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六校2015屆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聯(lián)考歷史試卷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試卷說明:

天津市2014屆高三第一次六校聯(lián)考歷史試卷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1.5分,共45分。)1.《墨子?告子》載:“諸侯朝天子述職。一不朝,則貶其爵;再不朝,則削其地;三不朝,則六師移之!边@段材料反映的歷史現(xiàn)象是A.西周初期分封制 B.戰(zhàn)國時期兼并戰(zhàn)爭C.西周末王室衰微 D.春秋時期諸侯爭霸某史籍載:元朔二年“春正月,詔曰:‘梁王、城陽王親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許之。諸侯王請與子弟邑者,朕將親覽,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國始分,而子弟侯矣。”對這一舉措的解讀正確的是A.背景:漢景帝無力平定七國之亂B.內容:廢除嫡長子繼承王位的傳統(tǒng)C.結果:尾大不掉,事與愿違D.意義:避免激起諸侯王武裝反抗的可能類別察舉制科舉制依據(jù)品德、學問、議政能力“以文取士”方式長官舉薦自由報考A.察舉制強調德才兼?zhèn)?B.科舉制注重科技素養(yǎng)C.察舉制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表現(xiàn) D.科舉制不利于統(tǒng)治基礎的擴大5.秦漢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內閣和清朝軍機處的設置,反映了我國古代中央機構的官制改革中存在著一個一以貫之的理念,那就是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斷的改革 B.強化君主集權是政治變革的主要內容C.提高政府的辦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彌合君權與相權的矛盾是國家穩(wěn)定的基礎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層女子因褻瀆神靈被控犯罪,按法律當處死。辯護人用動情的言辭質問:“難道你們忍心讓這位阿芙羅狄特(古希臘美麗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殞嗎?”這打動了陪審團。經(jīng)投票,陪審法庭判其無罪。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法律注重保護平民權益  B.民主原則貫穿司法過程C.婦女享有廣泛政治權利 D.司法審判缺乏嚴格程序 ③以法律形式確立了近代資本主義政治體制 ④都賦予了議會至高無上的權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下列明確堵塞了法國君主派復辟之路的法律條文是A.“資產階級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B.“立法權由參議院和眾議院兩院行使”C.“行政權由總統(tǒng)和內閣掌握”D.“凡曾經(jīng)統(tǒng)治過法國的家族不得當選為共和國總統(tǒng)”15.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說:西方列強在中國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獨立的城市國 家”“在那里,中國的法律不適用,中國的法院和警察沒有管轄權”。據(jù)此判斷西方列 強獲得的特權是 ①居住和租地 ②領事裁判權 ③關稅自主權 ④最惠國待遇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16.國旗是國家的象征,國旗的變化反映了時代的變遷。從圖一(大清帝國龍旗)到圖二(中華民國五色旗)的變化反映了圖1 圖2①封建制度的結束 ②共和觀念的深入 ③民主平等的趨勢 ④民族團結的加強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7.毛澤東說過:“孫中山先生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還未完成的革命事業(yè),在僅僅兩三年內,獲得了巨大的成就,……這是兩黨結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結果。”這里的“成就”是 A.北伐戰(zhàn)爭的勝利 B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C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 D“一五”計劃的完成毛澤東在《清平樂?蔣桂戰(zhàn)爭》中寫道“”該詞所反映的歷史階段是A.北伐戰(zhàn)爭時期B.國共十年對峙時期C.抗日戰(zhàn)爭時D.解放戰(zhàn)爭時期A. 改造現(xiàn)有的民主黨派 B. 取得民主黨派對新生政權的支持C. 發(fā)展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 D. 團結民主黨派進行社會主義建設27.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fā)表的《告臺灣同胞書》 A.屬于解決臺灣問題的綱領性文件 B.標志著我國對臺政策的重大發(fā)展 C.結束了海峽兩岸的軍事對峙狀態(tài) D.成為反對和遏制臺獨的法律依據(jù)28.據(jù)人民網(wǎng)報道:1974年,為打擊侵入我西沙群島的南越當局,中國政府決定東海艦隊“直接通過臺灣海峽”馳援南海。臺灣蔣介石海軍不僅沒有阻攔、還友好地亮起“請通過”信號。2008年馬英九就任臺灣地區(qū)領導人后,很快促成兩岸直接“三通”。這說明臺灣國民黨當局A.擁護“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 B.希望與共產黨結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C.認同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D.與共產黨和民族根本利益一致 29.2015年國家主席胡錦濤先后參加了2015年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理事會議和亞太經(jīng)合組織第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表明新時期中國的外交策略A.開展以聯(lián)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 B.中國積極參與推進新型的區(qū)域合作模式C. 新時期中國由不結盟走向結盟 D. 積極推進睦鄰友好合作的關系30.近年來,國際上悄然吹起一股溫和之風:“伙伴關系”屢見報端,“冷戰(zhàn)”時期那種兩極對立、劍拔弩張的氣氛正被一種“碰撞中磨合”“競爭中協(xié)調”的新型國際關系所取代。這種變化 A.表明國際政治新秩序已經(jīng)建立 B.表明國際關系的內容多樣化 C.反映出各個主權國家利益和力量的變化導致對外政策的變化D.體現(xiàn)出隨著世界經(jīng)濟一體化,各國利益趨同化二、非選擇題(共3道題,共55分,其中31題20分,32題17分,33題18分)31.材料一 《漢書》卷八十三《漢書?武帝紀》并指出結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中國古代監(jiān)察制度。(4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體育外交多次在外交事務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作為中國總體外交的一部分,中國體育外交的開展是在中國總體外交政策的指導下進行的。60年中國體育外交:與世界牽手60年中國體育外交:與世界牽手 ——《杜魯門回憶錄》(1)據(jù)材料一,概括美國當時外交政策的核心簡析該政策對當時世界格局的影響。(分) ——尼克松在1972年1月3日出版的《時代周刊》專訪中的講話(2)據(jù)材料二,指尼克松時代世界格局出現(xiàn)的新變化。與材料一相比,兩者的外交政策有何異同? (分) ——倪峰《關于多極化的一些思考》結合所學知識,舉例說明冷戰(zhàn)結束初期多極化較好的發(fā)展勢頭的表現(xiàn)對當時國際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俞邃《當今世界格局仍呈多極化》(4),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今天世界格局的認識。(分)(1)(2)(4)(1)(2)(4)(1)(2)(4)監(jiān)察官員的(或)。④有立法的保障。(4分,一點1分)時代特征: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國家制度日益走向極端。(2分)(4)積極:①懲治貪官污吏,有利于君主專制。打擊地方割據(jù)勢力,有利于維護國家的統(tǒng)。機構冗多,容易形成人浮于事的局面。核心:遏制共產主義(蘇聯(lián));謀求世界霸權。(2分)影響:兩極格局(冷戰(zhàn)格局)(分)變化:出現(xiàn)了多極化趨勢。(分)相同:維護美國霸權,維護國家利益。(分)不同:杜魯門——遏制;尼克松——制衡(均衡)。(2分)(表現(xiàn):歐盟成立;中國的崛起;日本謀求政治大國。認識: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多極化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世界格局呈現(xiàn)出一超多強的局面;綜合國力決定了國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分)圖1注:龍旗含義:龍是至尊無上的神圣之物,象征皇帝,按照五行之說,中央屬土,土為黃色,亦為滿清之色。圖2注:五色旗含義:紅、黃、藍、白、黑五色象征漢、蒙、滿、回、藏五個民族共和。天津市六校2015屆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聯(lián)考歷史試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599082.html

相關閱讀:上海市崇明縣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