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文學常識:臨川派特點及代表人物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本文主要結(jié)合歷年高考語文試題,為考生準備了高考語文文學常識——各文學流派特點及代表詩人,這是可能在高考語文考題中出現(xiàn)的內(nèi)容,同時,準確理解各個文學流派的內(nèi)涵特點,也能有助于通過時間段、流派來進行古詩文分析,答好語文答題。

臨川派

臨川派是明代戲曲文學流派。也稱“玉茗堂派”。其領(lǐng)袖人物是湯顯祖。因湯顯祖的祖籍是臨川(今江西撫州),時人稱他為湯臨川,湯顯祖的戲曲作品總名“玉茗堂四夢”,“臨川派”和“玉茗堂派”因而得名。

湯顯祖的戲曲理論強調(diào)創(chuàng)作不應受形式、格律的拘束,強調(diào)作家的才情,倡導以自我為中心的神情合至論,特別重視個人的感情作用,以感情說反對道學家的性理說湯顯祖與沈?等人曾在創(chuàng)作主張上有過長時間的爭論和辯難。湯顯祖強調(diào)“曲意”,主張“意趣說”,反對吳江作家“按字模聲”、“寧協(xié)律而不工”的主張 ,“臨川四夢”(即“玉茗堂四夢”)就是這些理論的實踐。

吳江派和臨川派各有所長,所以在明清之際,出現(xiàn)了吳江、臨川兩派合流的趨勢。兩派的爭論,對明清傳奇戲曲的鼎盛,對于李玉、李漁、孔尚任等大家的出現(xiàn),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208549.html

相關(guān)閱讀:《勸學》課文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