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紹,字子卿,濟州金鄉(xiāng)人,從上黨張播學”閱讀答案(附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題。 馬紹,字子卿,濟州金鄉(xiāng)人,從上黨張播學。丞相安童入侍世祖,奏言宜得儒士講論經(jīng)史,以資見聞。平章政事張啟元以紹應詔,授左右司都事。出知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題。
馬紹,字子卿,濟州金鄉(xiāng)人,從上黨張播學。丞相安童入侍世祖,奏言宜得儒士講論經(jīng)史,以資見聞。平章政事張啟元以紹應詔,授左右司都事。出知單州,民刻石頌德。至元十,僉山東東西道提刑按察司事。益都寧海饑,紹發(fā)粟賑之。
十九,詔割隆興為東宮分地,皇太子選署總管,召至京師,為刑部尚書。萬億庫吏盜絨四兩,時相欲置之重典,紹言:“
物情俱輕,宜從貸減。”
乃決杖釋之。河間李移住妄言惑眾,謀為不軌,紹被檄按問,所全活幾百人。二十四,分立尚書省,擢拜參知政事,賜中統(tǒng)鈔五千緡。時更印至元鈔,前信州三務提舉杜?言至元鈔公私非便。平章政事桑哥怒曰:“
杜?何人,敢沮(jǔ
,阻止)吾鈔法耶!”
欲當以重罪。紹從容言曰:“
國家導人使言,言可采,用之;不可采,亦不之罪。今重罪之,豈不與詔書違戾乎?”
?得免。拜尚書左丞。親王戍邊,其士卒有過支廩米者,有司以聞,帝欲究問加罪。紹言:“
方邊庭用兵,罪之,懼失將士心。所支逾數(shù)者,當嗣之數(shù)可也。”
制可。
宗親海都作亂,其民來歸者七十余萬,散居云、朔間。桑哥議徙之內(nèi)地就食,紹持不可。桑哥怒曰:“
馬左丞愛惜漢人,欲令餒死此輩耶?”
紹徐曰:“
南土地燠(yù
,燥熱),北人居之,慮生疾疫。若恐餒死,曷若計口給羊馬之資,俾還本土,則未歸者孰不欣慕。言有異同,丞相何以怒為?宜取圣裁。”
乃如紹言以聞,帝曰:“
馬秀才所言是也。”
桑哥集諸路總管三十人,導之入見,欲以趣辦財賦之多寡為殿最。帝曰:“
財賦辦集,非民力困竭必不能。然朕之府軍,豈少此哉!”
紹退至省,追錄圣訓,付太史書之。議增鹽課,紹獨力爭山東課不可增。議增賦,紹曰:“
茍不節(jié)浮費,雖重斂數(shù)倍,亦不足也。
事遂寢。都城種苜蓿地,分給居民,權(quán)勢因取為己有,以一區(qū)授紹,紹獨不取。桑哥欲奏請賜紹,紹辭曰:“
紹以非才居政府,恒憂不能塞責,詎敢徼非分之福,以速罪戾!”
桑哥敗,跡其所嘗行賂者,索其籍閱之,獨無紹名。桑哥既敗,乃曰:“
使吾早信馬左丞之言,必不至今日之禍。”
帝曰:“
馬左丞忠潔可尚,其復舊職。”
尚書省罷,改中書左丞,居再歲,移疾還家。元貞元,遷中書右丞,行江浙省事。大德三,移河南省。明卒。有詩文數(shù)百篇。
(《元史·
卷一百七十三》,原文有刪節(jié))
4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物情俱輕,宜從貸減     貸:饒恕,寬恕
B
.豈不與詔書違戾乎      戾:違背,違反
C
.跡其所嘗行賂者       跡:捉拿,擒獲
D
.馬左丞忠潔可尚       尚:尊敬,仰慕
5
.下列句子編為四組,全部屬于表現(xiàn)馬紹寬厚愛人的一項是( )

益都寧海饑,紹發(fā)粟賑之 、
物情俱輕,宜從貸減

追錄圣訓,付太史書之   ④
紹獨力爭山東課不可增

以一區(qū)授紹,紹獨不取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②③⑤ D
. ②④⑤
6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元世祖時的丞相安童建議,朝廷應選用儒士講解經(jīng)史,以便增加見聞。在這樣的時機下,馬紹被張啟元舉薦,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B
.馬紹任參知政事期間,原信州三務提舉杜?因談論改印至元鈔的弊端而惹怒了平章政事桑哥,馬紹從容地為杜?辯解,使他免于重罰。
C
.海都叛亂時,桑哥建議將那些逃回的漢人安置到內(nèi)地;馬紹則認為不如按人口資助他們一些購買牲畜的錢,使他們回歸故土;实圪澩R紹的意見。
D
.馬紹面對權(quán)重勢大的桑哥也敢于據(jù)理力爭,表現(xiàn)出剛正不阿的性格。桑哥倒臺后的一番懺悔之言,更是從另一角度對馬紹忠正廉明品格的褒揚。
7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0
分)
(1
)河間李移住妄言惑眾,謀為不軌,紹被檄按問,所全活幾百人。(3
分)
(2
)國家導人使言,言可采,用之;不可采,亦不之罪。(4
分)
(3
)茍不節(jié)浮費,雖重斂數(shù)倍,亦不足也。(3
分)
參考答案:
4
.C
(跡:追查,追尋查找)
5
.B
(③
表明馬紹秉公勤政,⑤
表明馬紹廉潔奉公,嚴以自律)
6
.C
(海都叛亂時,逃出來的應是蒙古人,而不是漢人。)
7.
(1
)河間人李移住造謠惑眾,圖謀不軌,馬紹奉命調(diào)查審問,被保全救活的有幾百人。(3
分。注意“
被檄”“
按問”“
全”“
活”
等詞的翻譯)
(2
)朝廷引導人讓人提意見,意見可以采納,就采用;不可采納,也不責罰提意見的人。(4
分。注意“
導”“
采”“
罪”
的翻譯,別“
亦不之罪”
是個賓語前置句)
(3
)如果不節(jié)制不必要的開支,即使把賦稅加重幾倍,也不夠用。(3
分。注意“
茍”“
浮費”“
雖”“
斂”
等詞的翻譯)
【參考譯文】
馬紹,字子卿,濟州金鄉(xiāng)人,跟隨上黨張播求學。丞相安童進宮侍候世祖,上奏說應選儒士講談經(jīng)史,來幫助擴大見聞。平章政事張啟元以馬紹來響應詔命,授于馬紹左右司都事 職務。馬紹出任單州知州,百姓刻石碑歌頌他的政德。至元十,升任山東東西道提刑按察司僉事。益都寧海饑荒,馬紹發(fā)放糧食賑濟饑民。
至元十九,皇上詔命劃隆興為太子封地,皇太子選拔總管,馬紹受召到京城,任刑部尚書。萬億庫官員偷了四兩絨,當時丞相想處以重法,馬紹說:“
偷的東西和案情都輕,應當從寬處罰。”
于是判杖刑釋放了犯人。河間李移住造謠惑眾,圖謀不軌,馬紹奉命查處,被保全救活的有幾百人。二十四,分設尚書省,提升參知政事,賜給中統(tǒng)鈔五千?。當時改印至元鈔,前任信州三務提舉杜?說:“
至元鈔對公家私人不方便。”
平章政事桑哥發(fā)怒說:“
杜?是什么人,竟敢詆毀我的鈔法呀!”
想判處他重罪。馬紹不慌不忙勸道:“
朝廷引導人讓人提意見,意見可以采納,就采用;不可采納,也不責罰提意見的人。假如重罰提意見的人,難道不和詔書違背么?杜?得以免罪。拜任尚書左丞。親王戍守邊疆,他的士兵有透支國庫糧食的,主管部門報告皇上,皇上要追究問罪。馬紹說:“
正是邊疆用兵的時候,責罰他們,怕失去將士的心。所透支的糧食數(shù)量,算來的糧數(shù)就行了。”
皇上應允了。
宗親海部作亂,他轄下百姓前來歸附的七十多萬人,散居云、朔之間。桑哥建議遷難民到內(nèi)地生活,馬紹認為不行。桑哥發(fā)怒說:“
馬左丞愛惜漢人,要使這些人餓死么?”
馬紹溫和地說:“
南方土地燥熱,北方人住在那兒,怕要生病。如果怕他們餓死,何不按人數(shù)供給羊馬等生活資料,使他們回故鄉(xiāng),那么,不回去的人誰不羨慕!觀點有不同之處,丞相憑什么發(fā)怒?可聽皇上裁決。”
于是照馬紹的提議把這件事報告皇上,皇上說:“
馬秀才提的建議對。”
桑哥召集各路總管三十人,引他們上朝見皇上,想以催收賦稅的多少來考定政績高下。皇上說:“
賦稅收齊了不把百姓財力榨盡一定不能做到。但朕的倉庫軍隊,難道少這些么!”
馬紹退朝到尚書省,追記皇上的訓示,交太史寫下來。有人建議增加鹽稅,馬紹說:“
如果不節(jié)制不必要的開支,即使把賦稅加重幾倍,也不夠用。”
事情最后擱下了。京城種苜蓿的地,他給居民,有權(quán)勢的人乘機據(jù)為己有,把一塊給馬紹,馬紹獨獨不接受。桑哥想上奏請求把這塊地賜給馬紹,馬紹推辭說:“
我沒有才能在官府做事,常擔心不能盡職盡責,怎敢希求分外的福分,而招致罪過!”
桑哥垮臺,追查他曾行賄賂的人,找到他的帳本看,獨獨沒有馬紹的名字。桑哥垮臺后才說:“
假如我早聽馬左丞的話,一定不會有今天的禍。”
皇上說:“
馬左丞忠誠廉潔令人尊重,讓他官復原職。”
尚書省廢除,改作中書左丞,過了兩,上書稱病回家。元貞元,升中書右丞,兼江浙行省職務。大德三,改任河南省。第二去世。有詩文幾百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1338573.html

相關閱讀:《潘將軍失珠》閱讀答案及翻譯
“崔浩,字伯淵,清河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
“御史大夫韓安國者,梁成安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
《冷泉亭記》閱讀答案附翻譯
《崔浩字伯深》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