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驗目的:
(1)學會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與復原的方法。
(2)了解植物細胞發(fā)生滲透作用的原理。
二、實驗原理:
1、原生質層的伸縮性比細胞壁的伸縮性大。
2、當外界溶液濃度大于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失水,原生質層收縮進而質壁分離。
3、當細胞液濃度大于外界溶液濃度時,細胞滲透吸水,使質壁分離復原。
三、實驗步驟:

四、實驗現(xiàn)象
知識點撥:
1、實驗注意問題:
(1)蓋蓋玻片應讓蓋玻片的一側先觸及載玻片,然后輕輕放平。防止裝片產(chǎn)生氣泡。
(2)液泡含花青素,所以液泡呈紫色。
(3)先觀察正常細胞與后面的“質壁分離”起對照作用。
(4)蔗糖溶液濃度大于細胞液濃度,細胞通過滲透作用失水,細胞壁伸縮性小原生質層的伸縮性大,液泡和原生質層不斷收縮,所以發(fā)生質壁分離。為了使細胞完全浸入蔗糖溶液中。否則,細胞嚴重失水死亡,看不到質壁分離的復原。
(5)發(fā)生質壁分離的裝片,不能久置,要馬上滴加清水,使其復原。重復幾次。細胞液的濃度高于外界溶液,細胞通過滲透作用吸水,所以發(fā)生質壁分離復原現(xiàn)象。因為細胞失水過久,也會死亡。為了使細胞完全浸入清水中。
2、質壁分離復原需要將發(fā)生質壁分離的植物細胞再置于低濃度的溶液或清水中,但如果所用外界溶液為葡萄糖、KNO,、NaCI、尿素、乙二醇等,質壁分離后因細胞主動或被動吸牧溶質微粒而使細胞液濃度增大,植物細胞會吸水引起質壁分離后的自動復原。
3、植物細胞發(fā)生質壁分離后,在原生質層和細胞壁之間充斥的液體為外界溶液(如蔗糖溶液)。
4、質壁分離過程中,外界溶液濃度大于細胞液濃度,質壁分離程度越大,植物細胞吸水能力越強;質壁分離復原過程中,外界溶液濃度小于細胞液濃度。
5、原核生物不會發(fā)生質壁分離,這要從兩方面考慮!百|壁分離”的內因:要有細胞壁、大液泡和一定的細胞液濃度;“質壁分離”的外因:外界溶液的濃度>細胞液的濃度。相當多的“原核生物”雖然有細胞壁,但通常無大液泡。
知識拓展:

3、細胞發(fā)生質壁分離的判斷與應用
在判斷細胞是否發(fā)生質壁分離及其復原時有如下規(guī)律
(l)從細胞角度分析
①死細胞、動物細胞、原核細胞及未成熟的植物細胞不發(fā)生質壁分離現(xiàn)象。

②具中央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細胞才可發(fā)生質壁分離現(xiàn)象。
(2)從溶液角度分析
①在一定濃度(溶質不能穿膜)的溶液中細胞只會發(fā)生質壁分離現(xiàn)象,不能自動復原。
②在一定濃度(溶質可穿膜)的溶液中細胞先發(fā)生質壁分離后自動復原,如甘油、尿素、乙醇、KN03等。 ③在高濃度溶液中細胞可發(fā)生質壁分離現(xiàn)象,但不會發(fā)生質壁分離復原。
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270908.html
相關閱讀:高中生物知識點:現(xiàn)代生物技術在育種上的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