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選擇題 本部分共40小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30每小題1分,31—40每小題2分,共50分。1.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下列關于細胞共性的描述正確的是①均具有磷脂雙分子層與蛋白質構成的膜結構 ②ATP是所有細胞均可直接利用的能源③都具有核糖體作為蛋白質合成的“機器” ④在親、子代細胞之間傳遞信息的遺傳物質是DNA或RNA ⑤所有細胞共用一套密碼子 ⑥病毒和其它生物的生命活動都離不開細胞 A.①②③ B.①④⑤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⑤⑥下列真核細胞結構與成分,對應有誤的是A細胞膜:脂質、蛋白質、糖類 B.染色體:核糖核酸、蛋白質C核糖體:蛋白質、核糖核酸 D.細胞骨架:蛋白質A.細胞分化過程中,形態(tài)、功能不同的細胞中所含有的信使RNA都不相同B.環(huán)境中的致癌因子會損傷細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發(fā)生突變,導致正常細胞的生長和分裂失控而變成癌細胞C.衰老細胞呼吸速率減慢,細胞核體積變小,核膜內折,染色質收縮,染色加深D.成熟生物體內,被病原體感染細胞的清除,屬于細胞壞死5. 美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一種名為RHOGD12的基因,誘導該基因在癌細胞內表達后,癌細胞會失去轉移能力,從而有助于避免癌細胞在體內的擴散。該基因的作用最可能是A控制合成一種酶,促使癌細胞衰老、凋亡B.控制合成一種激素,誘導癌細胞分化為正常組織C控制合成一種糖蛋白,增強癌細胞間的黏著性 D.控制合成一種RNA,使癌細胞的DNA復制受阻A.3:1 B.2:1 C.1:1 D.7:18.圖①表示甲、乙兩種酶用同一種蛋白酶處理,酶活性與處理時間的關系,圖②表示外界環(huán)境溫度與某一哺乳動物體內酶活性的關系。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①圖中乙酶活性的改變可能是因為其分子結構的改變B.①圖中甲酶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②圖表示的酶可以是人體細胞內的呼吸酶D.②圖表示酶的活性不隨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說明酶已經(jīng)失活 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離體培養(yǎng)的成熟胡楊細胞質壁分離的影響,將細胞分別移至不同的培養(yǎng)液中繼續(xù)培養(yǎng)3天,結果如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別培養(yǎng)液中另添加的成分結果茉莉酸①+-部分細胞質壁分離②++細胞正常,無質壁分離③--細胞正常,無質壁分離注:“+”表示有添加,添加后濃度為,茉莉酸濃度為;“-”表示無添加A.胡楊細胞通過滲透作用吸水和失水B.質壁分離的胡楊細胞液泡體積變小CNaCl為自變量,茉莉酸為因變量D.茉莉酸對NaCl引起的胡楊細胞質壁分離有抑制作用圖1是“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的部分操作圖,圖2是“葉綠體中色素分離”的結果以下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蓋玻片下最好是成熟的植物組織細胞B.實驗中用吸水紙引流常需要重復幾次C.圖2中b代表的是葉綠素bD.出現(xiàn)圖2結果的原因可能是研磨時沒加碳酸鈣11. 右圖為細胞膜結構及物質跨膜運輸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O2和CO2以圖中a方式通過細胞膜 B.被動運輸過程有時也需要膜蛋白的參與 C.圖中c可表示葡萄糖進入口腔上皮細胞的過程 D.圖中①②④都能運動,而③一般不能運動12.下列關于生命科學研究方法與發(fā)展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A.細胞學說從一個方面揭示了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B.標志重捕法解決了活動性不強的動物取樣方法上的難題C.格里菲斯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直接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D.按孟德爾方法做雜交實驗得到的不同結果證明孟德爾定律不具有普遍性A.三倍體無子西瓜的培育過程利用了染色體變異B.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C.基因重組可以產(chǎn)生新的基因型D.基因突變不一定都會引起生物性狀的改變15. 下列有關生物進化與物種形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自然選擇可以定向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 B.突變和基因重組可以使種群產(chǎn)生定向變異C.新物種的形成使得自然界中生物類型有所增加D.地理隔離使同種生物不同種群間不能進行基因交流16.關于人體細胞正常分裂過程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突變基因通過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傳遞給后代的機會相等 B.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細胞中DNA數(shù)目與有絲分裂中期相等 C.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與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細胞中都有兩個染色體組 D.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細胞中無同源染色體,染色體數(shù)都為23條分裂后期染色體數(shù)為46,故D錯誤?键c:本題考查細胞分裂相關知識,意在考察考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掌握程度。17.下圖表示反射弧和神經(jīng)纖維局部放大的示意圖,相關說法錯誤的是A.在甲圖中,①所示的結構屬于反射弧的感受器,靜息狀態(tài)時神經(jīng)元的細胞膜內外有離子進出B.若乙圖表示神經(jīng)纖維受到刺激的瞬間膜內外電荷的分布情況,則a、c為未興奮部位C.在興奮部位和相鄰的未興奮部位之間,因電位差的存在而發(fā)生電荷移動,形成局部電流D.神經(jīng)纖維接受刺激產(chǎn)生的興奮以電信號的形式在反射弧上進行傳導A.在真核細胞中,圖中所示的兩個生理過程發(fā)生在不同的時空 B.①鏈中(A+T)/(G+C)的比值與②鏈中的相同 C.以③為模板而合成的⑤上最多有20種氨基酸 D.③上所含有的不同密碼子,都會翻譯出對應的氨基酸19.以下關于群落及其演替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群落演替的結果一定能形成森林 B.群落演替過程中種群的基因頻率不會發(fā)生變化 C.群落演替 D.大魚吃同種小魚是群落中的捕食關系實驗小組在對果蠅體細胞中的染色體和基因進行研究時,繪制出下圖所示圖像,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此果蠅體內除精子外,其余細胞內均含有兩個染色體組B.位于X染色體上的基因均能在Y染色體上找到相應的等位基因C.若此果蠅一個精原細胞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了一個DX的精子,則另外三個精子的基因型為DY,dX,dYD.1、1、2、X或2、2、1、Y均可表示果蠅的一個染色體組A.圖中④過程需要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統(tǒng)的參與才能完成B.血漿滲透壓的大小主要與無機鹽離子有關,與蛋白質的含量無關C.內環(huán)境主要是由血液、組織液和淋巴組成的D.外界空氣中的02最終進入肝細胞被利用需穿過9層膜27. 下列有關甲狀腺激素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A. 甲狀腺激素和大腦的正常發(fā)育有關 B. 甲狀腺激素能促進細胞內的產(chǎn)能代謝C. 甲狀腺激素對成年人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功能沒有影響 D. 甲狀腺激素的靶細胞遍布全身的器官28. 下列有關生物種群密度調查方法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 樣方法適用于植物種群密度的調查 B. 標志重捕法適用于所有動物種群密度的調查 C. 進行種群密度的調查要隨機取樣,同時保證樣本數(shù)量足夠多 D. 進行種群密度的調查有利于合理利用資源C正確。進行種群密度調查有利于進行資源的合理利用,如湖泊中的魚類最好維持在K/2,故D正確?键c:本題考查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相關知識,意在考察考生對知識點的識記理解掌握程度。29.當一只蚜蟲受到攻擊時,就會放出一種起警告作用的化學物質,以便使鄰近的蚜蟲迅速逃避敵害,這種現(xiàn)象所屬的特征及信息傳遞類型分別是 A.種內互助,化學信息 B.種內互助,行為信息 C.種間互助,化學信息 D.種內互助,物理信息30. 在陽光明媚、水草豐茂的鄂爾多斯草原上,生活著牛、羊、鹿、狼、兔、鼠,還有禿鷲、蒼鷹、蜣螂、細菌、真菌等,關于它們的敘述中正確的是①它們共同構成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 ②它們中的牛、羊、鹿分別組成了3個種群? ③它們中的動物是一個生物群落? ④它們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31. 在探索遺傳本質的過程中,科學發(fā)現(xiàn)與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①1866年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提出遺傳定律 ②1903年薩頓研究蝗蟲的減數(shù)分裂,提出假說“基因在染色體上”③1910年摩爾根進行果蠅雜交實驗,證明基因位于染色體上A.①假說—演繹法、诩僬f—演繹法、垲惐韧评矸˙.①假說—演繹法、陬惐韧评矸ā、垲惐韧评矸–.①假說—演繹法、陬惐韧评矸ā、奂僬f—演繹法D.①類比推理法 ②假說—演繹法、垲惐韧评矸ㄍ愣怪,當C、R兩個顯性基因都存在時,花呈紅色。一株紅花豌豆與基因型為ccRr的植株雜交,子代中有開紅花;若讓這些紅花豌豆自交,后代紅花豌豆的比例 A. B C6 D 33. 下圖中①②③表示的是生物體內3種有機分子的結構其中①僅存在于植物細胞中。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①-③存在于所有植物細胞 B.②中含有與③中a類似的結構C.細胞中沒有①就不能產(chǎn)生③ D.②中含有密碼子調查發(fā)現(xiàn)某種蜣螂提高了“生活品位”,不僅吃糞便,還取食蜈蚣、千足蟲等。與普通蜣螂相比,這種蜣螂后腿較卷曲,便于捕獵,頭部較窄而長,便于進食內臟。由此得不出的結論是A.從進化的角度看,這種蜣螂與普通蜣螂存在生殖隔離B.從生態(tài)系統(tǒng)成分看,這種蜣螂既是消費者又是分解者C.與普通蜣螂相比較,這種蜣螂類型的出現(xiàn)是自然選擇的結果D.與普通蜣螂相比較,這種蜣螂種群的某些基因頻率發(fā)生改變,以下對此數(shù)學模型應用不科學的是A.若x表示外界O2濃度,y表示CO2釋放量,則a為需氧呼吸強度,b為厭氧呼吸強度B.若x表示外界溫度,y表示耗氧量,則a為變溫動物,b為恒溫動物C.若x表示進食后血糖濃度,y表示激素含量,則a為胰島素,b為胰高血糖素D.若x表示生長素濃度,y表示生理作用,則a為對根的促進作用,b為對莖的促進作用內在聯(lián)系綜合運用能力。37.一對表現(xiàn)型正常的夫婦,生了一個孩子既是紅綠色盲又是klinefeleer綜合征(XXY型),那么該孩子的病因A.與母親有關? B.與父親有關 C.與父親和母親均有關? D.無法判斷38. 下列有關“一定”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根尖分生區(qū)細胞一定不會與環(huán)境溶液發(fā)生滲透作用 ②生長素對植物生長一定起促進作用 ③沒有細胞核的細胞一甘肅省河西五市部分普通高中2015屆高三上學期1月第一次聯(lián)合考試試題(生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258681.html
相關閱讀:【解析板】甘肅省蘭州市一中2014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理綜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