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的歷史背景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第五單元 歐洲的宗教改革
第1課 宗教改革的歷史背景
一、教材分析
【課程標準】
了解中世紀天主教的地位,認識歐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識記:基督教及其分裂;天主教在社會各方面的地位;法國“異端”運動、威克里夫和胡司的思想主張;資本主義萌芽、西歐民族國家發(fā)展、文藝復興沖擊了教會;
(2)理解“兩個原因”:天主教占據(jù)支配地位的原因;宗教異端的概念和形成原因;
(3)分析: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促進了西歐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變化;
2、過程與方法:
(1)小組合作探究宗教的作用;
(2)分析圖片,從圖片中發(fā)現(xiàn)有效信息,使學生認識到要變革舊的意識形態(tài)以適應新的經濟基礎的要求。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天主教的神權統(tǒng)治和宗教“異端”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16世紀的天主教阻礙了社會的進步,成為宗教改革的歷史必然;
(2)宗教裁判所摧殘了進步勢力。
【重難點】
重點:西歐向近代過渡。
難點:宗教異端運動形成的原因和作用。
【教學建議】
本課教材主要從三個方面介紹了16世紀西歐宗教改革的歷史背景:宗教改革前天主教的神權統(tǒng)治;“異端”運動;西歐向近代過渡。中世紀的西歐,天主教大一統(tǒng)的神權統(tǒng)治占絕對支配地位,但到宗教改革以前,天主教的神權統(tǒng)治已成為中世紀歐洲政治、經濟、文化發(fā)展的巨大障礙,各地宗教“異端”運動不斷,天主教會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一場旨在擺脫羅馬教皇統(tǒng)治的宗教改革運動在西歐興起。由于本課內容偏重理論分析,學生掌握起來難度較大,學習對一些難點問題要適當補充一些材料,增加一些感性認識;要把課本中的幾個重要概念給學生解釋清楚。
二、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教師可以通過提問法來導入:
師:世界上有哪三大宗教?
生: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
教師對三大宗教作一簡單介紹:
佛教:公元前6世紀誕生于古印度,創(chuàng)始人是喬達摩?悉達多(即釋迦牟尼),其教義:宣揚眾生平等,忍耐服從;
伊斯蘭教:7世紀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的麥加創(chuàng)立了伊斯蘭教,伊斯蘭教信徒稱為穆斯林,經典是《古蘭經》;基本信條為“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這在我國穆斯林中視其為“清真言”,突出了伊斯蘭教信仰的核心內容。具體而言又有五大信仰之說:信安拉、信使者、信天使、信經典、信末日審判和死后復活。
基督教:產生于一世紀亞洲西部,基督教是以信仰耶穌基督為救主的宗教。經典是《圣經》。其教義有上帝創(chuàng)世說,原罪救贖說,天堂地獄說。十字架是基督教的標志。
師:天主教屬于哪一宗教?
生:基督教。
師:你身邊有教堂嗎?教堂有什么特征?
生1:眾多的教堂反映了歷史上的建筑藝術。
生2:星羅棋布的教堂,證明天主教對人們的生活影響大。
師:對,基督教發(fā)展到現(xiàn)在,已形成了三大派,即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那么新教是怎樣形成的呢?
由此進入新課的學習。
★講授新課
宗教改革的歷史背景
(一)天主教的神權統(tǒng)治:
1、基督教的發(fā)展演變:
(1)產生:公元1世紀 小亞細亞與巴勒斯坦一帶;
(2)定國教:4世紀初期定為羅馬帝國的國教;
(3)分裂:11世紀分裂為東西兩部分──東正教和天主教;
(4)神權統(tǒng)治的確立:13世紀初確立了對西歐的大一統(tǒng)神權統(tǒng)治。
其發(fā)展演變如下示意圖:
2、中世紀天主教神權統(tǒng)治地位的確立:
關于“中世紀”的概念:中世紀史也叫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fā)這一時期的歷史。封建制度的形成、發(fā)展和解體是這一時期歐洲歷史的主線!爸惺兰o”一詞是從15世紀后期的人文主義者開始使用的。這個時期的歐洲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來統(tǒng)治。封建割據(jù)帶來頻繁的戰(zhàn)爭,造成科技和生產力發(fā)展停滯,人民生活在毫無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紀或者中世紀的早期在歐美普遍稱作“黑暗時代”,傳統(tǒng)上認為這是歐洲文明史上發(fā)展比較緩慢的時期。但是世界各國封建社會的發(fā)展是不平衡的,當西歐在5世紀剛剛進入封建社會的時候,中國已經走完了約1000年封建社會的歷程。
(1)原因:
①中世紀天主教加強對教會的整頓:通過整頓,天主教的領袖是羅馬的主教,后來稱教皇。教皇在羅馬建立了天主教會的最高權力機構,稱為教廷。
②天主教和封建王權爭奪勢力,組織“十字軍東征”:
十字軍東征(The Crusades)是在1096年到1291年發(fā)生的九次宗教性軍事行動的總稱,是由西歐基督教(天主教)國家對地中海東岸的國家發(fā)動的戰(zhàn)爭。由于羅馬天主教圣城耶路撒冷落入伊斯蘭教徒手中,十字軍東征大多數(shù)是針對伊斯蘭教國家的,主要的目的是從伊斯蘭教手中奪回耶路撒冷。東征期間,教會授予每一個戰(zhàn)士十字架,組成的軍隊稱為十字軍。十字軍東征一般被認為是天主教的暴行,到近代,天主教已承認十字軍東征造成了基督教徒與伊斯蘭教徒之間的仇恨和敵對,是使教會聲譽蒙污的錯誤行為。
九次東征
公元1095年11月,羅馬教皇烏爾班二世在法國克勒芒宗教大會上說?“在東方,穆斯林占領了我們基督教教徒的‘圣城’(耶路撒冷),現(xiàn)在我代表上帝向你們下令、懇求和號召你們,迅速行動起來,把那邪惡的種族從我們兄弟的土地上消滅干凈!”教皇還蠱惑人們?“耶路撒冷是世界的中心,它的物產豐富無比,就像另一座天堂。在上帝的引導下,勇敢地踏上征途吧!”十字軍東侵前后進行了9次。
第一次十字軍遠征(1096―1099年),參加的約有10萬人。騎士十字軍兵分4路,1097年會合于君士坦丁堡,旋即渡海進入小亞細亞,攻城奪地,占領了塞爾柱突厥人都城尼凱亞等城,大肆擄掠,于1099年7月15日占領耶路撒冷,接著按歐洲國家模式,在地中海沿岸所占地區(qū)建立若干封建國家。十字軍橫征暴斂,促使人民不斷起義,政權動蕩不定。
第二次十字軍遠征(1147―1149年),是在法國國王路易七世和“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德意志國王康拉德三世率領下進行的。塞爾柱突厥人于1144年占領愛德沙,是這次遠征的起因。出動較早的德意志十字軍在小亞細亞被土耳其人擊潰。法國十字軍攻占大馬士革的企圖也落了空,故這次遠征未達到任何目的。
第三次十字軍遠征(1189―1192年),是在“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紅胡子腓特烈一世、法國國王奧古斯都腓力二世和英國國王理查一世率領下進行的。腓特烈率其部隊,沿上次遠征的陸路穿越拜占庭。法國人和英國人由海路向巴勒斯坦挺進,途中占領了西西里島。由于十字軍內部矛盾重重,此次遠征也沒有達到目的。德意志十字軍(最初約10萬人)一路上傷亡慘重,沖過了整個小亞細亞,但紅胡子在橫渡薩列夫河時溺死,其軍隊也就隨之瓦解。腓力占領了阿克拉(阿克)港后,于1191年率部分十字軍返回法國。理查在敘利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攻占了塞浦路斯,并建立了塞浦路斯王國,以后,于1192年與埃及蘇丹撒拉丁簽訂和約。據(jù)此和約,從提爾(今蘇爾)到雅法的沿海狹長地帶歸耶路撒冷王國所有,耶路撒冷仍然留在穆斯林手中。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1202年-1204年)由教皇英諾森三世發(fā)動。目的本是要攻占穆斯林所控制的埃及,作日后行動的基地。十字軍主要由法國和意大利貴族組成,在沒有足夠的金錢付給威尼斯人以便渡海到埃及的情況下,十字軍按威尼斯貴族將領的建議轉去攻打扎拉城(現(xiàn)克羅地亞的扎達爾)。并利用拜占庭國內的糾紛轉而攻打君士坦丁堡,在搶劫和破壞后血腥屠城三天。大戰(zhàn)過后,威尼斯占去拜占庭帝國八分之三的領土(包括愛琴海,亞得里亞海沿岸許多港口和克里特島)。而十字軍則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建立了拉丁帝國和兩個附庸于君士坦丁堡的拉丁帝國的國家,分別是雅典公國和亞該亞公國。
第五次十字軍東征(1217年―1221年)。1213年4月19日,教皇英諾森三世要求信徒組建一支新十字軍。不過,此教令得不到歐洲的君主們支持。于是,教皇要求教士進行布道宣傳,將信徒、社會地位較低的貴族和破落的騎士加入十字軍。1215年11月,教皇在拉特蘭大堂主持召開了宗教會議,宣布組建一支以攻打埃及為目標的十字軍,通過戰(zhàn)勝埃及的穆斯林王朝進而重新奪取耶路撒冷。1217年,十字軍先到地中海東岸的十字軍城市阿克開拔。途中,君士坦丁堡拉丁帝國年邁的皇帝約翰、塞浦路斯的于格一世和安條克公國的王儲博希蒙德四世也加入支持。其間,十字軍按慣例沿途擄掠。在1218年6月,開始包圍達米埃塔。但在幾個月的戰(zhàn)爭中,疾病困擾著十字軍。適逢此時,穆斯林蘇丹阿迪爾死了。1219年11月,達米埃塔失守。十字軍終打開了勝利之門。1221年,十字軍企圖進攻開羅。戰(zhàn)役中,穆斯林軍隊借尼羅河水截斷十字軍的路,并包圍十字軍。9月,穆斯林收復達米埃塔。第五次十字軍戰(zhàn)爭終告失敗。
兒童十字軍,1212年,在教皇和封建主的哄騙下,三萬名兒童組成了一支十字軍(Children's Crusade,也稱童子軍),歷史稱之為兒童十字軍。兒童十字軍在法國馬賽啟程渡海,準備完成大人們未竟的事業(yè)。最終,這些孩子不是在風暴中葬身大海,就是被船主給販賣到埃及。在德國,兒童也是受騙參軍。大部份兒童因饑餓和疾病死在途中,其他則流浪乞討。最不幸的幾千個兒童被拐賣。
第六次十字軍遠征(1228―1229年),是在“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率領下進行的,這次遠征使耶路撒冷在1229年暫回到基督教徒手中,但1244年又被穆斯林奪回。 第七次十字軍遠征(1248―1254年)和第八次十字軍遠征(1270年),是法國國王“圣者”路易九世先后對埃及和突尼斯進行的兩次遠征,但兩次遠征均遭失敗。
第七次十字軍東征(1248年―1254年),由法國國王路易九世發(fā)動。十字軍很快便攻取了達米埃塔,但卻陷入被瘟疫折磨的境況。熬過瘟疫后,十字軍進攻開羅。十字軍被由將領拜巴爾率領的奴隸騎兵(馬穆路克)打敗。結果,路易九世的弟弟阿圖瓦伯爵被殺,路易九世被俘。1250年,當時的蘇丹被其馬穆路克軍官推翻,故法國以大筆贖金贖回路易九世。但直到1254年,路易九世和與他的士兵才能被釋放回國。
第八次十字軍東征(1270年)由法國國王路易九世領導,進軍突尼斯。十字軍在突尼斯登陸不久,路上發(fā)生傳染病,路易九世染病身亡。路易九世的兒子兼繼承人腓力三世馬上下令撤退。此次十字軍東征以撤退收埸。
第九次十字軍東征(1271年―1272年),由英格蘭的愛德華王子領導,趕到北非救援路易九世,但已經無力回天。他在阿卡簽定了停戰(zhàn)協(xié)議,于1272年返回英格蘭繼承王位。
至此,十字軍東征時代基本完結了。
③歐洲封建王權衰落,使歐洲的天主教會占據(jù)了支配地位。
(2)表現(xiàn):
①經濟上:天主教擁有大量地產,通過征收“什一稅”、兜售“贖罪券”等方式搜括錢財:
贖罪券,亦稱“赦罪符”,拉丁文意為“仁慈”或“寬免”,后被引申為免除賦稅或債務;蕿鯛柊喽(Pope Urban II),于1095年,發(fā)動第一次十字軍運動,為了讓十字軍戰(zhàn)士加強其宗教信仰,教皇宣布所有參軍的人,可以獲得減免罪罰。并為每一位十字軍人發(fā)放贖罪券。1313年天主教會開始在歐洲兜售此券。教皇宣稱教徒購買這種券后可赦免“罪罰”。開始決定100年出售一次,可是嘗到甜頭之后,于1400年時調整為50年一次,到了1450年又改為每25年一次。到了1501年貪財?shù)慕袒市?年出售一次,到了1506年干脆改為1年出售。
16世紀初,羅馬教廷每年從德國榨取的財富達30萬古爾登(德國錢幣名稱),這個數(shù)目比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的年均收入高出好幾倍,等于1497年德皇所征稅額的21倍。德國由此被稱為“教皇的奶!薄
②政治上,建立了等級森嚴的教階制度,教權凌駕于王權之上,教會不斷地干涉各國的政治權力。
教階制度:天主教會按照等級制度組成的教職體系和教會管理體制。羅馬帝國后期參照帝國的官階體系而形成,后逐步擴展定型于中世紀西歐封建社會。教階制的主體由主教、神父和助祭三個品位組成。主教品位又分作教皇、樞機主教(紅衣主教)、首主教(即首席主教,一國教會組織之首或首都所在地的主教)、大主教、主教和一般主教等級次。助祭之下還設有一些其他較低品位。教會管理體制則依照這一等級層次,逐級對下行使管理權。羅馬教廷把整個西歐的基督教組織及神職人員,按著這一等級森嚴的教階制度,統(tǒng)統(tǒng)納入一個巨大而完整的組織體系之中。
卡諾莎之辱:1076年,德意志神圣羅馬帝國亨利與教皇格里高利爭權奪利,斗爭日益激烈,發(fā)展到了勢不兩立的地步。亨利想擺脫羅馬教廷的控制,教皇則想把亨利所有的自主權都剝奪殆盡。
亨利首先發(fā)難,召集德國境內各教區(qū)的主教們開了一個宗教會議,宣布廢除格里高利的教皇職位。格里高利針鋒相對,在羅馬拉特蘭諾宮召開全基督教會的會議,宣布驅逐亨利出教,不僅要德國人反對亨利,也在其他國家掀起了反亨利浪潮。
一時間德國內外反亨利力量聲勢震天,特別是德國境內的大大小小封建主都興兵造反,向亨利王位發(fā)起挑戰(zhàn)。
亨利面對危局,被迫妥協(xié),1077年1月身穿破衣,騎著毛驢,冒著嚴寒,翻山越嶺,千里迢迢前往羅馬,向教皇懺悔請罪。
格里高利故意不予理睬,在亨利到達之前躲到了遠離羅馬的卡諾莎行宮。亨利沒有辦法,只好又前往卡諾莎拜見教皇。教皇緊閉城堡大門,不讓亨利近來。為了保住皇帝寶座,亨利忍辱跪在城堡門前求饒。
當時大雪紛飛,地凍天寒,身為帝王之尊的亨利屈膝脫帽,一直在雪地跪了三天三夜,教皇才開門相迎,饒恕了他。
亨利恢復教籍保住帝位返回德國后,集中精力整治內部,曾一度危及他王位的內部反抗勢力逐一告滅。 陣腳穩(wěn)固之后,他立即發(fā)兵進攻羅馬,以報跪求之辱。在亨利的強兵面前。格里高利棄城逃跑,客死他鄉(xiāng).
卡諾莎之辱將此時歐洲社會政治與宗教力量的不平衡,以及二者之間的矛盾性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種情況,直到16世紀英國宗教改革確立“王權至尊”才出現(xiàn)轉機,但它對人民的影響卻是無法回避的。
③思想文化領域:教會壟斷所有的教育、文化和輿論機構,成為封建統(tǒng)治階級和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④社會生活方面:天主教會的影響無處不在。教堂星羅棋布,人人信教,一個人從生到死都離不開教會。
(二)宗教“異端”:
1、“異端”的概念:中古西歐基督教占統(tǒng)治地位的派別對異己派別的貶稱。
中古西歐教會內部一直存在著對教義、信條的不同理解和解釋,從而形成了不同的派別。 以羅馬教廷為首的主流派以正統(tǒng)自居,視其他派別為異端,不斷加以排擠、迫害。如12~13世紀,法南部的阿爾比派;14世紀,英國的威克里夫派和以約翰?保爾為首的“羅拉德派”;15世紀前半葉,捷克的胡司派,該派異端又衍生出市民圣懷派、農民的塔波爾派等,都是反抗正統(tǒng)教會的產物。
對這些流傳較廣、影響較大的異端派別,羅馬教廷及各國封建階級采取了強硬措施,經常糾集“十字軍”進行血腥鎮(zhèn)壓。而上述異端派別則針鋒相對,從異端反抗發(fā)展為武裝起義。如意大利多里奇諾雷起義、法國的扎克起義、英國的瓦特?泰勒起義、捷克的胡司戰(zhàn)爭和偉大的德國農民戰(zhàn)爭等,都與宗教異端教派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合作探究】西歐早期的反封建斗爭采取了宗教“異端”的形式,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1)中世紀的西歐各國,幾乎人人都是天主教徒,人們從生到死都和天主教會發(fā)生密切的聯(lián)系,他們的思想和行動都受到天主教會的嚴格控制,新興資產階級還找不到更為先進的思想武器來批判封建主義。
(2)當時歐洲資本主義還不很發(fā)達,資產階級力量比較弱小,他們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思想體系,在反封建斗爭中,他們不得不借用宗教的力量。等到18世紀,資產階級力量壯大,他們便拋開宗教的外衣,打出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的旗號,掀起了宣傳資產階級理想的啟蒙運動。
(3)是由新教本身的特點決定的。加爾文教否定羅馬教皇的權威,主張建立民主的教會,這些思想和資產階級早期的反封建思想相吻合,因而成為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思想武器。
2、反宗教“異端”的主要表現(xiàn):
(1)法國南部的“異端”運動:
在各派異端學說中,規(guī)模較大而且影響較深遠的是法國南部和意大利北部的阿爾比派。他們以法國南部的阿爾比城為中心開展活動,盛行于12~13世紀。該派又分為兩個教派:一為華爾多派,一為純潔派。華爾多派反對教會的奢侈生活,反對教會擁有財產,提倡簡樸的生活,主張平均貧富。純潔派則認為封建秩序和教會都是罪惡的化身,教皇是魔鬼的代理人,主張教徒以自身的純潔來同罪惡劃清界限。
教材主要介紹了純潔派的一些主張。阿爾比派思想在人民中傳播迅速,引起了教會的極大恐慌,教皇于1208年親自組織十字軍到法國南部鎮(zhèn)壓。并在各地建立了許多“異端”裁判所,許多持“異端”思想者被用殘酷的火刑燒死。
(2)英國人威克里夫的“異端”學說
人物:約翰?威克里夫是英國牛津大學神學教授,首次把拉丁文《圣經》完整地譯成英文,他提出了激進的教會改革主張。
主張:①懷疑教會財產的正當性,提出應由國王沒收的主張;
②否認教皇擁有教會的最高權威;
③批駁對餐禮的傳統(tǒng)解釋;
④認為《圣經》才是高于教會和教士的最高權威。
影響:威克里夫的改革思想和實踐拉開了基督教會內部改革的大幕。
(3)捷克人胡司對教會的批評
人物:胡司是捷克布拉格大學教授,歷任神學系主任、校長。1401年受神父職,次年起兼任布拉格伯利恒教堂教士。他受英國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思想影響,將《圣經》從拉丁文譯為捷克文,提出了自己的宗教改革主張。胡司的宗教主張引起了羅馬教皇和德國天主教會的仇恨。1414年康斯坦茨宗教會議誘騙胡司到會,將其逮捕。次年7月以異端罪用火刑處死。
主張:①反對天主教會盤剝捷克,嚴厲譴責教皇兜售贖罪券,反對教會占有土地,要求取消教會地產;
②揭露高級教士的奢侈與殘暴,認為主禮教士和教徒是平等的,廢除煩瑣的宗教儀式和等級森嚴的教階制度,要求教會的權力服從世俗統(tǒng)治的權力;
③主張用捷克語舉行宗教議式。
影響:在歐洲各國的早期宗教改革中,捷克胡司的宗教改革活動影響最大。胡司之死激起了捷克人民的極大義憤,由此而引發(fā)了捷克人民長達15年之久的胡司戰(zhàn)爭。
【備課資料】胡司戰(zhàn)爭
1419年7月捷克爆發(fā)了具有爭取民族解放和反對外來壓迫性質的大規(guī)模的起義。起因是教皇和德皇失信處死了胡司,起義的矛頭指向德國人控制的教會。
起義發(fā)生在兩個不同的地區(qū),形成了兩個不同的派別。其中以南方的塔波爾城為中心的一派被稱為塔波爾派,他們比較激進,參加者和領導者是下層勞動者。這支起義軍成為胡司戰(zhàn)爭的主力。1419年7月22日,大約有4萬多捷克各地的農民來到了塔波爾城,他們把帶來的多余財物放在街道上的大木桶中,大家可以隨意取用。但是塔波爾派起義者沒有一個明確的統(tǒng)一綱領。他們只是反對一切不合理的事物,要求廢除等級制度,廢除國王,取消繁重的封建義務。他們要求沒收土地分給農民,建立一個美好的共和國。在他們內部,分為兩個公社,一個是內部生產公社,負責戰(zhàn)時的生產供應,另一個是作戰(zhàn)公社,負責保衛(wèi)他們建立的社會。塔波爾派的主要首領是瓦茨拉夫?科蘭達。
另一個派別是以布拉格為中心的圣杯派,他們是胡司起義的溫和派,其成員大多是中產階級和中小貴族。這一派在教士約翰?哲里夫的領導下,于1419年7月30日在布拉格市發(fā)動起義,奪取了城市的管理權。他們有具體的管理綱領,于1420年擬定了布拉格四條款。他們要求沒收教會財產,捷克宗教獨立,禁止外國人擔任捷克官吏。他們在宗教問題上要求每個人都可以用圣杯領取圣餐,所以被稱為圣杯派。他們的要求還包括傳教自由,可以用任何語言傳教,廢除僧侶對世俗財富的占有,僧侶犯罪也應象平民一樣論處等。
胡司起義爆發(fā)以后,捷克國王受驚嚇而死。德國皇帝西吉斯孟德兼任捷克國王。由德國皇帝兼任捷克國王的作法遭到人們更強烈的反對。西吉斯孟德從1420年4月到1431年8月共組織了5次十字軍來鎮(zhèn)壓起義。兩派起義軍團結在杰出的指揮官約翰?杰式卡(1378―1424年)周圍,英勇抗戰(zhàn),其中主要的抵抗力量是塔波爾起義軍。
3、宗教“異端”學說對宗教改革產生的影響:(挑戰(zhàn)、愿望、影響)
①宗教“異端”思想,對天主教會的神權統(tǒng)治提出了有力的挑戰(zhàn),反映了市民階層爭取政治權利、發(fā)展工商業(yè)經濟的要求和改革教會的愿望,對16世紀歐洲的宗教改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②這些異端派別雖然都被鎮(zhèn)壓下去了,但在天主教的歷史上起了改革先驅的作用。
(三)向近代過渡的西歐(14~16世紀):
1、西歐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
(1)原因:
①生產力的發(fā)展與技術的進步;
②手工業(yè)和商品經濟的發(fā)展;
③新航路的開辟,海外貿易和殖民活動。
(2)時間:14~16世紀
(3)地點: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威尼斯等城市以及西歐其他的一些城市。
2、西歐民族國家的發(fā)展:
(1)原因:
①新興的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化的新貴族不滿教會的盤剝,希望分享政治權利和建立強有力的國家政權,結束分裂割據(jù)局面;
②一些國家的君主也想擺脫天主教會束縛,加強中央集權,實現(xiàn)富國強兵。
(2)表現(xiàn):
到15、16世紀,西歐的英、法、西班牙等國先后形成為統(tǒng)一的民族國家,并且出現(xiàn)了以專制君主為核心的加強中央集權的趨勢。德國雖然分裂成許多諸侯國,但一些大的諸侯國也建立了君主制度,向集權的方向發(fā)展。
(3)影響:天主教會成為中央集權發(fā)展道路上的嚴重障礙,把教會置于王權控制之下已成為時代的要求,天主教會對西歐的控制受到挑戰(zhàn)。
3、文藝復興運動促進了宗教改革運動的出現(xiàn):
教學建議:教師可結合必修Ⅲ相關內容講述。
文藝復興中的人文主義者通過文學、藝術及其他形式對天主教會的腐敗現(xiàn)象進行揭露和批判,宣傳個人的自由、平等和欲望,提倡競爭進取精神與科學求知的理念。著名的人文主義者伊拉斯謨在1503年發(fā)表了《基督的戰(zhàn)士手冊》,強調信仰發(fā)自內心,而不在于外在的禮儀。1509年他撰寫《愚人頌》,對教皇和上層教士進行了辛辣的諷刺,這些對天主教會的統(tǒng)治形成巨大沖擊。而在阿爾卑斯山以北,人文主義者研究了《圣經》的希臘文本,發(fā)掘出基督教的原始教義并傳播開來,結果人們發(fā)現(xiàn)當代天主教會對于基督教教義所作的解釋及天主教會的整套組織制度及儀式,與《福音書》中的記載大相悖謬,從而為宗教改革提供了有力依據(jù)。
教師小結:14~16世紀西歐出現(xiàn)資本主義萌芽 資產階級、新貴族出現(xiàn),→需要一個強大的民族國家作支撐→15、16世紀英、法、西班牙順應時代要求,逐漸形成統(tǒng)一的民族國家→獨立于世俗政權之外的天主教會成為中央集權發(fā)展道路上的嚴重障礙,把教會置于王權的控制之下成為時代的要求,宗教改革開始。
并強調:宗教改革并不是要廢除宗教,而是改變天主教一些教義,使各國的教會擺脫羅馬教皇的控制,建立隸屬于本國的新教會。
★教學小結:
本課主要介紹了宗教改革的背景,可按照下列進行歸納概括:
(1)經濟上:歐洲資本主義的興起;
(2)政治上:民族觀念的崛起。民族國家發(fā)展要求打破中世紀天主教會“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
(3)思想上:異端思想的出現(xiàn)、文藝復興倡導人文主義推動宗教改革;
(4)直接原因:在思想文化和經濟政治上居于統(tǒng)治地位的教會貪婪腐敗,其掠奪最終引發(fā)改革運動
(5)根本原因:商品經濟發(fā)展,資本主義產生,封建統(tǒng)治和教會阻礙其發(fā)展。
三、問題解答:
★學思之窗:
當時,歐洲人民的反封建、反教會的斗爭都以宗教“異端”的形式出現(xiàn),請思考一下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何在?
參考答案提示:教會是歐洲最大的封建主;教權高于王權;教會的統(tǒng)治阻礙了社會的進一步發(fā)展。一個人從生到死,深受教會的束縛;處于工場手工業(yè)資本主義發(fā)展早期的資產階級本身的力量比較弱小,無力通過大規(guī)模的革命手段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
★本課測評:
1、簡述中世紀天主教對西歐的統(tǒng)治。
參考答案提示:確立了對西歐的大一統(tǒng)神權統(tǒng)治。經濟上,是西歐最大的封建主;政治上,教權凌駕于王權之上;思想文化上,壟斷了文化、教育、藝術等意識形態(tài);社會生活方面,天主教會的影響無處不在,一個人從生到死都離不開教會。
2、簡述“異端”思想的歷史作用。
參考答案提示:宗教“異端”思想,對天主教會的神權統(tǒng)治提出了有力的挑戰(zhàn),反映了市民階層爭取政治權利、發(fā)展工商業(yè)經濟的要求和改革教會的愿望,對16世紀歐洲的宗教改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學習延伸:
閱讀上述材料,分析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答案提示:16世紀的天主教是阻礙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羅馬天主教會是維護西歐封建制度的中心;它給封建制度繞上了神圣的靈光;教階制度具體體現(xiàn)了封建的等級制度;教會本身就是最大的封建主。要促進社會的進步,就要推翻封建制度,而天主教會又是封建勢力的代表和維護封建制度的重要力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er/7587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