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中考化學試題(帶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化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以下是化學網為您推薦的陜西省中考化學試題(帶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對您學習有所幫助。

陜西省中考化學試題(帶答案)

9.自來水的生產過程主要包括以下流程,其中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 【D】

10.世界環(huán)境日中國主題為綠色消費,你行動了嗎?,這一主題旨在強調綠色消費,節(jié)約資源,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下面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A】

A. 大量使用農藥化肥,提高農作物產量

B. 工業(yè)廢水處理達標后排放,防止水體污染

C. 限制使用塑料購物袋,減少白色污染

D. 推廣利用太陽能、風能,緩解溫室效應

11.氧氣是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一種氣體。下列與氧氣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B】

12.在化學王國里,數字被賦予了豐富的內涵。對下列化學用語中數字2的說法正確的是【C】

①2H ②2NH3 ③SO2 ④+2CuO ⑤Mg2+ ⑥2OHˉ ⑦H2O

A. 表示離子個數的是⑤⑥ B. 表示離子所帶電荷數的是④⑤

C. 表示分子中原子個數的是③⑦ D. 表示分子個數的是①②

13.不含有害物質的明膠,可以在制藥與食品工業(yè)中使用。明膠里含有多種蛋白質,其中某蛋白質在人體內水解產物之一為苯丙氨酸(化學式為C9H11O2N)。下列對相關物質的說法正確【C】

A. 苯丙氨酸由23個原子構成 B. 苯丙氨酸分子由碳、氫、氧、氮四種元素組成

C. 苯丙氨酸為有機物,明膠為混合物 D. 苯丙氨酸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14.某密閉容器中有X、氧氣和二氧化碳三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根據表中信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

物質 X O2 CO2 H2O

反應前質量/g 16 70 1 0

反應后質量/g 0 待測 45 36

A. 該反應為置換反應 B. X中一定含有碳、氫兩種元素

C. 表中待測值為5 D. 反應生成的CO2和H2O的質量比為45:36

15.下圖為初中化學常見氣體的發(fā)生與收集 裝置。有關這些裝置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D】

A. 裝置I可作為固體加熱制取氣體的發(fā)生裝置

B. 裝置Ⅱ中長頸漏斗可以用分液漏斗、醫(yī)用注射器代替

C. 裝置Ⅲ、Ⅳ可用于收集密度與空氣密度差距較大,且不與空氣中各成分反應的氣體

D. 裝置Ⅴ可以用于收集H2、O2,也可以用于實驗室收集CO2

二、填空及簡答題(共5小題。計19分)

16.(每空l分,共3分)Ⅰ、Ⅱ兩小題只選做一題,如果兩題全做。只按Ⅰ題計分。

I. 我國南海海域遼闊,那里散布著范圍最廣的珊瑚礁群,蘊含有巨量的礦產資源、漁業(yè)資源等,有第二個波斯灣之稱。

(1)南海海域魚類眾多,產量豐富。魚類能提供的有機營養(yǎng)素主要為 蛋白質 。

(2)南海已成為我國最大的海上化石燃料生產基地。寫出你知道的一種化石燃料 煤;或石油;或天然氣 。[來源:學科網]

(3)礦產資源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在開發(fā)和利用中一定要增強保護意識。保護金屬資源的措施有 有計劃、合理地開采;或尋找代用品;或防止銹蝕;或加強廢舊金屬的回收再利用 (答一條即可)。

Ⅱ. 據《陜西日報》1月20日報道,銅川市某養(yǎng)殖專業(yè)戶修建的沼氣池,日產沼氣600立方米,免費供給村民使用。沼氣是用稻草、麥稈、人畜糞便等在密閉的沼氣池中發(fā)酵產生的。

(1)沼氣作燃料利用其 化學 (選填物理或化學)性質。

(2)沼氣的主要成分是 甲烷或CH4 。

(3)用沼氣作燃料,與用煤相比能減少的空氣污染物有 可吸入顆粒物;或SO2;或NO2(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答一種即可)。

17.(3分)人體中必需的微量元素鐵、氟、鋅、硒、碘等,雖然含量少,但對健康至關重要。下面提供幾種微量元素的相關信息,請認真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微量元素中屬于非金屬元素的有 三或3 種。

(2)鐵原子核外電子數為 26 。

(3)硒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到2個電子,形成 陰 (選填陰或陽)離子。

18.(4分)分類歸納是化學學習的重要方法。下面是某同學對所 學物質的分類歸納,請仔細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C組物質所屬的類別 堿 。

(2)在分類所列舉的物質中,有一種物質歸類錯誤,這種物質是 NH4HCO3或碳酸氫銨 。

(3)選擇分類物質 中的一種,寫出一個有單質生,成的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條件所需物質不受所列物質限制) 2H2O2 2H2O + O2 2KMnO4 加熱 K2MnO4 + MnO2 + O2(未配平或無條件或無符號扣1分,化學式錯誤扣2分) 。

19.(4分)20C時,將等質量的甲、乙兩種固體物質,分別加人到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現象如圖1,加熱到50C時現象如圖2,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3。請結合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一定為飽和溶液的是 甲 。

(2)圖2中甲、 乙兩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為 相等或甲=乙 。

(3)圖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線是 N ;P點表示的含義是 30℃時,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

溶解度相等 。

20.(5分)下圖為某學習小組探究金屬化學性質時所做的四個實驗,仔細分析后回答下列問題:

(1)描述A中的實驗現象 銅絲表面附著一層銀白色固體,溶液變?yōu)樗{色 。

(2)寫出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Zn+2HCl==ZnC12+H2(未配平或無符號扣1分,化學式錯誤扣2分) 。

(3)要證明Cu、Fe、Ag的活動性順序,至少要做的實驗是 A、B (填序號)。

(4)開始反應后D中溶液逐漸變?yōu)辄S色,原因是 鐵釘未打磨有鐵銹;或溶液中有Fe2(SO4)3生成(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

三、實驗及探究題(共2小題。計l2分)

21.(5分)下圖是某課外學習小組設計的氣體制各與性質驗證的組合實驗,其中裝置C的作用是將二氧化碳和炭粉在高溫下轉化為一氧化碳。請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 程式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未配平或無符號扣1分,化學式錯誤扣2分) 。

(2)裝置B中濃硫酸的作用是 吸收CO2氣體中的水分;或干燥CO2氣體 。

(3)裝置D中玻璃管內的實驗現象為 紅棕色固體變黑 。

(4)該套裝置中有一個明顯的不足之處,應在裝置E后放置燃著的酒精燈處理尾氣。這樣做,的原因是 使剩余的CO全 部燃燒,防止污染空氣;或CO有毒,防止污染空氣 。

22.(7分)某化學課堂圍繞酸堿中和反應,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老師引導下開展探究活動。以下是教學片段,請你參與學習并幫助填寫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實驗】將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燒杯中。

【學生板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未配平或無符號扣1分,化學式錯誤扣2分) 。

【提出問題】實驗中未觀察到明顯現象,部分同學產生了疑問:反應后溶液中溶質是什么呢?

【假設猜想】針對疑問,太家紛紛提出猜想。甲組同學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組同學對以上猜想提出質疑,認為有一種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猜想四或四 。

【實驗探究】(1)丙組同學取燒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試管中,滴加幾滴CuSO4溶液,無明顯變化,溶液中一定沒有 NaOH或氫氧化鈉 。

(2)為了驗證其余猜想,各學習小組利用燒杯中的溶液,并選用老師提供的pH試紙、銅片、BaC12溶液、Na2CO3溶液,進行如下三個方案的探究。

【得出結論】通過 探究,全班同學一致確定猜想二是正確的。

【評價反思】老師對同學們能用多種方法進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確結論給予肯定。同時指出【實驗探究】(2)中存在 兩處明顯錯誤 ,請大家反思。同學們經過反思發(fā)現了這兩處錯誤:

(1)實驗操作中的錯誤是 pH試紙浸入溶液中 。

(2)實驗方案中也有一個是錯誤的,錯誤的原因是 BaC12與Na2SO4反應也會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證明一定有H2SO4存在(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

四、計算與分析題(5分)

23.在農業(yè)生產中,常用15%~20%的氯化鈉溶液選種。 為了測定某氯化鈉 溶液是否符合要求,取該溶液70g,加入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AgNO3溶液100g,恰好完全反應。過濾分離出沉淀的質量為28.7g。

(1)反應后所得溶液的質量為 141.3 g。 (1分)

(2)通過計算確定該氯化鈉溶液是否符合選種要求?(計算結果精確到0.1%)

解:設該氯化鈉溶液中NaCl的質量為x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1分)

58.5 143.5

x 28.7g(1分)

x=11.7g(1分)

溶液中NaCl的質量分數=

15%16.7%20% 符合要求 (1分)

答:該氯化鈉溶液符合選種要求。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645709.html

相關閱讀:錢永。褐Z獎的顏色