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學生學習指導手冊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


  第一部分  初高中歷史教學的銜接   一、歷史學習內容的差異   在知識選取上:初中主要從宏觀角度入手,兼顧歷史知識的時序性和基礎性;高中則更強調歷史知識的專題性、綜合性。初中課程重中國史,輕世界史;高中中外歷史權重大致相當。初中歷史課程改革著眼破除舊課程繁、難、深、重的知識體系,大量刪減知識點,結果新課程展現(xiàn)出簡單淺顯的特點;高中歷史課改的著眼點放在拓寬知識面、深化知識點上,新課程展現(xiàn)出的特點是分量重、內容深。歷史課程改革使初、高中歷史課程的距離拉大,脫節(jié)。初中歷史課程重政治史,經濟史、思想文化史相對薄弱,高中歷史課標三足鼎立。   在知識的呈現(xiàn)方式上:初中課本是通史框架,而高中歷史教材是分模塊來編排的,分一個一個專題來講,并以中外合編為體系,其特點是內容精煉,跳躍性強,思維層次高,適合探究性教學的開展,但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歷史知識的系統(tǒng)性,不利于學生掌握歷史知識。高中歷史教材的編寫在內容上呈現(xiàn)出容量大、跳躍性強的新特點,所謂容量大,是指新的歷史教材與以往的教材相比,每一課的內容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如以前教材兩課時的內容現(xiàn)在安排到了一個課時里面;所謂跳躍性強,是指教材在編寫的時候,許多的歷史事件之間的銜接不像以往的教材那么緊湊,它打破歷史學科嚴密的知識體系,突破王朝體系,改變編年史體例,從初中通史式的基礎教學發(fā)展到高中中外合編的專題式教學模式。   在知識的深度與廣度上:盡管初中、高中的歷史學習能力要求都包括識記、理解、應用三個層次,但初中主要在于識記、理解,尤其是識記層面;而高中要求則更在于理解和應用層面。這一特點在初中、高中課標內容的要求上更為明顯:初中課本敘述方法比較簡單,語言通俗易懂,直觀性、趣味性強,結論也容易記憶,體現(xiàn)了“淺、少、易”特點。而高中教材敘述比較嚴謹、規(guī)范,抽象思維要求明顯提高,知識難度加大,體現(xiàn)了“起點高、難度大、容量多”特點。初中側重正確計算歷史年代、識別和使用歷史圖表等基本技能、處理歷史信息的能力、陳述歷史問題的表達能力、歷史想象能力、知識遷移能力和在此基礎上形成一定的歸納、分析和判斷的能力;高中除了培養(yǎng)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之外,主要通過對歷史事實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認知活動培養(yǎng)歷史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歷史考查方式的差異   從記憶型到能力型轉變:初中側重對歷史事件、時間、人物和歷史現(xiàn)象本身等基礎知識的考查,記憶顯得更重要;高中則突出考查歷史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側重對歷史現(xiàn)象的前因后果和歷史結論的考查,側重用已知的知識處理未知的問題。記憶雖然重要,但這是為理解、應用服務的。   從陳述型到材料型轉變:初中設問直白,多為陳述性語句,即使選用材料也比較簡單或者是相對熟悉的;高中測引入的大量材料新穎、未知,少有直來直去的題目設問,是要對材料理解才能獲取相關信息。   從單一型到復合型轉變:初中選取材料相對單一,很少在一個題目中出現(xiàn)多種材料,是以簡潔的文字材料為主;高中則大量引入多種材料,一個題目中會同時出現(xiàn)文本、圖表、數(shù)據(jù)、照片等多種材料,情境更加豐富多彩,獲取信息難度加大。   從課內到課外的轉變:初中涉及的考試范圍僅限于教材的相關知識,很少引用課外的史學理論、史料和結論;高中則不拘泥于教材,選取材料隨心所欲,歷史結論多種多樣,課外知識的入選量大,需要有更豐富的歷史知識面。   三、學習環(huán)境的差異   學習強度的差異:高中開設的科目、課堂容量、課后作業(yè)、拓展的正好似、老師的要求都是初中無法比擬的,在基本擺脫了初中“小科”的束縛后,學習任務隨之加重。   競爭氣氛的濃厚:高考就是指揮棒,要想順利過獨木橋,就要拼命學習,壓倒競爭對手。這里的競爭對手不再是一個校際、縣域氛圍的,而是全省氛圍的大比拼,稍有不慎或短暫放松,就有可能被擠下橋去。   學校要求的嚴格:為了成績,學校不再放縱你的自由散漫,明天的活動安排是按分鐘設計的,規(guī)矩多了,違規(guī)處理的力度也大了,頂風而上的后果很嚴重。過程性的檢測經常化、制度化,每一次的階段性分析你的成績在什么位次?都會有一個規(guī)定,達不到這一目標,是要負責任的。   四、學習方式的轉變   被動到主動學習的轉變:初中生依賴性較強,更多的習慣于教師傳授知識,他們普遍養(yǎng)成了“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考試考什么”的學習模式。由于知識簡單,對知識的要求在了解和記憶的層面上的成分比較多,那種“被動記憶”的學習方法在初中歷史的學習中還是很有成效的。但是,高中教材內容多,課時緊,學生要在教師指導下,以自學為主,必須充分發(fā)揮積極性、主動性才能完成學習任務。而有的同學還以老一套的被動學習方法對待高中歷史學習,結果是“學了大量的知識點,雖然背得很熟,但一用起來,就不知從何下手”,還有的同學沒有養(yǎng)成預習的習慣和掌握正確的聽課方法,上課聽不懂,跟不上,窮于埋頭做筆記,不得要領,不能很好的理解知識。高一學生的學習方法在從被動記憶向自主探索轉變過程中出現(xiàn)了拐點,這使得學生在學習歷史時感到深奧難懂。   記憶滿足到理解應用的轉變:初中只要記準、記全、記牢就能應付,高中則必須把記憶的知識轉換為自己的東西,能用、會用這些知識,理解是第一位的,獲取和處理信息是基本的學習能力要求。   背教材到用教材的轉變: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初中時遵從教材、記憶為主。高中則要需要基于教材、跳出教材,教材只是眾多材料中的一種,要用教材教和用教材學,不再唯本。如何從教材各種形式的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是必須掌握的學習手段。   各自為戰(zhàn)到合作學習的轉變:從當前高中的課堂教學模式看,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是主流學習方式,學案的處理、探究問題的解決,都需要積思廣益,談論解決。如何在合作學習中發(fā)揮自己的作用,用什么途徑開展合作學習,是高中學習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   背書找答案到綜合信息組織答案的轉變:高中歷史題目難度增加,不可能直接從教材中得出結論,要用教材知識加深對題目材料中的理解,進而綜合教材知識和材料本身蘊含的信息,得出結論,組織答案。   低強度課堂到高容量課堂的轉變:高中不只是教材的內容含量增加,還要拓展知識,梳理知識知識體系,構建知識聯(lián)系,點撥學習方法,課堂教學容量擴大,教學節(jié)奏加速。如何適應高強度的學習?要緊跟、跟緊,注意力高度集中。   五、教學方式的轉變   教師由保姆到引導者的轉變:初中有老師為你規(guī)劃學習,明確重點學習內容,甚至為你畫出需要記憶的內容,直接提供答案和結論的時候多一些,越俎代庖的時候多一些,老師兼任保姆。但高中一切都靠自己獨立把握,老師更多的是點撥思路和方法引領思維方向,學生要據(jù)此自主學習,老師是一個引路人。   教師由“跑教材”到創(chuàng)設新情境的轉變:初中更多的是順著教材跑一遍,把教材處理好了就基本完成教學要求。高中則要引入新材料、創(chuàng)設新情境、提出新問題,在處理新問題中消化已學知識,新則新矣,學習的要求要提高了。   教師由傳達結果到突出過程性思維的轉變:高中強調的是學生學科思維能力的形成,結論很重要,但得出這些結論的過程更重要。如何在新材料、新情境中獲取信息、發(fā)展思維能力是教學的主流方向。   教師由“我的課堂我做主”到“我的課堂大家做主”的轉變:現(xiàn)在不再提倡“我的課堂我做主”,教師要發(fā)揮引導作用,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引領思考方向,具體結論由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得出,允許不同聲音出現(xiàn),大家都可以做主,但前提是你要言之成理。   六、入學前的精神準備   高考競爭是殘酷的: ①素質教育形勢對高考的沖擊:大量學習時間的浪費,松松垮垮的學習風氣,長出一口氣的教師心態(tài),壓力突減的學校領導。②全省各地市的教學質量比較:從高考看,濰坊、煙臺、臨沂、青島二批本科以上遠遠超過淄博,尤其是一批本科,均有數(shù)倍的差距;從學業(yè)水平測試合格率看,我市的優(yōu)秀率、合格率比上述地市低近2倍;從教學管理看,上述地市常抓不懈,學生照常加班、老師拼命備課、學校領導嚴格檢查。③近幾年我縣進線人數(shù):2005年,二批以上763人,文科199,理科564人,均含往屆學生(一般占總進線人數(shù)的40%左右,據(jù)此,二批以上的理科應屆只有340人左右,無一批數(shù)據(jù))。2006年,一批358人,文科115人,理科243人;二批以上862人,文科274人,理科588人,均含往屆(一般占總進線人數(shù)的40%左右,據(jù)此,一批以上的理科應屆只有140人左右)。2007年,一批358人,文科105人,理科238人;二批以上802人,文科235人,理科567人,均含往屆(一般占總進線人數(shù)的40%左右,據(jù)此,一批以上的理科應屆只有210人左右)。以上三年是淄博市和沂源縣最好的三年。2008年,一批304人(含往屆)。 ④巨大的就業(yè)壓力:一般的本科基本沒有好的就業(yè)崗位,要有更高學歷、更有名望的高等學校做后盾。   學習任務是繁重的: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所有必修、選修課程,要完成學業(yè)水平考試,要在高三前完成新授課學習,要應付十多個學科的學習,要躋身擁擠的高考獨木橋,壓力大,任務重。   奮斗目標是明確的:①長遠目標:進重點大學,努力爭取進名牌重點大學。②階段目標:每個學期都能保證名次的進步,逐步接近名牌高校的分數(shù)線,市內名次要達到理科的前100名。③近期目標:保證全校前80名,爭取進入前50名。   適應環(huán)境是盡快的:1、“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住校后,沒人為你絮絮叨叨,但也沒人為你洗衣服,沒人為你買飯,沒人為你整理床鋪,沒人時刻提醒你,沒人沒人為你干以前就應該是你自己要做的事情,一切都需要你“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2、快節(jié)奏,高效率:①從每天早晨起床,就要快節(jié)奏運作,保證在學校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規(guī)定的當作,如,起床、晚休時間等。②吃飯要快,囫圇吞棗搶時間;洗刷要快,三把兩下洗干凈;“三點”路上要快,快走慢跑不閑聊。   3、適應新的生活環(huán)境:①盡快融入新集體,把自己當作這個“家庭”一分子,盡快認識了解老師、同學;②盡快適應宿舍生活,要有足夠的精神準備忍受苦難;③宿舍的兄弟情意要珍惜,多幫助他人、體諒他人,多為宿舍干些啥;④盡快熟悉住行吃各個環(huán)節(jié),找到快捷鍵;④盡快適應學校的管理,盡量別讓那些家伙扣分;⑤“一課兩操”好好上,在保證沒有危險的情況下加強鍛煉。⑥堅持午休,養(yǎng)成良好習慣。   4、統(tǒng)籌安排課余時間:①早晨必須早起,堅持有一段時間的學習,不能等待起床號;②課外活動要用在學習上,但課外活動正式開始前的10分鐘可以自由活動;③晚飯后從食堂到教室的活動量就不小,繼續(xù)學;④晚自習后,快回宿舍,迅速刷洗,上床即睡,不瞎聊。   5、交往有方、交往有度:①君子之交淡如水,不與某個人或某一些人交往過密,但要保證自己有親和力;②尊敬老師,所有沂源一中的教職員工都是你的老師,不只是教你的那一些;③與女同學的交往只限于探討學習問題;④與原先小學、初中的同學可以保持聯(lián)系,但盡量不超過與你同班同學的聯(lián)系;⑤不參加任何以慶祝、聚會等名目的小團體聚會。   吃苦精神是必須的:①堅定一個信念--我能行,是有斗志而不是自滿狂妄。②有好的競技狀態(tài),時刻繃緊弦,高一就是高三,就是沖刺,任何時候的松勁都會導致滿盤皆輸。③咬牙,頂住,吃苦是提高成績的前提,要咬牙完成所有的學習任務,把老師的要求落實到位,把自己的弱科堅決消滅。④時間保證,要利用可以利用的每一點時間,把散落的一點一滴的時間集合起來就是很多的時間;要保證單位時間的利用效率,課上、課下均如此;用好大量的課余時間,如早起、課外活動、周末、吃飯時間、假期等。   七、學習方法   1、學習方式的轉變:①由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要自己決定去學習什么、如何學習,而不是老師要求去學習什么。②學習內容變化,學習方法也要隨之變化,高中內容更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和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③考試內容的變化,初中重基礎,高中重能力,高中的考試重在考查用已有知識處理給你的問題,不是單純靠背書就能解決問題。④自學的方法很重要,必須聽從老師,但要有自己的計劃、有自己的取舍、有自己的方法。   2、自主學習的問題:①時間的統(tǒng)籌安排:一天、一周、一個月時間怎么合理安排?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能被動跟從老師,學會合理分配學科學習時間,要算單位時間的產出效益。②自制力:無限多的自主學習時間都是你做主,學習抑或玩鬧?高度集中精力抑或開小差?③不恥下問:④遵守紀律:   3、學習各環(huán)節(jié)的基本要求:要把每天的學習固定化、程序化。①預習很重要:要瀏覽教材,學案是拐杖;要基本完成學案,無論是知識填寫還是題目,不應付;要分清你懂得和不懂得的東西,決定課堂上特別留心的東西。②課堂聽講是關鍵:要準備好每一節(jié)課需要的各種材料,包括教材、學案、基礎訓練、筆記本,以及其他與本節(jié)課有關的材料;要時刻緊跟老師,不自以為是,放棄自以為自己已經掌握的東西;要完善學案,把預習中不會的補全;要有課堂筆記,不是只記錄老師在黑板上寫的東西,既要記錄老師的言論,也要記錄自己的感悟,不求整潔好看但求有用;積極發(fā)言,暴露自己的思維過程,讓老師同學評判,在老師同學的詰問中提高水平;精力高度集中,任何時候也不開小差;要聽好老師的每一句話,要提出老師的言下之意,聽好同學的每一次發(fā)言,發(fā)現(xiàn)同學的要點和不足;要與其他同學合作,尊重他人、重視他人。③課下要梳理:每節(jié)課都要有一個總結梳理的過程,不一定是書面的,但一定要思考;要徹底完成學案,保證凡是學案中的東西都是你永遠不會忘記的東西;要自己檢查作業(yè);要有“大作業(yè)”的思想,有老師的法定作業(yè),也有為提高成績必須要加練的自我作業(yè);看書是作業(yè),聯(lián)系是作業(yè),老師同學交流也是作業(yè)。   4、反思是為了更好的提高:要逐節(jié)、逐日、逐周、逐月總結所學,反思每個時段的學習任務完成情況,總結出經驗教訓,保證不在下一個時段中犯同樣的錯誤;要建立好題本、錯題本,不斷翻看;積累材料,如學案、試卷、作業(yè)等,不要用過拋棄;記日記,記錄自己的成長歷程;與老師、同學交流探討,請他們給自己找問題;與老子交流,每周回家要匯報在學校的情況,自己的得意處和失意處、自己的喜悅和困惑。   5、學科的自我平衡:①學業(yè)水平測試重要,根據(jù)省教育廳的要求,從2008級開始一個執(zhí)行素質教育,對學業(yè)水平測試的成績會有利用,要保證盡量多的“A”,起碼保證7個“A”(語、數(shù)、外、物理、化學、信息技術),努力爭取政史地的等級層次,絕對不能出現(xiàn)“D”;②不“任學科為親”,也不“任人為親”,要從總成績提高的角度出發(fā)合理分配精力,絕不能出現(xiàn)因為討厭某個老師就放棄某個學科的現(xiàn)象;③不做沒有用處的重復作業(yè),要有自我判斷能力,對無用的作業(yè)可以應付,但別讓老師看出來;④對自己愛好的學科可以加大力氣,但不能以損害其他學科為代價;⑤要用好非高考學科的課堂時間,學業(yè)水平測試的學科不必課下用時間,但必須保證課堂的利用率。   6、合作:①與老師合作,課上的提問、課下的詢問,都要聽從老師的召喚。②與同學的合作,小組學習中要積極發(fā)言,要搶難的問題自己處理,把容易得到的成就感讓給同學;要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同學,不要盛氣凌人,要低調;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要多與學習好的同學接觸;對學習好與壞的同學在態(tài)度上要一視同仁,不要對人有輕慢之心。
首頁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末頁共9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282863.html

相關閱讀:高中歷史知識點:光榮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