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簡介--蘇洵(部分作品)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


有驥在野

有驥在野,百過不呻。子不我良,豈無他人?{我于廄,乃不我駕。遇我不終,不如在野。禿毛于霜,寄肉于狼。寧彼我傷,人不我顧?無子我忘。

有觸者犢

有觸者犢,再?不卻。為子已觸,安所置角?天實畀我,子欲已我。惡我所為,盍奪我有?子欲不觸,盍索之笠?

朝日載升

朝日載升,薨薨伊氓。于室有績,于野有耕。于途有商,于邊有征。天生斯民,相養(yǎng)以寧。嗟我何為?踽踽無營。初孰與我,今孰主我?我將往問,安所處我?

我客至止

我客至止,我迎于門。來升我堂,來飲我尊。羞鱉不時,詈我不勤。求我何多,請辭不能?椭^主人:唯子我然。求子之多,責子之深,期子于賢。

顏書四十韻

任君北方來,手出《?州碑》。為是魯公寫,遺我我不辭。魯公實豪杰,慷慨忠義姿。憶在天寶末,變起漁陽師。猛士不敢當,儒生橫義旗。感激數十郡,連衡斗羌夷。新造勢尚弱,胡馬力未衰。用兵竟不勝,嘆息真數奇。杲兄死常山,烈士淚滿頤。魯公不死敵,天下皆熙熙。奈何不愛死,再使踏鯨鰭?公固不畏死,吾實悲當時。緬邈念高誼,惜哉我生遲。近日見異說,不知作者誰。云公本不死,此事亦已奇!椿蛟乒狻km見殺,而實不死!荡蟮痔煜滦模巳藢俟。加以不死狀,慰此苦嘆悲。我欲哭公墓,莽莽不可知。愛其平生跡,往往或孑遺。此字出公手,一見減嘆咨。使公不善書,筆墨紛訛癡。思其平生事,豈忍棄路岐?況此字頗怪,堂堂偉形儀。駿極有深穩(wěn),骨老成支離。點畫乃應和,關連不相違。有如一人身,鼻口耳目眉。彼此異狀貌,各自相結維。離離天上星,分如不相持。左右自綴會,或作斗與箕。骨嚴體端重,安置無欹危。篆鼎兀大腹,高屋無弱楣。古器合尺度,法物應矩規(guī)。想其始下筆,莊重不自卑。虞柳豈不好,結束煩?羈。筆法未離俗,庸手尚敢窺。自我見此字,得紙無所施。一車會百木,斤斧所易為。團團彼明月,欲畫形終非。誰知忠義心,余力尚及斯。因此數幅紙,使我重嘆嘻。

歐陽永叔白兔

飛鷹搏平原,禽獸亂衰草。蒼茫就擒執(zhí),顛倒莫能保。白兔不忍殺,嘆息愛其老。獨生遂長拘,野性始驚矯。貴人識筠籠,馴擾漸可抱。誰知山林寬,穴處頗自好。高飚動槁葉,群竄跡如掃。異質不自藏,照野明??。獵夫指之笑,自匿苦不早。何當騎蟾蜍,靈杵手自搗。

六國論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蛟唬毫鶉,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點擊返回:

(目錄)

專題推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180148.html

相關閱讀:2012年高考文言文知識歸納—《蘇武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