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適應是個體積極改變自己生存的環(huán)境或者改變自己原有的狀態(tài),以獲得所需的間接滿足的過程。從初中升入高中的新生,他們所遇到的第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要適應陌生的環(huán)境。本代就一例新生入學適應不良的輔導案例,探討了新生在入學后出現(xiàn)的問題以及輔導的策略。
關鍵字:新生;適應不良;心理咨詢
適應是個體積極改變自己生存的環(huán)境或者改變自己原有的狀態(tài),以獲得所需的間接滿足的過程。剛從初中升入高中的新生,他們所遇到的第一重要問題就是要適應陌生的環(huán)境。由于環(huán)境的改變、學習要求的提高以及心理準備的不足,許多同學進入新的學校后出現(xiàn)了適應不良的現(xiàn)象。本代就以一例新生入學適應不良的案例,來探討如何進行環(huán)境適應的輔導。
一、個案資料
1.事情經(jīng)過
學校已經(jīng)下班了,J匆匆跑來找我。那是開學后的第四周,適逢我校高一新生軍訓,她穿著軍訓服,非常著急地說:“,我得厭食癥了?”我迅速將她上下打量一翻,J的臉微微泛紅,額頭上滲出些汗,嘴唇有些青。“你怎么知道你得了厭食癥?”我問到,“我已經(jīng)好久沒有吃飯了。”我意識到問題似乎有些嚴重,立刻把她領到了咨詢室。
2.個人基本情況
J同學,女,17歲,身材微胖,皮膚偏黑,發(fā)型是當下中學生流行的不對稱型,戴著一副紅邊框眼鏡,說話不緊不慢。
3.他人的觀察和反映
與J同宿舍的同學認為J很真誠,也很大方,與宿舍同學相處很好,善于交流。J不喜歡吃食堂的飯菜,每次從家里回到學校都帶來許多零食,帶來的零食吃完了就去學校的商店買。開學后打扮很特別,穿衣很時髦。
與J的母親通過電話了解到J同學周末回到家的情緒比較穩(wěn)定,會主動同母親聊學校發(fā)生的事情,在家里的飲食非常正常,并沒有出現(xiàn)拒絕飲食的現(xiàn)象。
4.心理測試結果
(1)SCL-90測試結果
SCL-90測試是我校在開學后第2周進行的。J的總分:241分。從各個因子得分來看,J存在較嚴重的心理障礙,尤其在人際關系、抑郁、敵對、偏執(zhí)等因子上的得分都在3.00以上,顯然,必須對J同學進行及時疏導。
(2)《學生情況調(diào)查問卷》結果
《學生情況調(diào)查問卷》是我校自行編制的一份問卷,作為新生情況調(diào)查存入心理檔案中。問卷內(nèi)容涉及了學生家庭情況、興趣愛好、交友情況、學習情況、自我評價以及自己的煩惱等信息。
從J的問卷可以獲得的信息:她目前與母親住,但在“認為最喜歡你的人”中她將先填上去的“姑姑”劃掉后寫著“不知道”;在“家庭環(huán)境”一欄的四個選項“溫馨、冷清、嘈雜、熱鬧、一般”中她選擇的“一般”。但是在“在過去,你的家庭是不幸的嗎”,她的答案是“否”。
J對音樂非常感興趣,從問卷可以看出,她目前還在學習電吉他,除此之外,她還喜歡唱歌,會些薩克斯。她的朋友很少,且年齡比自己大,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她往往是被動的參與者。關于自我評價中,J用了五個詞來描述自己的個性特征:拽、狂、時尚、開朗、大方。
她覺得自己的缺點是“總被情緒所困繞。”自己的最大煩惱是擔心父母在今后會不理解自己以及老師不理解和悅納自己(注:后來了解到,這里的老師不是指現(xiàn)在學校的老師,而是指以前的語代老師)。
二、咨詢過程與策略
筆者初步判斷這是一例對學校新環(huán)境適應不良,引起強烈情緒障礙的案例。
1.情緒宣泄,積極關注
第一次談話時,我們并排坐在辦公室的長沙發(fā)上,J臉色蠟黃,神情黯然,她低著頭,將臉扭到了另一面,不直接看我,我開門見山地問她:“你不吃飯是為了減肥?”J似乎很詫異,突然將臉轉向我:“沒有,我不是。”“那不吃飯是為了不參加軍訓?”這次她沒有支聲,又將頭低了下去。“這個辦法開始起作用了,對嗎?”她嘴動了動,神情放松了許多。
接下來我們的談話開始了,J談了她的家庭,她以前的學校,她以前的好朋友,她非常想念的語代老師以及她的愛好和興趣。在談的過程中,她的情緒由開始的沉重變得放松。在整個過程中,我都在認真地傾聽,同時在引導著談話的方向。
J同學成長在一個破碎的家庭中,父母在她五年級的時候離婚了。母親跟老家的一個男人到深圳打工,當時她同爸爸、奶奶和姑姑住在老家,奶奶很疼她,但爸爸幾乎不與她講話,母親也很少給她打電話,現(xiàn)在她隨母親來到深圳上學。在父母離婚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她不愛說話,有時覺得活著很沒意思,初一時曾嘗試自殺。她詳細地談了那次自殺經(jīng)歷,她做了充分的自殺準備,但等身體有了強烈的反應時,她又覺得自己還有很多事沒有做,還要對很多人很多事負責到底,但當時她沒有想到任何人。J同學在講到自己的家庭時,哭得很傷心,但談到要對所有的事情負責時,語氣相當肯定。
她在小學六年級遇到了一位男語代老師,“他對我很兇,但我很喜歡他,我覺得他就像我的父親一樣”。她談到這位語代老師對她的鼓勵和幫助,覺得對方是這個世界上最了解自己和最值得信任的人,這時候J已經(jīng)完全停止了哭泣,臉上的表情也輕松了許多。
2.處理現(xiàn)實問題,進一步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
第二次咨詢的時候,J一來就向我表示了感謝,接著我們的談話開始了。這一次J首先談了班里的同學。第一,J同學感覺到周圍同學對她很不友好,喜歡談論她的衣著和發(fā)型,雖然她并沒有聽懂他們具體談論了什么,但明顯感覺到同學們的不友好,這點令她很氣憤。(后來了解到,由于J剛來南方,沒有學校的校服,開學兩個多禮拜她只能穿自己的便裝來學校,衣著與其他同學的不同令自己顯得很突兀。)第二,J感覺與宿舍的同學很難溝通,“他們都講粵語,太惡心了”。第三,與以前北方的同學相比,J認為這里的男生太缺乏男子漢氣概了,“簡直與我們北方的男生沒法比”,“真的沒有辦法與他們交往”。剛來到一個新的環(huán)境,語言、個人習慣、性格特點等會產(chǎn)生不適應,這很正常。我首先對她的感覺表示了認同,與她分享了我剛來南方時的相同感受,同時又跟她一起探討了中國南方與北方在語言、飲食代化、區(qū)域性別特點等方面的差異,在探討的過程中她由開始的滿臉沮喪到后來的開心大笑,我覺得她也開始接受了自己的諸多不適應,同時要求調(diào)整自我的需求開始萌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yi/165929.html
相關閱讀:2014級高一新生英語學法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