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密★啟用并使用完畢前濟鋼高中2011級高三 12月 摸底考試歷史試題說明: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2012年13月22日 第I卷(選擇題,共6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 )1.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中可以體現(xiàn)出我國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個明顯特征是A.權力高度集中 B.王權與神權結合 C.嚴格的等級差別 D.君主專制獨裁2.秦朝“在政府組織上,嬴政大帝給中國歷代王朝奠定了權威性的規(guī)范,使得以后幾百個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做小小的修正,而無力作巨大改變!辈牧现羞@一“規(guī)范”是指A. 分封制度 B. 世襲制度 C. 宗法制度 D. 中央集權制度3.韓非子集法家大成。曾有學者稱許他:“他不是完全局限在法家范圍內、以法家來論法,而是承接了( )家、( )家的思想,這種籍他山之石,正是他所以能畫龍點睛,特別見精神的地方。”韓非子吸收了哪兩家的思想成就其一家之言? A. B.C. D..《A.限制商人經營范圍 B.增加賦稅收入 C.加強商人戶籍管理 D.保護小農經濟A.抑制土地兼并 B.土地私有制C.實行自然經濟 D.維護井田制8. “總一鹽鐵,通山川之利而萬物殖。是以縣官用饒足,民不困乏,本末并利,上下俱足。此籌計之所致。”封建社會統(tǒng)治者這樣做的主要目是A.協(xié)調鹽與鐵的生產關系 B.保障鹽鐵生產,滿足人民需要 C.限制鹽鐵的生產 D.穩(wěn)定統(tǒng)治秩序,增強中央政府實力9.16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歐洲人可能看到的現(xiàn)象有( )①印刷工人排版印刷《馬可?波羅行紀》②在宴會上使用來自中國的精美的瓷器③在意大利教堂上看到達?芬奇的壁畫 ④英國倫敦是當時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 A.知識等同于正確的判斷 B.知識掌握在少數(shù)人手中 C.蘇格拉底強調知識即美德 D.蘇格拉底批評雅典民主制的弊端11.意大利建筑師布魯內萊斯基在1420―1436年間為佛羅倫薩大教堂建造一個41米寬、106米高的大圓頂,不再完全封閉,而是在上面開有讓陽光照射進來的窗洞。該設計反映建筑師的理念:A.啟蒙運動的光輝照耀人們前進 B.人類擺脫束縛奔向自由的精神C.新宗教理念開始支配人類行為 D.歐洲已告別專制迎來新的曙光12.馬丁?路德在《九十五條論綱》指出:“教皇的財富今日遠超過最富有者的財富,他為了建筑一個圣彼得教堂,為何不用自己的錢,而要用貧窮信徒的錢呢?”材料反映作者的態(tài)度是A.認可教皇搜刮財富B.天主教徒應該忠于信仰C.贊同教會建造教堂D.反對天主教會的經濟掠A.棉紡織業(yè)發(fā)展迅速,以女性為主的家庭手工副業(yè)成為家庭收入的重要來源B.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識字率提高,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因而提高C.李贄反對封建禮教的宣傳,使女性自主意識增強D.隨著大量男性下南洋,性別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14.有一部講述我國商幫商人情感世界的黃梅戲,其中有一段歌詞:“我是一只雁,南來北往任遨游;我是一朵云,飛來飛去遍九州……浪跡商海暫分手,我心永遠系徽州!”這段歌詞反映的史實應發(fā)生在 A.秦漢時期 B.隋唐時期 C.宋元時期 D.明清時期15.利瑪竇在《中國札記》中說,雖然我們已經說過中國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還在一定程度上是貴族政體……如果沒有與大臣磋商或考慮他們的意見,皇帝本人對國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決定……所有這類文件都必須先由大臣審閱然后呈交皇帝。利瑪竇認為中國明朝時A.君主制不是中國政府的主要形式 B.內閣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君權C.君主與內閣大臣擁有同等決策權 D.內閣掌握著明朝的行政大權16.有人說,西方國家的“三權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東西,它和中國兒童游戲中的“石頭、剪刀、布”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對此種說法你認為( ) A.正確,講出了三權分立的實質B.貼切,道出了三種權力之間的關系C.不妥,三種權力的關系不是簡單的單向制約D.不妥,三種權力的關系應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1776年美國《獨立宣言》宣稱:“任何政府的正當權利,均由人民同意而產生”; 法國大革命初期,各地人民組織自治政府,政權落人國民會議手中。以上史實體現(xiàn)的政治主張是 A.主權在民 B.三權分立 C .議會制度 D.社會契約 1895年 1913年 增長 貨物性質中國進口 1.7億 5.7億 3.3倍生活消費品占85%,生產資料占l5%中國出口 0.28億 1.66億 8倍農產品、手工業(yè)品占96%,工業(yè)品占4%A.中國淪為列強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 B.中國對外貿易處于順差C.中國進口商品主要來自美國 D.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進入“黃金時期”19.有人說:即使到18世紀,中國仍有相當?shù)臐摿,保持著繁榮和強大。但這種繁榮和強大與西歐國家已不相同。其“不相同”的本質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 )A.地理環(huán)境 B.種族與人口 C.制度與思想 D.選官制度20.著名歷史學家陳旭麓教授在評論近代某一歷史事件時寫道:“其悲劇意義不僅在于他們失敗的結局,更在于他們借助宗教猛烈沖擊傳統(tǒng)卻不能借助宗教而掙脫傳統(tǒng)的六道輪回,反封建的人沒辦法洗凈自己身上的封建東西!边@一歷史事件是 A.鴉片戰(zhàn)爭 B.辛亥革命 C.洋務運動 D.天平天國運動21.如A.“清王朝自救運動” B.“近代工業(yè)的起步” 實業(yè)救國的浪潮”D.“民族工業(yè)的春天”. 辛亥革命勝利后,南京臨時政府頒布剪辮法令,民眾紛紛剪去辮子。1917年,張勛扶持清帝復辟,京津地區(qū)民眾紛紛搶購假辮子戴上。這些現(xiàn)象從根本上反映了A.民主與專制的斗爭艱難曲折 B.人們生活習俗的改變要有一個漸進過程C.中國近代服飾的變化取決于政權的變更D.辛亥革命徹底失敗了.下列文字是民國時期的一則征婚啟事:“女學生周某某,現(xiàn)年28歲,……畢業(yè)于美國女子大學,F(xiàn)執(zhí)教于京師某女子學校!詰遗浦掌,至民國8年1月止,某男如有與某某同等之能力及資產者,每日午后至6時,為會談期!毕铝羞x項與材料相符的是①年輕人思想不斷解放 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被摒棄 ③近代西方自由思想影響國人 ④婚姻自由被廣泛認可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A.孫中山 B.宋教仁 C.陳獨秀 D.魯迅25.“共產黨的大多數(shù)領導人被……殺害,但有些人逃進了華南山區(qū)。他們的領導人之一是毛澤東,毛澤東這時無視莫斯科的第三國際,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這里所說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武裝抗爭的策略 B.開辟敵后抗日根據地的策略C.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策略 D.井岡山道路26.“于寇患及匪禍二者,對前一項,加強防御;對后一項,應準備速剿也! (摘自《蔣介石日記》)據此推斷,這則日記最有可能記錄于A.國民大革命期間 B.土地革命期間 C.抗日戰(zhàn)爭期間 D.解放戰(zhàn)爭期間1933年《申報》上登載了這樣一段時事評論:“在內外層層疊疊的高壓狀態(tài)底下的中國,最急需的是整個地實行社會主義的統(tǒng)制經濟(計劃經濟)和集體生產”。材料說明當時中國①受到計劃經濟思潮的影響 ②面臨內憂外患的嚴峻形勢 ③民族資本主義迅速發(fā)展④社會主義建設在蘇區(qū)獲得成功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葉書宗在《關于蘇聯(lián)的國家工業(yè)化和農業(yè)全盤集體化問題》中寫道:斯大林的國家工業(yè)化和農業(yè)全盤集體化運動,……從理論到實踐都明顯地改變了列寧的新經濟政策。下列關于“改變”的表述,正確的是 A.從計劃和市場調節(jié)并存到指令性計劃經濟B.從單一的公有制到多種所有制并存C.從直接過渡到間接過渡D.從自由放任到國家干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30.“馬歇爾計劃要求歐洲打破支離破碎的單個市場,1948年,英、法等16個國家成立了歐洲經濟合作組織,負責分配和使用美國提供的援助。在這種合作的氣氛下,1950年西歐國家成立了歐洲支付同盟。”這說明馬歇爾計劃 A.對戰(zhàn)后西歐的一體化進程起到了推動作用 B.加快了歐洲的復興 C.是美國冷戰(zhàn)政策的具體表現(xiàn) D.促進了關貿總協(xié)定的成立31. 1961年,赫魯曉夫在同美國記者蘇茲貝格談話時說道:"如果蘇聯(lián)和美國之間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們之間建立了和平合作的關系,這在很大程度上會有助于加強世界和平 "這段話實質上反映了 A.美蘇軍事角逐勢均力敵 B.美蘇開始由對抗走向對話 C.蘇聯(lián)試圖同美國合作主宰世界 D.蘇聯(lián)積極謀求世界和平穩(wěn)定32. 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農民在分散經營中所發(fā)生的困難……要使國家得到比現(xiàn)在多得多的商品糧及其他工業(yè)原料……就必須提倡‘組織起’”。為此開展了 A.土地改革運動 B.農業(yè)合作化運動C.人民公社化運動 D.“大躍進”運動.農業(yè)輕工業(yè)重工業(yè)1960年21.8%26.1%52.1%1965年37.3%32.3%30.4%A.社會主義工業(yè)化進展迅速 B.國民經濟調整方針取得積極成效C.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 D.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符合國情 34.蘇聯(lián)新經濟政策、美國羅斯福新政、中國的改革開放都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改革,它們都A.充分發(fā)揮了計劃經濟特有的優(yōu)勢 B.完全忽視了市場經濟的調節(jié)作用C.以調動勞動者生產積極性為出發(fā)點 D.運用政權對國家經濟進行宏觀調控.著名紀實文學作家陳敦德兩部外交紀實著作《解凍在1972》《起航在1979》。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兩部是 A.中美關系從解凍到建交B.中日關系從解凍到建交 C.中蘇關系從解凍到建交D.中日建交到中美關系正常化 1987年9月,國務院頒布《投機倒把行政處罰暫行條例》包括就地轉手倒賣山東省濟鋼高中2014屆高三12月月考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23586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