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出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我們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學習。小編準備了歷史人物:遠去的印第安人,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天地萬物中,人是精靈。千百年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周而復始自然循環(huán)。有這樣的一群人,正在慢慢的淡出自然,淡出現代社會,他們就是印第安人。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經過兩個多月的航行,橫跨大西洋,登上了北美洲巴哈馬群島中的一個小島。耐人尋味的是,哥倫布到死都認為自己到達了東方的印度,也正是哥倫布的錯誤認識,給了當地居民一個錯誤的名字“Indians”,音譯即“印第安人”。自從有了這個錯誤的名字,也開始了這個古老人群艱辛而又復雜的錯誤命運。
保守地講,早在10000年前,印第安人已經生來到了美洲。在以后的幾千年中,他們發(fā)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形成了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印加文明。這三種文明交映成輝,是人類文明的三朵奇葩。當你悠閑地吸著香煙或者在肯德基品嘗美味的薯片時,也許你從來不會想到這些和印第安人有什么關系。而事實卻是,印第安人培育了:煙草、南瓜、馬鈴薯、西紅柿、花生、可可豆、以及多種豆類等100多種植物。特別是玉米和馬鈴薯,這兩種能適應多種環(huán)境并且產量可觀的作物,為解決人類饑餓和糧食問題,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印第安人寧靜的生活,在西班牙人到來以后被破壞。1492年墨西哥的人口有2500萬,到1608年,已縮減到100萬左右。當然他們不是死于西班牙殖民者的屠刀之下,這些遠道而來的歐洲人除了火槍,還帶了了天花、鼠疫、流感……對印第安人而言這無疑是一場空前的浩劫。再加上殖民者的火槍、火炮,印第安人和他們的文明,除了他們培育的植物以外,很快就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幸存下來的印第安人也不幸運,他們大多被迫離開自己祖輩居住的土地。美國加利福尼亞的伍德蘭市東北部地區(qū),是一個印第安人的遷居點。在這塊土地上,沒有警察,沒有法官,沒有陪審團,更沒有什么法庭和監(jiān)獄。他們都自覺的遵守著約定成俗的習俗,嚴格的約束著自己的行動。如果有人違背了其中的習俗,他們所有的人都為他深感羞恥。這個人就會被驅逐出他們的生活的社會,直到他用自己的行動贖清自己的罪責,直到所有人都認為他已經改邪歸正為止。這在其他人群的社會里,是不堪設想的。每個人都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自己生活在一個這樣的社會,會是一種怎么樣的情景。這樣的社會在印第安人那里也在悄然的發(fā)生著變化,如今的印第安人居住區(qū)里,居住著的多是老人和孩子。年輕一代的印第安人也涌入了精彩的大都市之中。在享受另一種文明的時候,他們也在遵守著另一種規(guī)則,開始了另一種全新的生活。這同在地球的任何一個角落了里發(fā)生的城市化故事沒有任何區(qū)別。
住在鋼筋水泥澆筑的房子了,享受著各種先進的技術成果,確實得到了很多很多。但是,我們更應該反思正在悄悄失去的。這種以技術為核心的工業(yè)文明,從1766年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紡紗機開始,至今也不過兩百多年。這兩百來人類生活確實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變化的背后是更多的不可逆轉的改變。資源一天一天的走向枯竭;環(huán)境越來越惡劣;地球上的物種以驚人的速度滅絕。這在過去的幾千年里是沒有也不可能發(fā)生,過去人類和自然一直是一種平衡的狀態(tài)。這種平衡現在已經被打破,將來會怎么樣我們誰也難以預料。人類現在還沉浸在技術帶來的現代生活之中。以不過兩百年的工業(yè)文明去否定過去幾千年的農耕文明,人類的認識是否過于短淺尚不得而知。生活在工業(yè)文明里的人們生活的真的快樂幸福嗎?相信在每一個人的心底都有一個自己的答案。
文明應該是多樣性、多元化的。古代世界各種文明各領風騷、交相輝映,各種文明求同存異、共同發(fā)展,共同鑄就了人類文明的輝煌。到了近代,在各種文明的碰撞中,所謂的“先進文明”戰(zhàn)勝了“落后文明”,F在,印第安人漸行漸遠,留給我們的更多的是他們的背影。這正在消失的,不僅僅是一群人,也是一種文明。也許有一天,我們會懷念他們,就像懷念曾經的碧水藍天。
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歷史人物:遠去的印第安人就先到這里,希望大家學習的時候每天都有進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143639.html
相關閱讀:高中歷史必修之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