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燃料化學家-柏吉斯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化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1884年10月11日生于德國戈爾德施米登。1949年3月30日卒于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1907年就讀于布雷斯勞工學院和萊比錫大學,獲博士學位。后在卡爾斯魯厄工學院F哈伯教授指導下從 事高壓下 氨合成 的研究。1909年任漢諾威工學院副教授,研究 煤 的生成、結構和高壓化學反應。于1913年出版了《高壓化學反應》一書,并發(fā)明了煤直接液化的方法即柏吉斯法 。該法是將煤用氫氣在高壓高溫下轉化為液相產(chǎn)物,再制成汽油 等輕質(zhì)油品,于1913年獲得德國專利。柏吉斯在埃森的戈爾德施米登實驗室繼續(xù)研究,后又在曼海姆的一套專門建造的裝置進行生產(chǎn)試驗。歷經(jīng)十數(shù)載,使該法得到工業(yè)應用,由法本公司進行生產(chǎn)。柏吉斯因此而于1931年獲諾貝爾化學獎金。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用柏吉斯法由煤生產(chǎn)了大量汽油,用于侵略戰(zhàn)爭。1 933年以后他進行了合成食物的研究,包括用木材轉化為糖和制取人造肉的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柏吉斯離開德國,先后移居奧地利、西班牙和阿根廷,曾任阿 根廷政府工業(yè)部技術顧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685438.html

相關閱讀:初中化學中考重難點講義總結:構成原子的粒子_中考化學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