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陽市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歷史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試卷說明:

高二年級歷史試題(A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2小題,每小題1.5分,共48分)1—5 BADCC 6—10 ACCCA 11—15 DADCD 16—20 DACCA 21—25 DBCBD 26—32 CBDCACB二、非選擇題(共5小題,共52分)33.(10分) (1)共同思想:民本(愛民)思想(2分)(2)進步之處:重視道德建設;強調憂患意識,關注國家政治;主張身體力行,具有務實傾向。(3分)(3)標準:百姓的憂樂。(2分)原因:明清之際社會動蕩;專制主義強化;商品經濟發(fā)展;理學走向極端。 (3分) 34.(12分)??(1)齊魯文化儒家文化楚文化道家文化。(分) 特點:建立在農業(yè)基礎上的農耕文明(或大河文明):即厚重、扎實又飄逸、清俊,強調個體的精神修養(yǎng)。(,兩點即可) (2)特點:建立在海洋活動基礎上的海洋文明強調群體的力量,具有極大的擴張性,漠視道德,追求功利。(4分,兩點即可)(3)側重點:儒家學說中國歷史上的開明君主實行的仁政;大一統(tǒng)(或中央集權制度);將政治和倫理道德相結合。(分,) (1)表現(xiàn):將認識的重點由認識自然轉移到認識社會(人),強調人的價值和人在社會中的決定作用;強調知識的作用,尊崇理性,追求自由。(4分)(2)反對神性,提倡人性;追求現(xiàn)世幸福(或追求財富與人生享樂);反對君權神授;主張人民管理國家。(2分)文藝復興強調人性,啟蒙運動強調理性;啟蒙運動反對封建專制制度,主張建立資產階級理性王國(或自由、平等、人權、民主)。(4分)36.(12分)(1)表現(xiàn):(分)? 文化價值:儒學發(fā)展到哲理化的理學;中國文化對周邊國家文化發(fā)展影響深遠,中華文 化圈形成;四大發(fā)明的傳播推動著世界文明的發(fā)展。?社會制度:實行三省六部制、科舉制等完善中央集權制。(2)價值觀念:天賦人權,自由平等,主權在民;體制構建:三權分立、共和制、總統(tǒng)制。 (3)論證? 觀點一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到了晚清出現(xiàn)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機: ①物質層面: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逐漸瓦解;制度層面:君主專制制度受沖擊;?思想層面:儒家思想為主的封建思想受沖擊;? 觀點二從晚清開始,中國社會就是一個不斷重建文化自信心的過程: 物質層面:興起洋務運動,積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 制度層面:維新變法運動、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推動民主政治的構建、發(fā)展;? 精神層面:掀起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推動民主思想的發(fā)展。(1)①愛迪生:一系列電器的發(fā)明,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②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提出,創(chuàng)立了一個全新的物理學世界;③比爾?蓋茨:計算機軟件的開發(fā)利用,推動人類進入“信息時代”。(3分) (2)影響:美國利用科技發(fā)展經濟,鞏固了世界霸主地位,推動了世界格局的變化;為了爭霸世界,利用科技展開軍備競賽,造成世界局勢動蕩;便于美國吸引各國人才;刺激了科技競爭和發(fā)展。(5分) 河南省濮陽市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er/22140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