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歷史單選題答題技巧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


【摘要】2013年高考歷史答題技巧:編輯了下面的文章,內容包括歷史選擇題的審題方法,解題方法,并通過典型例題進分析等。希望在最后的幾天里能對考生應戰(zhàn)高考起到作用。

2013年高考歷史單選題答題技巧

(一)審題方法

第一,明確題目結構中答題項、主干語和條件限定語。答題項是指答案包括的內容和項目,主干語是選項論述的直接對象,條件限定語是對回答內容的各方面限定,包括時間、地點、空間、人物、設問角度。

如,“英屬北美13個殖民地的抗英斗爭,到18世紀末轉變?yōu)槁摵弦恢碌拿绹毩?zhàn)爭。出現這一轉變主要是由于:

A.英國壓迫加劇,北美人民反英意識增強

B.北部幾個殖民地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fā)展

C.各殖民地間初步形成了統(tǒng)一市場

D.統(tǒng)一的美利堅民族開始形成

其中出現”原因”是答題項,主干語是指“轉變”(即由分散的抗英斗爭到聯合一致的獨立戰(zhàn)爭),限定語有時間(17世紀到18世紀末)、地點(北美)、特點(分聯合一致)。

第二,搞清時空范圍。根據限定語,特別要注意提取隱性時間信息,明確題目的時間范圍和空間。從近四年歷史高考選擇題看,題干中含有限定語的題目至少占了1/3.因此,抓住限定語,無疑是正確作 答的一個前提。

第三,推敲備選項。對備選項要認真推敲。近年來,備選項的干擾性日益增強,需認真分析。

(二)解題方法

1、直選答案。即直接根據掌握教材知識及信息,可以直接得出答案?芍^“一擊即中”。

2、最佳選項

特點是選項與題干隱含著論點與論據的關系,在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其它選項雖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夠全面或不合題意而不能成為最佳選項。

題干求答項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等表示程度的副詞和形容詞。

例:前期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功績在于 :

A.確立了“民主”和“科學”的主導

B.批判了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潮

C.揭開了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新篇章

D.沉重打擊了封建正統(tǒng)思想的權威

解析:

新文化運動前期,占主導地位的思想仍是封建思想,所以A項可以排除;

反對儒家傳統(tǒng)道德是新文化運動的矛頭所向,而不是把矛頭主要指向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所以排除B項。

C項迷惑性最大,因為揭開傳播馬克思主義新篇章是前期新文化運動的功績之一,但不是主要功績,排除C項。

正是前期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正統(tǒng)思想的統(tǒng)治地位,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才是主要功績,因此,最佳選項是D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108032.html

相關閱讀:高考歷史備考:歷史考前和考中注意事項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