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選擇題失分原因深度解析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學習指導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摘要】:高考一輪復習重在打基礎,做好厚積薄發(fā)的準備。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考政治選擇題失分原因深度解析”,你都掌握了嗎?來檢查一下吧!

高考政治選擇題失分原因深度解析如下:

(一)思路與命題立意相背離

例如:有人認為:在我國,因為每個國有企業(yè)都是獨立的經(jīng)濟實體,生產資料和商品分屬各個企業(yè)所有,所以,國有企業(yè)之間也是商品貨幣關系。這段話的觀點

(1)認為國有企業(yè)的生產資料和產品也屬于不同的所有者 (2)肯定國有企業(yè)是相對獨立的市場主體(3)贊同國有企業(yè)之間在轉讓商品時要實行等價交換 (4)主張各個國有企業(yè)應有自己不同的經(jīng)濟利益

A、(1)(2)(3) B、(1)(2)(4) C、(1)(3)(4) D、(1)(2)(3)(4)

答案(C) 選擇(2)選項就是沒有正確領會命題者的意圖。題干中每個國有企業(yè)都是獨立的經(jīng)濟實體,生產資料和商品分屬各個企業(yè)所有是錯誤的表述,正確的表述應為題肢(2)中的國有企業(yè)是相對獨立的市場主體。顯然,這段話的觀點并未包括(2)選項,選擇此項有違命題者的立意。

忠告:答題時不但要審清題干和題肢,還要注意揣摩命題者的意圖。

(二)基礎知識不扎實。

例如:某村原是一個遠近聞名的貧困村,上級多次給錢給物,但該村的面貌總是改變不大。后來,在上級的幫助下,建立起堅強有力的黨支部,黨支部一班人帶領全村干部群眾連續(xù)苦干幾年,面貌大變。村民感慨地說,給錢給物,不如建設一個好的黨支部。從哲學上看,這一事實說明

(1)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jù),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 (2)認識隨著實踐的發(fā)展而不斷深化(3)理論來自實踐,又能指導實踐 (4)要善于抓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

A、(1)(2)(3) B、(1)(2)(4) C、(1)(3) D、(2)(4)

答案(B) 選擇(3)項就是對理論這個概念認識模糊,只有把理性認識系統(tǒng)化,并按一定邏輯結構組成一定體系,才稱得上理論。顯然,題干中村民的這種認識還遠稱不上理論。

忠告:夯實基礎,準確理解每個概念、原理。

(三)忽視題干的特定要求,未能正確地把握題干和題肢的邏輯關系。

例如:宗教是一種唯心主義的世界觀,因此

A、宗教不是社會存在的反映 B、宗教是客觀世界在人們頭腦中虛幻的歪曲的反映

C、宗教是反科學的 D、宗教否認物質決定意識,顛倒了物質和意識的關系

答案(C) 選擇B項或D項就是沒有注意題干和題肢之間的聯(lián)結詞因此,犯了邏輯推理錯誤。B項認為宗教是客觀世界在人們頭腦中虛幻的歪曲的反映,本來就是唯物主義的觀點;而D項認為宗教否認物質決定意識,顛倒了物質和意識的關系,這是我們認定宗教是一種唯心主義世界觀的原因,而不是由宗教是唯心主義世界觀推導出的一個結果。

忠告:注意題干和題肢之間的聯(lián)結詞;提高邏輯推理能力。

(四)在邏輯推理上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

例如:厄爾尼諾是太平洋赤道地區(qū)因海洋和大氣相互作用失去平衡而出現(xiàn)的一種全球氣候異常現(xiàn)象。由于人類活動對地球環(huán)境的破壞,使它發(fā)生的頻率越來越快,對人類的危害也越來越大。近幾年,厄爾尼諾又在全球肆虐,引起海嘯、暴雨和干旱等自然災害。從哲學上看,這表明

(1)人能夠認識和利用規(guī)律 (2)規(guī)律的存在和發(fā)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3)應該一分為二地看待人類活動產生的影響 (4)堅持用聯(lián)系的觀點看問題,是正確認識世界的重要條件

A、(1)(2)(3) B、(1)(2)(4) C、(1)(3)(4) D、(2)(3)(4)

答案(D) 選擇(1)項屬于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題干的材料只涉及對自然規(guī)律的認識,而沒有提及利用規(guī)律的問題。因此,選項(1)擴大了題干的外延,選擇此項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

忠告:明確題干和題肢的內涵和外延,如果題干的外延大于題肢的外延,可選;反之,則不能 選。

(五)不能抓住題干的中心意思。

例如:基因是指生物性狀遺傳的基本粒子。近年來,轉基因科學的研究取得重大進展,已生產出轉基因大豆等食品,科學家還在進行將人類基因轉入某種動物基因的試驗,以便為人類器官移植提供來源。這表明

A、矛盾貫穿于事物發(fā)展過程的始終 B、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C、事物之間存在著客觀的普遍的聯(lián)系 D、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

答案(C) 仔細分析題干不難發(fā)現(xiàn):題干的中心意思是講基因科學的發(fā)展對人類社會的影響,而題中所列舉的轉基因大豆等食品、科學家將人類基因轉入某種動物基因的實驗,不過是證實轉基因科學對人類的影響而已。轉基因科學的研究取得重大進展,已生產出轉基因大豆等食品,科學家還在進行將人類基因轉入某種動物基因的試驗只是表明了認識的發(fā)展,而沒有說明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因此D項不能選。

忠告:對一時不能確定答案的選擇題,要將題目多讀幾遍,把握材料的中心意思,然后作答。

(六)誤將二級延伸當作一級延伸。

例如:蘇軾在《石鐘山記》中就士大夫和漁工水師沒有正確認識到鐘聲產生的原因時指出: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這句話蘊涵的哲學道理包括

(1)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 (2)實踐是認識的來源(3)認識正確與否只能通過實踐來檢驗 (4)感性認識必須上升到理性認識

A、(1)(2) B、(2)(3) C、(1)(3) D、(2)(4)

答案(D) 所謂一級延伸,是指題干與題肢之間的聯(lián)系,不需要任何中介就能成立。所謂二級延伸是指題干和題肢之間的聯(lián)系,需要借助一個或多個中介條件才能成立。顯然,本題的材料是說明士大夫和漁工水師沒有正確認識鐘聲的原因,既然還沒有認識,談何認識的發(fā)展、認識的檢驗問題?因此,選項(1)和選項(3)只有在對某一事物作出了認識的條件下才能成立。

忠告:在解答選擇題時,必須注意考慮題干和題肢之間的聯(lián)系,是屬于一級延伸還是屬于二級延伸。搞不清它們的歸屬,是難于作出正確的選擇的。

【總結】“高考政治選擇題失分原因深度解析”就為大家整理到這兒了,希望大家好好復習,備戰(zhàn)高考。也希望小編的整理可以幫助到大家。

閱讀本文的同學還看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221871.html

相關閱讀:2014年高三復習階段性時間規(guī)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