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問題教學法應用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地理學科是高中生必須要學習和掌握的一門知識。在學習地理過程中,學生應該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積極探索和掌握地理知識,而非被動接受。但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卻常常忽略這一點,教師在課堂中處于主體地位,對學生進行一味的講解和灌輸,致使學生失去學習探索的積極性。因此,問題教學法被引入到了地理教學中。通過有效的問題設計、合理的問題情境構建、組織小組探討分析問題、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等多種方法的運用,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法,積極探討研究,構建知識體系,高效掌握高中地理教學內容。

問題是一切學習的根源,只有通過問題的提出,才能促使人去思考、探究,才能解決疑惑,獲得新知。學習的過程也是解決問題的過程。高中地理的教學內容涉及的范圍比較廣,教學知識也更加復雜深入,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僅依靠教師的講解和分析并不能完全地使學生掌握牢固,反而容易讓學生產生枯燥厭煩的心理,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效運用問題教學法,讓學生通過問題去了解地理知識,構建知識體系,掌握教材內容。通過問題教學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法,由被動接受到主動探究,有力地推進高中地理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精心設計預習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課程教學之前,教師首先要對教材做到精準理解和把握,明確教學目標,透徹教學內容,在此基礎上依據(jù)學生學習情況精心設計預習題目,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鍛煉其學習能力。編設的預習題目一定要精準明確,既要體現(xiàn)出課程教學目標,展現(xiàn)知識體系,又要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積極預習探討。例如:在學習《荒漠化的防治》這一章節(jié)時,教師可以依據(jù)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編設以下幾個問題:“什么是荒漠化?荒漠化的主要表現(xiàn)及對全球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有哪些?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包括什么?荒漠化形成的人為因素又包括什么?荒漠化防治的對策和措施有哪些?”讓學生根據(jù)這些問題進行課文的預習和了解,將使其初步掌握荒漠化的相關知識,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系統(tǒng)做到基本構建,使其預習更加有目的、有成效。

二、構建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究興趣

構建問題情境,提出有吸引力的問題是應用問題教學法的一種有效手段。在以往的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都是直接拋出問題,讓學生合作解決,這樣會出現(xiàn)一些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學生對于解決問題沒有足夠的興趣和欲望,探究思考也不會太深入,致使提問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因此,通過構建問題情境,有技巧地提出吸引力的問題,對于問題教學法的應用非常重要。教師可以依據(jù)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學習興趣點,設計出對話、角色扮演、話題討論等不同的教學情境,并以此提出有效性問題。讓學生在情境的體驗和感受下了解問題,產生興趣和欲望,積極探討研究,解答疑惑。從而提高問題教學的成效性,促進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效率提升。例如:在學習《地球的圈層結構》這一章節(jié)時,教師在課程開始時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問題情境:“教師在講堂上放一個四面封閉的黑色盒子,詢問學生運用什么方法可以探知盒子里裝的東西是什么?學生發(fā)表意見可以鉆個洞看看、搖搖聽聽又或者用x光透射。接著教師再提問如果地球就是這樣一個盒子的話,又該通過哪種方法獲知地球內部的信息呢?讓學生探討這個話題,學生可能會回答通過鉆探技術、遙感技術或者火山噴發(fā)的物質等來了解。最后教師可以告訴學生鉆井探究目前最多只能鉆3000米,而遙感感知的深度也很有限,目前唯一的辦法只能通過地震波間接地推知地球內部的物質狀況。那么什么又是地震波呢?具有哪些特點呢?”通過這樣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情境構建,提出有吸引力的問題,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對課程展開自主的探討學習,提升本節(jié)課程的學習效率。

三、合理分配小組,探討分析問題

小組合作探討分析問題也是實施問題教學法的一種重要方法。高中地理教學中有些內容相對比較復雜深入,僅依靠學生個人的思考探究是很難掌握的。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思維想法都是獨特的,不同的思維碰撞可以使思想得到升華,創(chuàng)造出更有價值的想法。而對于地理教學中需要合作探究的問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合理分組,使組內成員各有所長,互動溝通,發(fā)表不同意的意見和觀點,對問題展開深入的分析和探討,最后得出結論,解決問題。

四、培養(yǎng)學生提問意識,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由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和束縛,高中生對于教師教學產生依賴性,缺乏獨立自主的學習探究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性。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對新型人才的要求也不斷提高。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提問的意識,讓其感受到問題的重要性。只有不斷地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在學習過程中更加有成就感,才能真正地發(fā)揮其主體作用,實現(xiàn)高中地理整體教學水平的有效提升。總之,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與學生都應重視問題教學法的運用。在課程進行前,精心編設預習題目,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在課程講解過程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究興趣;針對復雜深入的知識內容,合理分配小組探討解決;在學生教學方面,培養(yǎng)學生提問意識,發(fā)揮其課堂主體作用。以上四點是本人依據(jù)多年教學經(jīng)驗提出的個人建議。希望在教學中不斷的實施優(yōu)化、改進提升,實現(xiàn)問題教學的有效應用,提高高中地理的整體教學水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1211036.html

相關閱讀:高三地理答題模板 高考怎樣提高地理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