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一、選擇題:本大題共0個小題, 1—0小題每題1分,1—30小題每題2分,共計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2. 關于的敘述正確的是A.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共有的結構是B.蛋白質分子的單體是氨基酸,由氨基和羧基組成C.D.下表中動物細胞的部分結構與其功能配對錯誤的是選項細胞結構功 能A內(nèi)質網(wǎng)蛋白質的加工與運輸及脂質合成的車間B中心體在有絲分裂前期能發(fā)出星射線,從而牽引染色體運動C溶酶體能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吞噬并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與病菌D核仁在有絲分裂中,調節(jié)核膜的消失與重新形成A.若圖中①為某種化合物的基本單位,則①可能是氨基酸B.若②大量積累于皮下和內(nèi)臟器官周圍,則②是脂肪C.若③為某種生物大分子,則其徹底水解的產(chǎn)物有4種D.若④主要在人體肝臟和肌肉內(nèi)合成,則④最可能是糖原5. 用甲基綠-吡羅紅染液對人口腔上皮細胞進行染色,結果發(fā)現(xiàn)細胞核呈綠色,細胞質呈紅色。下列解釋中正確的是A.真核細胞中的D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基質中,RNA分布在細胞核中B.細胞核主要是由DNA構成,細胞質主要是由RNA構成C.甲基綠、吡羅紅兩種染色劑對DNA和RNA的親和力相同D.該實驗的結果反映了DNA和RNA在真核細胞中的分布狀態(tài)6. 下列關于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薩克斯讓葉片在暗處放置幾小時,然后一半遮光、一半曝光處理,得出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結論B.恩格爾曼以好氧細菌和水綿為實驗材料進行實驗,得出氧氣是由葉綠體釋放出來的結論C.梅耶根據(jù)能量轉化和守恒定律,指出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把光能轉換成化學能儲存起來D.魯賓和卡門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證明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來自水7. 癌細胞在動物機體內(nèi)惡性增殖形成腫瘤。觀察腫瘤切片時,下列有關腫瘤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A.所有細胞中都可見到染色單體B.所有細胞都是已分化的細胞C.所有細胞中DNA含量都相同D.所有細胞中都合成蛋白質A.細胞核、線粒體、葉綠體都具有雙層膜,所以它們的通透性是相同的B.因為生物膜具有流動性,所以組成膜的各種化學成分在膜中是均勻分布C.所有生物膜的結構由外到內(nèi)依次由糖被、蛋白質、磷脂雙分子層組成D.生物膜在結構和功能上的緊密聯(lián)系,是使細胞成為有機整體的必要條件15.下圖是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一條染色體上的DNA含量變化圖解,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在ab段主要進行蛋白質的合成細胞生長出現(xiàn)cd段變化的原因是細胞質分裂該細胞中,在bc段始終有染色單體存在若該細胞是植物細胞,則cd段A.植物細胞能進行過程①和③或過程①和④B.真核細胞的細胞質基質中能進行過程①和②C.動物細胞內(nèi),過程②比過程①釋放的能量多D.人體細胞內(nèi),過程①產(chǎn)生[H],過程③消耗[H]17. 如圖是ATP與ADP之間的轉化圖,由此可確定A.A為ADP,B為ATPB.能量1和能量2來源相同C.酶1和酶2是同一種酶D.X1和X2是同一種物質A.唾液淀粉酶的生物合成 B.精子與卵細胞的識別與結合C.性激素的合成 D.細胞中生成還原氫[H] 19.研究發(fā)現(xiàn),汞離子對植物的細胞膜、線粒體的嵴和葉綠體的類囊體有破壞作用。植物受汞污染后A.有氧呼吸第二階段減弱,導致第一、第三階段減弱B.有氧呼吸第三階段減弱,第一、第二階段不受影響C.葉肉細胞的光反應速率下降,導致暗反應速率下降D.根尖細胞吸收無機鹽的能力下降,吸水能力不受影響20. 現(xiàn)有一瓶葡萄糖液,內(nèi)置有適量酵母菌,經(jīng)測定瓶中放出C()2的體積與吸收02的體積比為54,這是因為(假設兩種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A.有1/5的酵母菌在進行有氧呼吸 B.有4/5的酵母菌在進行有氧呼吸C有4/7的酵母菌在進行有 D.有3/7的酵母菌在進行有氧呼吸下列有關酶特性的實驗設計中,最科學、嚴謹?shù)囊豁検沁x項實驗目的實驗設計A驗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實驗組:2 mL 3%的H2O2溶液+1 mL過氧化氫酶,保溫5 min后觀察對照組:2 mL 3%的H2O2溶液+1 mL蒸餾水,保溫5 min后觀察B驗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專一性實驗組:2 mL 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1 mL新鮮唾液,保溫5 min后碘液檢驗對照組:2 mL 3%的蔗糖溶液+1 mL新鮮唾液,保溫5 min后碘液檢驗C探究酶作用的適宜溫度5 mL 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 mL新鮮唾液+碘液,每隔5 min將溶液溫度升高10℃,觀察溶液顏色變化D驗證pH對酶催化速率的影響向三支試管分別加入1 mL不同pH的緩沖液,再均依次加入1 mL新鮮唾液、2 mL 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適宜溫度保溫5 min后用斐林試劑檢驗如圖表示人體肝細胞內(nèi)的某種生化反應,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甲具有提高該反應活化能的作用B.甲與乙的結合不需要消耗三磷酸腺苷C.若乙代表蛋白質,則丙、丁代表氨基酸D.若乙代表丙酮酸,則丙、丁分別代表CO2和H2O23. 圖中甲、乙代表物質(或結構),丙表示甲、乙兩者的共性(或相同點)。則下列選項中不正確的是甲:真DNAB.甲:脫氧核糖核酸;乙:核糖核酸;丙:含氮的堿基組成一樣,都有磷酸甲:糖原;乙:纖維素;丙:構成兩者的基本單位(單體)都是葡萄糖甲:;乙:;丙:構成兩者的基本單位都酸24.下圖表示細胞中某條生化反應鏈,圖中E1~E5代表不同的酶,A~E代表不同的化合物,據(jù)圖判斷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若E1催化的反應被抑制,則A的消耗速度加快B.若E5催化的反應被抑制,則B積累到較高水平C.若E3的催化速度比E4快,則D的產(chǎn)量比E多D.若E1的催化速度比E5快,則B的產(chǎn)量比A多A.①是內(nèi)質網(wǎng)膜 B.②是葉綠體膜C.①②③④ 都具有流動性 D.④是線粒體內(nèi)膜26.下圖表示某植物生長與溫度的關系,由圖可知A.晝溫在25℃時,植物生長最快的夜間溫度是15℃B.若處于恒定溫度溫室內(nèi),當室溫低于12.5℃時,植物將停止生長C.晝夜溫度均為25℃時,該植物利用的CO2量與晝溫25℃夜溫10℃時相等D.夜間溫度為5℃時,一晝夜該植物沒有有機物積累27.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要受到外界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下列有關曲線表示正確的是28.右圖表示植物葉片CO2吸收量隨光照強度的變化曲線。下列A.0—D間光合作用的總量是S2+S3 0—D間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量為S1+S3? 0—D間光合作用有機物的凈積累量為S2-S1 當光照強度點時,29. 將葉面積相等的A、B兩種植物的葉片分別放置在相同的、溫度適宜且恒定的密閉小室中,給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紅外測量儀每隔5 min測定一次小室中的CO2濃度,結果如下圖所示。對此實驗敘述正確的是A.此實驗可用于驗證A植物比B植物具有更強的固定CO2的能力B.當CO2濃度約為0.8 mmol/L時,A、B兩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度相等C.30 min以后,兩種植物葉片光合作用強度都與細胞呼吸強度相等D.若A植物在第5 min時光照突然降低,C5含量將增加31.(10分)下圖所示一半為動物細胞,一半為植物細胞的模式圖,據(jù)圖回答問題:(1)能合成過氧化氫酶的細胞器是 (填寫標號);有控制和調節(jié)物質出入細胞功能的結構是 (填寫標號);與核糖體形成有關的細胞結構是 (填寫標號);將丙酮酸氧化分解為CO2和H2O,并釋放大量能量的場所是 (填寫標號)。(2)具有調節(jié)細胞內(nèi)的環(huán)境,使植物細胞保持堅挺的細胞器是 (填寫標號);在細胞分裂時能發(fā)出星射線的細胞器是 (填寫標號)。(3)若B細胞是酵母菌細胞,則圖中不應該有的結構是(填寫標號);在其生理活動中,能合成ATP的細胞器有 (填寫標號);為制備酵母菌原生質體,可通過纖維素酶和果膠酶除去結構8,說明8結構中含有 物質,為防止形成的原生質體變形,應在 溶液中進行。32.(10分)小球藻是一種單細胞綠藻,光合II.將小球藻細胞打碎,離心獲得離體葉綠體,進行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 若要使實驗A中離體的葉綠體內(nèi)沒有糖類產(chǎn)生,燒杯中液體應改為 。(2)若要使實驗B中離體葉綠體內(nèi)的糖類合成速度明顯加快,在光照和CO2條件不變且適宜的情況下,可考慮采用 的方法。(3)若要使實驗C中離體葉綠體產(chǎn)生糖類,錐形瓶內(nèi)應加入 。33.(10分)Ⅰ.為了研究細胞核是否為活細胞所必需,一位生物學家做了這樣的實驗。他研究了100個細胞,把每個細胞都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含有細胞核,另一部分沒有細胞核。所有的細胞都放在一定的條件下培養(yǎng)。他得到下面實驗數(shù)據(jù):請回答下列問題:(1)如果你是這位生物學家,你怎樣解釋表1中的數(shù)據(jù)? 。(2)表2數(shù)據(jù)說明了 。(3)由表1、表2得出的結論是 。(4)表2中,有很多細胞有核部分也死亡了,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Ⅱ.為探索植物吸收水分和吸收無機鹽的特點和關系,用相同的全營養(yǎng)液分別培養(yǎng)水稻和番茄的幼苗。一段時間后,分別測定培養(yǎng)液中的各種養(yǎng)分的百分含量,并與原培養(yǎng)液(各種養(yǎng)分的相對百分含量為100%)中相應養(yǎng)分百分含量比較,結果如圖所示。①水稻吸收水、鎂離子、硅離子這三類物質相對速度的是特點:v(Si4+)>v(水)>v(Mg2+)②番茄吸收水、鎂離子、硅離子這三類物質相對速度的特點是:v(Si4+)>v(水)>v(Mg2+)③同一植物對不同離子的吸收速度不同,不同植物對同種離子吸收速度不同,這與植物細胞膜上載體的種類和數(shù)量有關④植物對水分的吸收與對礦質離子的吸收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⑤植物對礦質離子的吸收具有選擇性⑥植物吸收礦質離子是一個主動轉運的過程,與吸收水分毫無關系⑦水稻和番茄從培養(yǎng)液中吸收Mg2+和Si4+需要葉綠體直接供能⑧載體運載礦質離子的運動和細胞膜的結構特點有關34.(10分) 洋蔥是中學生物實驗常用材料之一,下圖是與洋蔥有關實驗的部分步驟,請據(jù)圖回答下面的問題。(1)①表示提取洋蔥葉色素時的研磨步驟,研缽中除了加無水乙醇3外,還需加入的化學試劑有_____________②表山東省威海文登市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統(tǒng)考 生物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yi/536691.html
相關閱讀: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