的愛國者在內的全體人民,都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 | ||
| 真實性 | 保障 | 制度保障 |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
| 法律保障 | 我國至今已制定了有關公民基本權利的法律、法規(guī)1000多件 | ||
| 物質保障 | 公民選舉所需經費均由政府開支;在選舉期間,國家掌握的報刊、電視、廣播等都為選舉活動服務 | ||
|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廣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實現 | |||
知識點撥:
人民民主的特點≠人民民主的現狀
我國人民享有廣泛而真實的民主權利,并不是說人民群眾的權利和利益已經完全充分地實現。由于受經濟、社會條件的制約,人民群眾的權利和利益的實現程度和水平還不平衡,還有差距。
人民民主不具有全民性:
(1)民主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民主總是屬于統(tǒng)治階級。世界上從來沒有抽象的、超階級的民主。 (2)在我國,人民(不是公民)是國家的主人,只有人民才能享有民主。認為人民民主具有全民性的觀點是錯誤的。
國家的本質和根本屬性?我國的國家性質?
(1)從本質上講,國家是經濟上占統(tǒng)治地位的階級進行階級統(tǒng)治統(tǒng)治的工具。階級性是國家的根本屬性
(2)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國家性質和我國的國家性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288465.html
相關閱讀:期末復習指導:如何復習考過的試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