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假期訓練試題(含答案)
氣溫、降水量和日照時數(shù)過高或過低都會給柑橘的生長發(fā)育帶來風險,氣候風險度越大,柑橘減產的可能性也越大。圖2示意我國大陸亞熱帶柑橘產地氣候風險度分布。讀圖完成7~9題。
7.圖中E、F兩地氣候風險度分別可能為
A.0.55 0.50 B.0.30 0.50 C.0.55 0.35 D.0.30 0.35
8.導致E、F兩地氣候風險度差異的因素主要是
A.大氣環(huán)流、地形 B.大氣環(huán)流、海陸位置 C.緯度位置、地形 D.海陸位置、河網(wǎng)密度
9.若圖示地區(qū)氣候變暖,以下四地中風險度降低最明顯的是
A.E B.F C.G D.H
圖3是非洲贊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圖。讀圖3回答6-9問題
圖3
6.該流域的氣候特點之一是
A.終年炎熱 B.冬暖夏涼 C.終年寒冷 D.冬冷夏熱
7. 該流域氣候干濕季分明,典型樹種為適應干旱而形成的顯著特征有
A.根系不發(fā)達 B.葉質堅硬,樹皮厚 C.板狀根大,樹干長 D.葉面寬大,多氣孔
8. 贊比西河在維多利亞瀑布以上的河段為河流上游,該河段
A.干流流速緩慢 B.峽谷險灘廣布 C.支流短小急促D.補給以冰雪融水為主
9.圖中20緯線大陸東西兩岸景觀差異顯著,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A.太陽輻射 B.洋流性質 C.距海遠近 D.地形差異
圖2為某年中國發(fā)生地質地貌災害次數(shù)最多的6個省級行政區(qū)。讀圖,回答第2題。
圖2
2.該年發(fā)生地質地貌災害次數(shù)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A.橫斷山和秦嶺 B.太行山和雪峰山 C.大巴山和巫山 D.祁連山和唐古拉山
3.在圖3所示的山區(qū)自然災害鏈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圖
4.平均海拔由高到低的省區(qū)依次是
A.湘、遼、寧 B.臺、魯、蘇 C.青、粵、晉 D.桂、甘、豫
圖5為某日中國東部一條經線附近地區(qū)的天氣狀況示意圖。讀圖,回答第7題。
圖5
7.該日最可能出現(xiàn)在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36.(36分)讀圖10,回答下列問題。
圖10
(1)說明該區(qū)域大部分地區(qū)氣候干旱、沙漠廣布的主要原因。(6分)
(2)簡述本區(qū)域河流的主要補給類型及其季節(jié)特征。(8分)
36.(1)遠離海洋,深居內陸;四周有高山阻擋。
(2)冰川、積雪融水補給,地下水補給;主要在夏季,其次在春季、秋季。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動反映地理事物和現(xiàn)象空間分布的變化,圖12表示我國1978-2005年能源生產總量、能源消費總量與GDP重心變化軌跡。完成31-32題。
31.能源生產總量、能源消費總量與GDP重心變化軌跡分別對應圖中的
A.a、b、c B.c、b、a C.c、a、b D.b、c、a
32.當前能縮小能源生產重心與能源消費重心東西間距的是
A.西電東送 B.西氣東輸
C.陜西煤炭資源開發(fā) D.東海油氣資源開發(fā)
圖3是我國十二五中規(guī)劃的生態(tài)功能區(qū)(以保護林草、濕地和生物多樣性等為主的區(qū)域)分布圖。結合圖文材料,回答6~7題。
6.對下列各組生態(tài)功能區(qū)自然環(huán)境共同特點的描述,符合實際的是
A. ab草原廣布、溫差大 B.bf地表崎嶇、降水少
C.ce光照充足、風沙小 D. dg氣候濕潤、林地多
7.下列生態(tài)功能區(qū)中,規(guī)劃目的以保護濕地、涵養(yǎng)水源為主的是
A. c B. d C. e D. f
41.(28分)石羊河流經甘肅省中部,流域內灌溉農業(yè)較發(fā)達、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嚴重。根據(jù)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4)題。
材料一:石羊河流域示意圖(圖10)。
圖10
(1)石羊河的總體流向為 。從內、外流河類型看,該河為 河,判斷理由是 。(6分)
(2)該河流中下游地區(qū)的氣候類型是 ,目前面臨的最主要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是 。(4分)
(3)為了防止該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在農業(yè)生產中,應該采取哪些措施?(8分)
【答案】(1)自西南向東北 該河流消失于沙漠中,最終不與海洋相通 (2)溫度大陸性氣候 土地荒漠化 (3)①提高灌溉技術,發(fā)展節(jié)水農業(yè);②加強全流域水資源協(xié)調管理,合理分配水資源;③合理開采地下水;④加強農田水利工程建設;⑤因地制宜,調整農業(yè)生產結構。
36.(36分)石窟藝術是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歷史價值和科學價值。 圖6是云岡石窟所在區(qū)域示意圖,讀圖6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圖6
(1)敦煌石窟、云岡石窟和 石窟并稱為我國古代三大石窟,石窟 的佛教文化古印度擴散而來,該文化擴散方式屬于 。圖6石窟的旅游 資源屬于自然景觀的是 。(6分)
(2)圖6中作為我國重要地形區(qū)分界線的山脈名稱是______,云岡石窟所在地屬于________氣候區(qū),氣溫年較差_______。(6分)該石窟開鑿于北魏,建在巖層近于水平、較堅硬的砂巖石壁上,歷經多次地震,至今仍保存完好。試從巖性、構造、降水量分析石窟保存完好的原因。(12分)
(3)大同是我國傳統(tǒng)的煤炭工業(yè)區(qū)。煤炭外運至秦皇島的鐵路干線是線_____。(限填圖6中的一個鐵路編號)(2分)該地大量使用煤炭產生的SO2形成酸性物質可能會對石窟造成損害,從減少SO2排放以保護石窟的角度提出該工業(yè)區(qū)得綜合整治措施。(10分)
朝鮮半島的經濟發(fā)展是東北亞和平穩(wěn)定的基礎之一。半島南北差異化德區(qū)域發(fā)展受到了區(qū)域地理要素的影響。圖7反映了朝鮮半島的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狀況,表2是圖7所示區(qū)域四個代表性城市降水量的年內分配表。
圖7
表2
3~5月
(占全年%) 6~9月
(占全年%) 10~11月
(占全年%) 12~2月
(占全年%) 年均降水量
(毫米)
雄基 15.8 70.5 11.0 2.7 767.8
新義州 15.9 72.9 7.9 3.3 1050.0
全州 17.9 66.9 7.5 7.7 1240.7
西歸浦 29.5 52.2 8.8 9.5 1675.7
(3)圖7中松林與浦項相比,發(fā)展鋼鐵工業(yè)的資源優(yōu)勢有哪些?(6分)
(4)浦項資源貧乏,但鋼鐵工業(yè)發(fā)達。根據(jù)圖7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資源因素與社會經
濟因素對鋼鐵工業(yè)布局影響的變化。(4分)
(5)表2中6-9月降水量占全年比重最高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根據(jù)
圖7,圖2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朝鮮半島降水的總量和時空分布主要特征。(8分)
36.答案要點
(1)龍門;遷移;壺口瀑布。
(2)太行山;溫帶季風;大。
原因:①巖石較堅硬,抗風化、侵蝕能力強; ②巖層穩(wěn)定,抗地質災害能力強; ③降水量較少,流水侵蝕作用弱。
(3)③ 措施:①調整產業(yè)結構,發(fā)展新興工業(yè)和第三產業(yè); ②調整工業(yè)布局,搬遷污染企業(yè),減少局地污染物排放; ③發(fā)展清潔能源,調整能源消費結構; ④發(fā)展新技術(清潔生產、清潔燃燒等技術); ⑤回收利用廢棄物,提高煤炭綜合利用率。
39. 答案要點
(3)①原料(鐵礦石)豐富。 ②燃料(煤炭)充足; ③水資源豐富。
(4)①資源因素的影響減弱; ②(市場、技術等)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增強。
(5)新義州。
降水總量和時空分布特征:
①大部分地區(qū)年降水總量豐富; ②降水集中在6~9月; ③夏秋季節(jié)降水集中程度由北向南減弱(或夏秋季節(jié)降水集中程度由南向北增強); ④降水量自西北向東南增加(或降水量自東南向西北減少)。
亞洲冷高壓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冬半年的天氣,受其影響,某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經歷一次暴雨過程。圖14表示該年9月3日20時地面氣壓場。
(1)圖示時間銀川氣溫 (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10分)
(2)指出圖中成都的風向,判斷過境成都的天氣系統(tǒng)并簡述理由。(10分)
(3)該天氣過程在四川盆地邊緣可能引發(fā)哪些地質災害?若野營遇此情況,應如何防范和自救?(10分)
34.(30分)
⑴低 與成都相比,銀川緯度較高,海拔較高,濕度較小,云量較少,大氣逆輻射弱,接近冷氣團的源地;成都北側的山脈削弱了冷空氣的勢力,且熱島效應較強。
⑵偏北風 冷鋒 成都北為高壓,南為低壓;冷氣團主動向南移動,與暖氣團相遇形成鋒面;過境時形成暴雨。(判斷為低壓,言之有理,酌情給分)
⑶滑坡、泥石流 扎營時,避開谷底排洪通道,河道彎曲和匯合處,以及懸崖、陡坡附近;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時,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進方向的高處跑,切忌順著滾石方向往山下跑,注意保護頭部。
這篇高三假期訓練試題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560921.html
相關閱讀:14高三化學必修一知識離子方程式書寫規(guī)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