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 史 試 卷考試時間:60分鐘 總分: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題,每題3分,共計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傲⒌找蚤L不以賢,豈可動乎!”于是晉武帝沒有更換太子的人選。由此可見,晉武帝選太子是根據(jù)A.世襲制的父死子繼原則 B.宗法制的嫡長子繼承原則C.君主制的集權獨裁原則 D.禪讓制的尚賢原則2、“故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cè)室,夫有貳宗,士有隸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親,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無覬覦。”(《左傳》)這表明西周政治制度的主要作用是A.維護父系血緣的傳承 B.解決貴族之間矛盾C.形成了垂直管理體系 D.穩(wěn)定社會統(tǒng)治秩序3、閱讀周朝分封制的規(guī)定與周天子的實力表格,從中你可以獲得的正確歷史信息有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土地1000千畝150千畝100千畝60千畝軍隊六軍三軍三軍一軍①分封制是在保證周王室強大的條件下進行的 ②分封制調(diào)整了奴隸主貴族在財產(chǎn)和權力分配上的矛盾 ③通過分封制形成了"周天子一諸侯一卿大夫一士"的等級序列 ④分封按照“嫡長子繼承制”的原則進行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4、一次考古中發(fā)掘出古代石刻一方,上有記文曰:“追念亂世,分土建邦……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復起!睋(jù)此判斷,這塊石刻應出自A.西周 B.秦代 C.漢代 D.元代5、易中天在《帝國的終結》中說:“秦,雖死猶存,它亡的悲壯。”從政治上看“秦,雖死猶存”主要是指A.統(tǒng)一了度量衡、貨幣 B.開創(chuàng)皇帝制度C. 中央建立三公制 D.建立統(tǒng)一國家和中央集權制度6、《漢書,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為周制微弱,終為諸侯所喪,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為郡縣!辈牧媳砻髑爻扇〉拇胧┦茿.郡縣制代替分封制 B.實行郡國并行制C.推行三公九卿制 D.推廣行省制度7、《漢書》:“秦兼天下,建皇帝之號,立百官之職。漢因循而不革,明簡易,隨時宜也。其后頗有所改!睂Σ牧侠斫獠徽_的是A.秦已建較齊備的管理機構 B.秦始皇首創(chuàng)皇帝制度C.漢王朝完全照搬秦的制度 D.秦制對后世影響較大8、假如唐朝政府要在淮河一帶修建某大型水利工程,按制度規(guī)定,實施這項工程的運作程序是A.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工部B.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禮部C.門下省→中書省→尚書省→刑部D.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工部9、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發(fā)生過多次重大變革。創(chuàng)立省制,使省成為地方一級行政區(qū)劃是在A.秦朝 B.漢朝 C.唐朝 D.元朝10、“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國許多知識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們實現(xiàn)這一理想的主要途徑是A.參加科舉考試 B.等待朝廷察舉 C.投筆從戎戍邊 D.投作官吏幕僚11、《漢書》記載:“建元元年冬十月,詔丞相、御史……諸侯相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庠甓辉,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辈牧现械倪x官制度是A.世卿世祿制 B.九品中正制 C.察舉制 D.科舉制12、 資料甲:“在每州設置大中正,郡縣設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處人充任?たh中正官評定本地人的等第,作為政府用人授官的準則!辟Y料乙:“為摧毀門閥,拔擢人才,故特準士人自行報名,參加策試,及第者得任官職!辟Y料丙:“令天下郡國每年舉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舉,遂成定制!辟Y料。骸邦}目囿于四書五經(jīng),文章須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讀闈墨制義的風氣!鄙鲜鏊亩钨Y料,是中國歷代選拔官僚的方法,請依實施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丙甲乙丁 D.乙丁丙甲 13、“雍正七年(1729年),青海軍事興,始設軍機房,領以親王、大臣,予銀印,印藏內(nèi)奏事太監(jiān)處,有事請而用之!边@段文字說明軍機處 ①最初是因西北用兵而設置 ②降低了行政效率 ③軍機大臣可以裁決軍國大事 ④是由皇帝的親信組成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4、學完“古代中國的中央集權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學就本單元內(nèi)容分別擬定四個選題準備開展研究,這四個選題的研究最終將無法成功的是A.《淺議我國早期國家政治制度的創(chuàng)立者—大禹》B.《趣談周武王與分封制》C.《論隋唐三省制度對中國歷史的影響》D.《論清代丞相與軍機大臣的權力制衡》15、古代雅典民主為近現(xiàn)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奠定了最初基礎。下列對雅典民主政治認識錯誤的是A.地理環(huán)境對其產(chǎn)生有重要影響 B.梭倫改革鏟除了舊氏族貴族特權C.公民大會是雅典最高權力機關 D.直接民主、輪番而治是其顯著特點16、下列屬于伯里克利時代的雅典民主政治主要表現(xiàn)包括①對某些別有企圖的野心家制定了“陶片放逐法”②除十將軍以外,各級官職向公民開放③民主政治的主要機構“公民大會”、“四百人會議”和由民眾組成的“陪審法庭”擁有最充分的權力④國家為擔任公職和參加政治活動的公民發(fā)放津貼。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7、羅馬法起源于公元前7世紀前后,之后不斷發(fā)展并走向完備。推動其發(fā)展的主要原因是A.社會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要 B.羅馬公民爭取權利的斗爭C.法學家積極編纂法典 D.國際交往的不斷擴大18、比利時羅馬法專家里維埃說:“羅馬法是世界性的普通法,不僅是那一個國家的法!敝袊袑W者認為:“說羅馬法是世界性的普通法,說羅馬法征服了世界,當然并不十分確切”。關于羅馬法對后世影響的確切說法應該是( )A.影響近代歐美國家并波及世界 B.覆蓋到被羅馬帝國征服的國家C.波及到了羅馬帝國周邊的鄰國 D.滲透到羅馬共和國的各個角落19、“When in Rome,do as Romans do.”是古代西方的一句俗語,中文一般翻譯為“入鄉(xiāng)隨俗”。從這一俗語的最初來源來看,語境中的“do”最有可能是指A.信奉天主教 B.尊重各國風俗 C.為榮譽而戰(zhàn) D.遵守法律制度20、下圖是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的示意圖,最適合作為其標題的是A.《多樣性的政治文明》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C.《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 D.《權力的制約與平衡》 公平、公正既是和諧、穩(wěn)定的社會秩序的內(nèi)容,也是實現(xiàn)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方法。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唐朝詩人趙嘏說:“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蹦阏J為太宗皇帝的“長策”是指什么?(2分)。(分)(2)公元前5世紀,羅馬共和國為緩和平民與貴族的矛盾,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有何意義?(2分)版權所有:(www..com)江蘇省洪翔中學、淮北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一次聯(lián)考(歷史)無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yi/256554.html
相關閱讀: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W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