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掌握物理考試的技巧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物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一、信息捕捉題:
  著重考查學生捕捉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在給出的短文中包含有若干跟物理知識有關的短語、句子、詞組,但沒有明確告訴是哪一處、哪一點。解答時需要學生具有較高的文學素質和較強的物理科學素質?疾榈膫戎攸c一般不在知識點的考查上,涉及的物理過程和知識也不復雜,要求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有效地獲取新的信息,通過篩選、辨析、選擇和提取,就像我們平時在語文閱讀一樣,在處理文字材料時,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吸取所有的信息和知識,要有所選擇,有所舍棄,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識,排除干擾信息和知識,從而正確答題。
  例:(湖南長沙)五月的某天,小麗來到石燕湖觀看龍舟大賽。一進門,她看到石燕湖綠樹環(huán)繞,清澈見底的湖水中倒映著飄揚的彩旗和歡呼的人群,湖中停放著一艘艘蓄勢待發(fā)的龍舟。隨著發(fā)令員一聲槍響,參賽運動員一個個奮力向后劃槳,龍舟就像一條條奔騰的巨龍,在湖面上疾駛向前,岸上的景物從運動員眼前迅速向后掠過,湖岸上傳來一陣陣歡呼聲和喝彩聲……
  上面的描述中有許多物理現(xiàn)象,請你從中舉出兩例,并說出它們所包含的物理知識。
  點評:這是一組龍舟賽運動的場面,同學可能都見過。既是運動,肯定與力和運動的知識有關;因為有湖有水,會涉及光的反射和折射、浮力的知識;因為是比賽,有人發(fā)令也有人喝彩,與聲學知識有關。
  二、情景創(chuàng)設題:
  題中問題的解答與閱讀內容無關,目的只是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在此情此景下,不知不覺受到熏陶。文章中可能告訴你一些科學資料,或者一段科學歷史,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在情感方面得到一定的升華。解題時用到的知識在短文中并沒有體現(xiàn),它體現(xiàn)了一種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結合,它還體現(xiàn)了考試的一種新的功能——繼續(xù)教育的功能,考試本身就是一種教育過程,是教育教學的一個基本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過程,它讓學生所見所讀即有所得。(以往的考試,只重視了它的選拔功能)
  例:(北京)請閱讀下列短文,然后回答問題。
  自然界中的許多現(xiàn)象都和水的物態(tài)變化有關。當溫暖潮濕的地面空氣上升,達到一定的高度時,由于那里的溫度很低,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了小水滴,就形成了美麗多姿的云朵。
  有時候,在湛藍的天空中也會出現(xiàn)一條長長的白色云帶,這是高空中飛過的噴氣式飛機“描繪”出來的。由于飛機噴出大量的煙粒,這些煙粒起著凝結核的作用,使水蒸氣凝結后附著在煙粒上,形成云帶,在陽光的照射下,云帶呈現(xiàn)出白色。
  問題:
 。1)在形成云帶的過程中主要的物態(tài)變化是什么?
 。2)炎熱的夏天,剝開冰棍兒的包裝紙,會看到冰棍兒周圍出現(xiàn)了“白氣”,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3)在某些煙塵污染嚴重的地區(qū),霧天比其他地區(qū)要多,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點評:文章創(chuàng)設了“美麗多姿的云朵”和“白色云帶”的情景。云的實質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高空中的冷空氣液化形成的;夏天吃冰棍時,打開包裝紙后冰棍周圍出現(xiàn)的白霧也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冰棍后液化形成的;霧主要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后附在灰塵等物體上形成的。
  參考答案:(1)液化。(2)炎熱夏天氣溫較高,冰棍兒周圍空氣溫度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懸浮在空中形成“白氣”。(3)在污染嚴重的地區(qū)空氣中存在大量煙塵,成為水蒸氣液化的凝結核,從而使水蒸氣更容易液化成小水滴附著在煙塵上形成霧。三、學習能力題:
  著重考查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習方法的掌握和運用對學生的能力的形成和終身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試題中給出一段學生沒有學習過的短文,短文中的知識點學生以前也沒有學習過,但是站在學生的立場是完全可以理解。解答時,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能夠根據(jù)文章中提到的知識點解答有關的問題。這也是新課程提出的“把學生的學習還給學生”,在試卷中出現(xiàn)這類試題,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例:(山西)閱讀下列短文,回答問題。
  太陽的一生
  天文學家認為星際介質在某些條件下會形成恒星,然后進入稱為主序星的穩(wěn)定期。太陽目前正處于主序星演化階段,它主要由正、負電子和質子、氦的原子核組成。維持太陽輻射的是它內部的核聚變反應,其反應是四個質子聚變?yōu)橐粋氦原于核和兩個電子并釋放出大量的能量,這些釋放出的核能最后轉化為輻射能,并同時以每秒4.2×109kg向外拋出大量物質。最終塌陷為密度很大的白矮星。
  (1)地球只接受了太陽輻射能的二十二億分之一,就使地面溫暖、萬物生長。地球接受的輻射來自太陽中的核反應。
 。2)太陽內部進行的核反應是_________,并釋放出能量。
 。3)請將太陽演化過程中經歷的幾個階段補充完整。
  __________→主序星→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太陽從現(xiàn)在演化到最終,經歷的幾個階段相比,其密度的變化情況大致是.點評:文中告訴我們太陽的運動過程,文后設計問題的答案可在文中找出。(1)“維持太陽輻射的是它內部的核聚變反應”,(2)“其反應是四個質子聚變?yōu)橐粋氦原于核和兩個電子并釋放出大量的能量”,(3)太陽的形成過程是:開始從“星際介質在某些條件下會形成恒星”,接著“進入稱為主序星的穩(wěn)定期”,再就是“處于主序星演化階段”,其最后的“塌陷為密度很大的白矮星”,一方面說明最后的歸宿是白矮星,另一方面說明其密度變大了。
  參考答案:(1)聚變(2)四個質子聚變成一個氦原子核和兩個電子(3)星際介質紅巨星白矮星(4)先變小后變大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我們想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那么就應當讓他閱讀的東西,比要求記住的東西多兩倍,甚至多四至五倍,如果我們真的想減輕學生的腦力勞動,那就讓我們在學生面前,敞開道路,讓他們走到圖書館的書架跟前去,讓書籍從沉睡中醒來成為青時代的摯友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834721.html

相關閱讀:初中物理太難、理解不了?3個方法告訴你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