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課堂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數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摘要:自主學習教學要求教師必須牢固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積極探索知識,做到樂學、會學、學會。

  關鍵詞:自主學習;學習興趣;合作學習;學習信心

  自主學習是與傳統(tǒng)的接受學習相對應的一種現代學習方式。它是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體,通過獨立的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chuàng)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怎樣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呢,我認為應重視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

  學習興趣是學生對于學習活動的一種選擇性態(tài)度,是學習活動的自覺動力,是鼓舞和推動學生探求新知識的巨大力量。要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習成為一個能動的過程。而對學生自主學習內因的最好激發(fā)是激起學生對所學材料的興趣,這是直接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心理動機。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是數學知識產生的基礎。為學生創(chuàng)設貼近生活經驗的問題情境,便于理解數學的價值。例如,在平面幾何“角”一節(jié)課的教學中,利用手電光束為實例,提出研究角的問題,使用多媒體進行演示,創(chuàng)設了問題情境。讓學生觸摸角的實物模型,從而弄清角的邊、角的頂點、角的內部、角的外部等概念。再思考如何比較角的大小,如何度量角的度數等。學生在此學習過程中,既動手又動腦,激發(fā)了學習興趣,推進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痹诮虒W中,要鼓勵學生質疑,變“權威教學”為“共同探討”,創(chuàng)造一種“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環(huán)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當然,在引導學生發(fā)問的過程中,教師要有計劃、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找準尋找問題的角度和提出問題的方法。

  二、巧設數學實驗課,鼓勵學生獨立解決問題,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痹诮虒W實踐中,不妨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探究實踐課,只要對學生學習有幫助,知識有收獲的課均可嘗試。如,讓學生走出教室,親自動手,在學生實踐中拓展知識,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像測量物高問題就可以嘗試上探究實踐課:教師可嘗試用大半截課有計劃、有組織地安排學生去學校操場,親自動手測量操場上旗桿或樹的高度;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更留了許多問題讓學生自己解決。如,怎么測嗎?直接測還是間接測量?間接測量需要哪些輔助量等?每組自尋方法,實在沒有辦法的,則教師給予一定提示。這樣的課,學生有興趣,更能體現自主學習。實驗過后,回教室匯總測量物高的方法,這樣,既可常規(guī)測量方法,也有可能會產生其他問題:如,物體高度可利用勾股定理計算;天氣好可利用影子長與物體高度的關系計算;部分影子被房屋擋住怎么辦?沒太陽光旗桿頂部或底部又不能直接到達怎么辦……針對學生提出的各種疑惑,教師則可借題發(fā)揮,引出新的知識,也引發(fā)了學生自主探索問題的興趣。對解決下一問題有期待感,促使學生主動學習。

首頁上一頁12下一頁末頁共2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712294.html

相關閱讀: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中學生主體性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